国产在线愉拍视频-四川一级丰满女老板毛片_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歡迎您來到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官方網站
行業新聞
金融引擎驅動灣區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2-09-01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發布實施三周年,亦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縱深推進的關鍵年份,同時也迎來《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的重磅發布。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發布實施三周年,亦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縱深推進的關鍵年份,同時也迎來《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以下簡稱《南沙方案》)的重磅發布。


承先啟后,共創新機。重大戰略定位、重磅支持政策,正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帶來新的重大機遇。《規劃綱要》發布三年多以來,粵港澳三地金融監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積極出臺細化落實舉措,推動粵港澳金融合作不斷加深,大灣區金融改革亮點頻出,很多改革措施在全國都是開創性的。


尤其是,大灣區金融融合發展提速,共建國際金融樞紐的號角已在南粵大地吹響。金融改革發展的深度、廣度在不斷拓展,為實體經濟的肌體注入強勁的動力,成為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金融引擎”。


金融賦能,灣區發展進入新篇章


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擘畫的藍圖,正在逐步落地,變成美好的現實。


大灣區建設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據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2.6萬億元,比2017年增長約2.4萬億元;進入世界500強榜單的大灣區企業有25家,相比2017年增加8家;廣東省現有高新技術企業超6萬家,其中絕大部分處在大灣區,比2017年凈增加2萬多家。


大灣區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對實體經濟的強力支持。粵港澳協調聯動不斷加深,跨境金融發展邁向新的臺階。截至目前,廣東省在滬深北交易所上市的企業有802家,在港交所上市的有24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22.86萬億元。廣東企業積極赴港上市,今年以來赴港上市公司共計7家,首發募集資金27.57億港元。


粵港澳大灣區正深耕細作,擴大金融政策紅利的覆蓋面。當前,港澳資金融機構已在廣東全覆蓋,港澳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數量居全國第一。同時,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試點擴容至全省,深圳QDIE(合格境內投資企業)額度從50億美元增加到100億美元,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業務在廣州、深圳、珠海等地穩步推進,試點企業超過200家。


互通擴面,金融協同發展


互聯互通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方向。廣東正攜手港澳,有序推動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守信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澳門特區政府正致力于完善金融軟硬基建,在有序推進多項金融法律法規的立法修法工作;發展債券市場和財富管理等新業態,并希望通過鼓勵跨境金融產品和業務的創新,持續推進跨境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促進金融業的協同發展。


來自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數據顯示,隨著“深港通”、債券“南向通”、“跨境理財通”等措施落地實施,三大“金融通”的范圍不斷擴展,服務大灣區居民、企業、人才三大群體的金融產品實現多項全國首創;香港、澳門居民通過代理見證開立內地銀行個人賬戶已超18萬戶;人民幣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收支第一大結算貨幣。


在業內人士看來,一方面,廣東在推動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通過系統平臺數據對接,搭建了粵港澳大灣區資源要素流通的高速路;另一方面,在推動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上,通過漸進、管道式開放,不斷拓展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投資渠道。


“全力支持大灣區、合作區、自貿試驗區建設,深化廣東銀行業保險業改革開放進程。”廣東銀保監局近日表示,要積極推進和探索改革創新,推動啟動大灣區專屬生命表編制,持續推進保險服務中心籌設,推廣“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支持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


在香港金融界看來,在國家推進金融改革和市場開放的進程中,香港基于粵港澳由來已久且緊密的金融合作以及監管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在國家支持下政策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未來亦將在國家推進金融市場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更高水平開放,共建美好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橫琴、前海、南沙三大平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將起到引領示范作用。粵港澳三地金融監管部門亦根據各平臺定位,因地制宜提供支持。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白鶴祥表示,按照橫琴立足服務澳門、琴澳一體化的戰略定位,要支持現代金融產業發展,探索構建資金“電子圍網”,促進橫琴金融更高水平開放;依托前海加強深港金融合作,進一步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促進兩地之間金融服務業的開放和聯通;按照南沙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戰略定位,持續推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等各項措施落地,有序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白鶴祥還表示,三個合作平臺還要深化規則銜接、制度對接等制度創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粵港澳三地金融監管部門可以緊貼市場需求拓展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深度和廣度,在不同金融市場形成多渠道開放格局,運用科技手段推動系統平臺整合和數據融合,同時對標高標準制度規則,取長補短推動三地新領域產品、服務、標準、制度的統一或互認,支持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金融新體制。


當前,科創、民生、綠色、金融科技等領域是大灣區共識較多的領域,也代表了未來金融發展的方向。站在廣東看灣區,站在灣區看世界。隨著大灣區金融迎來更高水平開放,美好灣區的宏偉目標將逐漸變為現實。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返回頂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


若您無法正常瀏覽本頁面,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請您更換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