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愉拍视频-四川一级丰满女老板毛片_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歡迎您來到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官方網站
企業動態
奮進新征程 喜迎二十大 | 中建西部建設:堅如磐石,把專業做到極致
時間:2022-09-27    來源:中國建材報    分享:
近日,《中國建材報》對中建西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西部建設)進行了專訪,感受其在“大砼”企業文化中,如何圍繞混凝土將技術與應用做到極致。

“砼”字,在建材行業一點也不陌生。作為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的龍頭企業,“砼”字也最能代表中建西部建設的精神內核。

“砼”字按照書寫順序,可以拆分為石、人、工三個字,中建西部建設以堅如磐石之志,筑堅如磐石之質;以人為本人才興企,以人為本共享發展;以匠心鑄時代精品,以匠心造百年老店。這就是其內在特征和品質的體現。

近日,《中國建材報》對中建西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西部建設)進行了專訪,感受其在“大砼”企業文化中,如何圍繞混凝土將技術與應用做到極致。


中建西部建設建材科學研究院

中建西部建設/供圖


從材料到基建,轉型升級釋放新動能

截至2021年,公司獲國家級課題6項、省部級課題42項,國際先進及以上水平科技成果75項,授權發明專利181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433項,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82項,省部級及以上施工工法23項,主參編國家、行業、地方標準60余項……

一系列科研成果是中建西部建設以創新驅動企業轉型升級的縮影,從建筑建材到基礎設施建設,中建西部建設加快打造混凝土材料與工程原創技術策源地,全面支撐中建西部建設向世界一流混凝土企業進軍。

據了解,公司以混凝土主業及產業鏈延伸、互聯網協同等重點方向開展技術研究與應用。在混凝土材料的研究開發與生產、轉化與應用方面,中建西部建設始終致力于推動混凝土綠色化、智能化發展。自主研發了超高層泵送混凝土、高強度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低熱低收縮混凝土、高強度輕骨料混凝土、清水混凝土、自密實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防輻射混凝土等一系列產品,并在天津117大廈、武漢綠地中心、武漢中心、武廣客運專線武漢站、武漢東湖通道、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阿爾及利亞嘉瑪大清真寺等眾多地標性工程中得到應用,刷新了混凝土行業多項紀錄,始終奔跑在行業的最前線。

在產業鏈延伸方面,中建西部建設圍繞混凝土材料與制品源頭關鍵調控材料支撐業務,自主開發了包括多品種高性能功能聚羧酸減水劑(如超高層泵送專用減水劑等)與粘度調控、孔結構優化等助劑,預制構件專用高效早強劑、水性脫模劑等及基礎設施外加劑等系列產品,具備提供從產品到服務再到綜合解決方案的深度協同能力。開發的早強型聚羧酸減水劑和高效水性脫模劑,被成功應用于預制疊合板、預制箱梁、地鐵管片等預制構件的生產。

在新產業方面,中建西部建設基于UHPC技術,開發出常溫免蒸養低收縮系列產品和鋼橋面鋪裝體系兩大系列預混料產品和UHPC預制構件,可廣泛應用于橋梁、建筑及特種應用領域,對節能減排和延長服役壽命方面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在互聯網協同技術方面,開展智能制造研究,為實現制造智能化轉型、引領行業變革,重點開展圖像、文字識別技術、混凝土試件自動檢測等技術攻關,自主開發了行業首創的質量管理信息系統、智慧實驗室系統等軟件產品和智能化設備。開發的紙質記錄數字化技術實現了手寫紙質報告一鍵轉換電子版,識別準確率達到99.8%,該技術經行業及軟件專家鑒定,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海工、橋隧、地鐵、機場等許多重大基礎設施工程都有中建西部建設的身影,超遠、超厚、超緩凝等重大工程關鍵技術難題相繼被攻克。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參建了國內最長的城中湖隧道——武漢東湖通道項目、世界上首座公鐵合建的盾構隧道——武漢三陽路長江隧道項目、世界上最大的公鐵兩用橋——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項目等系列的路橋、隧道工程,在低熱低收縮,預應力、抗滲、清水等混凝土技術進一步鞏固了技術領先優勢。

依托武漢四環線漢江特大橋項目研發的《超寬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施工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解決了超寬預應力混凝土橋梁在建設過程中的混凝土防裂技術難題。依托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三期航站樓擴建項目,公司研制的水下不分散超緩凝機制砂混凝土實現了強巖溶、流動地下水環境條件下超長樁(近百米)實體工程應用,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從超高層建筑發展看混凝土技術的新突破

近年來,隨著超高層建筑工程越來越多,超高泵送混凝土技術已成為現代建筑施工中的關鍵技術之一。混凝土在高壓泵送過程中容易產生堵泵等諸多問題,這一直是混凝土施工的一大難題。超高層泵送混凝土在業界俗稱“糯米團子”,其特點就是具有極大的流動性。中建西部建設跟隨著城市發展的腳步,將超高層泵送混凝土的技術不斷向前推進。
公司開發了系列超高泵送性能調控關鍵技術,形成了超高泵送混凝土制備與應用完整技術體系,主編了《超高層建筑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技術與典型案例分析》專著,制定了《超高泵送機制砂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超高泵送輕骨料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兩項超高泵送混凝土標準,引領了行業超高泵送混凝土技術的發展。
據介紹,公司先后參建和攻關國內各大代表性的建筑高度200m以上的超高層建筑近50座,其中400m以上的近10座,并圍繞超高層建筑用混凝土實現了一系列國內外領先的關鍵技術突破,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其中天津117大廈超高層泵送高度達到621m,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2015年9月8日);長沙國際金融中心項目140~160MPa超高性能混凝土一次性泵送高度達到452m,一舉刷新國內超高性能混凝土泵送高度紀錄(2016年11月16日);武漢中心項目LC40輕骨料混凝土泵送高度達到402m,刷新世界紀錄(2015年11月13日);依托貴陽國際金融中心雙子塔項目,實現了C120等級機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的401米泵送,打破了國內外全機制砂混凝土配制強度和泵送高度的紀錄(2019年12月15日),問鼎貴州第一高樓。
在海外地區阿爾及利亞嘉瑪大清真寺項目中,憑借突出的超高泵送混凝土技術優勢,打敗國際巨頭拉法基,在環境、地材質量、管理模式與國內差異較大的情況下,研發了超早強低熱超高泵送混凝土配制技術,攻克超早強、高強度、超高泵送、低水化熱等技術難點,首次在北非將28d抗壓強度為99MPa的混凝土泵送至250m后達自流平效果(2017年3月11日),刷新了當地混凝土應用強度和泵送高度兩大紀錄,建成“中國制造”的非洲第一高樓,充分彰顯了中國建造的硬實力。


智慧工廠拉動行業精準生產

混凝土是建設工程中應用范圍最廣、用量最大的工程建筑材料。中建西部建設積極探索混凝土預拌廠智能制造工藝的突破,提出了以客戶為核心,將混凝土全過程、全要素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集智慧工地、智慧物流、智能制造、智慧管理四位一體的“智慧工廠”概念。

智慧工廠實現了混凝土生產、運輸、泵送全過程、全要素的數字化、智能化和在線化,同時在智慧管理方面,自主研發了具有知識產權的TOPS管理系統,全面提升材料、設備、質量技術、生產操作、產品交付與服務的控制能力和優化能力,從數據驅動智慧工地、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的角度為客戶創造價值,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實現社會化的業務協同,拉動行業精準生產。


科技創新為實現“雙碳”目標提速

為了實現建材行業的“雙碳”目標,中建西部建設響應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助力綠色中建發展,作出一系列相應規劃。早在2009年,公司就提出了“花園式廠站”的建設理念,作為國內綠色環保廠站的倡議者和先行者,中建西部建設首次提出了綠色環保廠站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首創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集成技術,對于推進行業綠色生產和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推動作用。
中建西部建設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深入學習貫徹上級相關文件精神,主動引領行業碳達峰碳中和新發展格局構建。在低碳技術攻關方面,公司將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關鍵技術作為重點研發方向,積極開展低碳混凝土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先后開展固廢資源化相關的多項省部級、國家級課題研究,形成10余項技術成果。在成果轉化方面,公司積極推廣硅灰、石灰石粉、再生骨料等產業技術的替代應用,在確保質量可靠的前提下降低膠凝材料用量(其中優化水泥用量),減少資源消耗;在技術攻關方面,以中國建筑土木工程材料重點實驗室為依托,聚焦超韌超高性能混凝土、城市拆除垃圾資源化、混凝土病害治理等重點方向形成一系列關鍵技術。

針對下一階段的工作,一是繼續完善頂層設計,編制“雙碳”工作方案,布局相關技術攻關任務,積極參與行業“雙碳”技術標準制定,提前開展碳交易市場研究;二是強化體系建設,建立完善“雙碳”工作相關制度與機制,完善組織機構與人員配備,加強資源投入保障;三是推動節能減排降碳方案落地實施,開展綠色低碳工藝設備升級改造,推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提高清潔綠色能源使用比例;四是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品,開展低碳技術研究,推廣高性能和超高性能混凝土應用,大力發展生態功能混凝土材料與制品,打造中建西部建設“雙碳”領域產品體系與技術體系。



把專業做到極致,筑“大砼”世界

以人為本人才興企,以人為本共享發展。以匠心鑄時代精品,以匠心造百年老店。工匠精神是中建西部建設在奮斗過程中凝練而成的寶貴財富,是公司打造專業品牌的不懈追求。
中建西部建設的“大砼”企業文化,從企業自身、到行業、到社會,筑“大砼”世界,助世界大同,秉持的是一種和諧發展、共生共榮的理念。
展望未來,中建西部建設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秉承“把專業做到極致”的理念,按照“一體兩翼”總體布局,提升企業價值創造力、行業競爭力、數字驅動力、科技創新力、品牌影響力,為打造世界一流的混凝土產業綜合服務商而不懈努力。

本文原載于《中國建材報》9月26日9版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返回頂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


若您無法正常瀏覽本頁面,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請您更換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