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混凝土3D打印機在宜昌問世
圖為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李洋波團隊正在運用混凝土3D打印技術建造兩座設計高度2.5米的小型建筑。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林瀟 攝
三峽日報訊(記者蔡昶、通訊員楊葉)“只要有建筑圖紙,基于數字建筑設計方法及機器人自控系統,通過混凝土3D打印機可隨心所欲打印出理想的房子。”10月25日,三峽大學大型(15米級)混凝土3D打印機首發儀式上,該校水利與環境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李洋波博士帶領團隊向公眾展示最新研發成果。
當日上午,在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3D打印試驗基地,隨著宜昌市住建局、三峽大學相關領導共同為大型混凝土3D打印機開機,標志著15米級大型混凝土3D打印機正式宣告研發成功。
混凝土3D打印技術是一種創新型房屋智能建造技術,集成計算機圖形學、機械零件設計制作、裝配工藝、自動化控制、精密數控、混凝土材料、流體力學等多學科交叉的技術。這一技術優勢在于具有高效率、免模板、省人力、節省材料、低碳環保等優點,不僅適合傳統房屋造型設計建造,還能實現各種優美不規則曲面形體的建造。
據了解,由李洋波博士牽頭的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3D打印研究團隊研發出的這套“大型混凝土建筑3D打印機”,打印幅度達到15m×15m×10m,打印尺寸及跨度等技術參數目前屬國內領先水平。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臺“打印機”長17米,寬17米,高12米,架子上的可移動大型噴頭,開機后就像奶油裱花一樣層層疊加,按墻體的走向噴射“打印”,精準快速平整。據李洋波介紹,一棟200平方米的3層以下小洋房或別墅傳統建造期在一個月左右,通過混凝土3D打印機只需半個月時間即可完成建造。
“目前現階段可服務于鄉村振興和新農村建設,未來有望將技術運用在樓房、大壩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并推廣水電智能建造領域。”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副院長李衛明表示,此次科研是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和鄉村振興的積極實踐,也是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一次生動實踐。下一步,學院將繼續充分利用學科優勢加大相關技術研發,提升三峽大學在該領域的研究水平,推進3D打印技術在水利行業的應用推廣。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3D打印別墅不是夢!國內最大單體混凝土3D打印機首發2022-11-01
- 宜昌首個原位3D打印雙層建筑月底完工2025-03-09
- 僅用22天,這個3D打印的雙層小樓封頂2025-04-07
- “雄安之翼”項目落成后將成國內最大規模建筑3D打印應用工程2024-10-28
- 英國 | 3D打印的3棟110平米聯排住宅交付入住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