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這樣做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切實做好建材行業碳達峰工作,2022年11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四部委聯合印發《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了建材行業碳達峰的工作思路、基本原則和目標,明確了碳達峰工作重點,對推進建材行業碳達峰,實現工業領域碳達峰目標和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圍繞建材行業碳達峰總體目標,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總量控制為基礎,以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為關鍵,以低碳技術創新為動力,全面提升建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水平,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
《實施方案》提出了堅持統籌推進、堅持雙輪驅動、堅持創新引領、堅持突出重點四個方面的基本原則,并提出了兩個階段性目標:
《實施方案》結合建材行業的實際,提出了5類15項重點任務。
一是強化總量控制。引導低效產能退出,防范過剩產能新增,完善水泥錯峰生產。
二是推動原料替代。逐步減少碳酸鹽用量,加快提升固廢利用水平,推動建材產品減量化使用。
三是轉換用能結構。加大替代燃料利用,加快清潔綠色能源應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水平。
四是加快技術創新。加快研發重大關鍵低碳技術,加快推廣節能降碳技術裝備,以數字化轉型促進行業節能降碳。
五是推進綠色制造。構建高效清潔生產體系,構建綠色建材產品體系,加快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
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產業是建材工業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設施和工程建設最大宗使用的材料和構件部品,在房屋建筑、橋梁、機場、公路、鐵路和各類工業礦業、軍事國防工程的建設中廣泛使用,不可或缺;同時,也是生態保護、環保利廢、應急搶險等重要的社會保障性產業。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 2.1 萬億元,約占建材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的31.82%。
區別于水泥、玻璃、陶瓷等窯爐產業,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產業不是高耗能、高排放產業,是綠色低碳環保型產業,混凝土和水泥制品在生產過程中消納了大量的工業固廢和建筑垃圾,2021年僅預拌混凝土生產綜合利用各類固體廢棄物就超過5億噸。在所有材料產業中,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產業已成為最大宗利用固體廢物的材料制造業,為生態環境保護做出了重要貢獻,是實現“無廢城市”和“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
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產業雖不是高耗能、高排放產業,但是,在碳達峰碳減排方面,仍有進一步提升和優化的空間,結合《實施方案》要求和行業實際,提出以下創新舉措:
提高固廢利用,降低水泥用量
充分利用礦山廢石、尾礦、建筑垃圾等固體廢棄物資源加工生產高品質骨料和優質再生骨料,在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的前提下,擴大資源化固廢材料在預拌混凝土中的應用。
鼓勵企業發展尾礦、建筑固廢再生骨料和輔助型膠凝材料加工產業,建立規模化、高值化利用固廢礦物材料技術和標準體系,最大限度降低水泥熟料用量、提高固廢利用率。
研究開發低品位原材料、尾礦及其他工業固廢深加工、精加工技術和復配技術,提升固廢在水泥混凝土中作為骨料、性能調節型材料的利用價值;開發可全部采用各種低品質礦物和工業固廢作為原料的生產制造技術。
研究開發利用適宜的工業固廢、尾礦、建筑棄土、城市污泥和工業污泥等制造高強度結構混凝土用輕骨料;開發具有環保、保溫、功能材料載體等功能的輕骨料。
開發各種高性能、超高性能的特種硫鋁酸鹽水泥基混凝土、特種功能砂漿材料體系及其配套的外加劑材料體系。
研究開發多組分原生態固廢預處理與均化、造粒、干燥、燒結等節能減排工藝技術與裝備,開發環保利廢、綠色低碳生產制造輕骨料技術裝備。
提升建筑固廢的深度分類、破碎、篩分工藝技術和成套裝備,研究開發利用尾礦與工業固廢制備砂石骨料的深加工精加工生產裝備,提高利廢再生骨料的品質。
提升產品性能,推動減量化使用
發展高性能通用型部品化預制構件。樹立循環利用低碳理念,以綠色低碳設計為引領,以高強高性能混凝土技術為支撐,向高性能、通用型、干法連接、易拆卸、可多次重復使用的標準化建筑部品發展,在裝配式建筑、市政工程以及土木工程全生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多次重復利用通用型部品,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進一步提升混凝土對裝配式建筑工程綠色低碳的貢獻。
開發超高性能混凝土部品部件。研究開發超高性能混凝土輕量化薄壁建筑構件(如樓板、樓梯、陽臺、外掛裝飾面板、屋面板等)及其節點設計和安裝技術,開發超高性能混凝土預制輕量化市政橋梁構件和鐵路橋梁構件,利用超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開發輕型混凝土管涵、建筑構件、電桿、風電塔架等大型預制品,促進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品的推廣應用,減少混凝土用量,提升混凝土耐久性,延長工程使用壽命,實現水泥等材料的減量化使用。
研究開發性能調節型礦物材料和工業固廢材料,通過提純、超細、復合等材料技術制備單一或復合組分的礦物摻合料,提高水化活性和性能協同性,滿足水泥混凝土綠色低碳和各種高性能需求。
開發結構混凝土用高強度輕骨料,發展高強輕骨料結構混凝土,促進輕骨料混凝土在高層建筑、裝配式建筑、橋梁、土木工程結構、海洋漂浮建筑等工程推廣應用。
研究開發可全資源化重復利用的混凝土,包括作為水泥生料、混凝土摻合料、再生骨料等,實現水泥和混凝土原材料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開發低碳固碳技術,推進綠色制造
加快開發低碳固碳混凝土材料與制品技術。在各類素混凝土和非金屬纖維增強水泥制品的設計和生產中充分發揮硅酸鹽水泥水化硬化過程中的固碳作用,開發高效二氧化碳氣體養護技術。
構建高效清潔生產體系。加快制修訂重點產品單位能耗、物耗及排放綠色標準,加快推進綠色工廠、綠色產品、低碳產品認證工作,開展行業“綠色低碳零碳混凝土技術推薦目錄”工作。
加快清潔綠色能源應用。在氣源、電源等有保障的條件下,有序提高水泥制品行業天然氣和電等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
加快推進綠色運輸。砂石骨料中長途運輸優先采用水路或鐵路,中短途運輸鼓勵采用管廊、新能源車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車輛;預拌混凝土運輸鼓勵采用國六排放標準的輕量化燃油車、純電動混凝土運輸攪拌車等,減少碳排放和尾氣污染。
研究開發預制混凝土樁智能化成型技術、免蒸壓免蒸養材料和工藝技術、利用可再生能源低碳養護技術,提升預制混凝土樁產業低碳節能高端制造水平。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十四五”對“低碳混凝土”呼喚與期待——發展“低碳混凝土”的重要意義2022-02-25
- 《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對提升建筑材料質量作出重要部署——《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政策解讀2023-02-13
- 《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強調建材生產供應終身責任,“提高建筑材料質量水平”單獨列章2023-02-15
- 【“低碳混凝土”大家談】張雁:加快“低碳混凝土”發展,促進水泥制品行業“雙碳”目標實現2021-11-24
- 【“低碳混凝土”大家談】蔣勤儉:推廣應用低碳混凝土是我國低碳發展的必然要求2021-12-01
- 【“低碳混凝土”大家談】張亞梅:通過創新逐步實現低碳目標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