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科技獎】藝術紋理空間構型清水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2021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
混凝土科學技術獎?技術革新類
項目展示


2021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混凝土科學技術獎工作于2021年5月啟動,至12月圓滿完成。報名期間共收到有效申報項目44項。經過專家評審委員會的初評及終評,共計33個項目獲獎,包括一等獎1項、二等獎18項、三等獎14項,其中“科技進步類”16項、“技術發(fā)明類”1項、“技術革新類”16項。




主要完成單位: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建一集團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朱敏濤、孫飛鵬、張文軍、徐磊、金自清、馬俐勇、吳明能
我國日益提高的社會發(fā)展水平對建筑功能和藝術屬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清水混凝土結構作為一種建筑藝術的表現形式,因其本身的顏色和質感及精心設計、精確施工的外觀質量所帶來的表面美觀效果,逐漸得到了廣泛認同和應用。同時,越來越多的工程實踐中出現以褶皺均勻變化為特征的復雜清水混凝土結構,由此對施工過程中高性能材料制備、精細化高匹配度模板加工技術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目前的裝備及工藝難以滿足需要,因此,研發(fā)解決復雜清水混凝土結構建造并可推廣應用的專項技術迫在眉睫。
本項目研究從材料研發(fā)、工藝創(chuàng)新和示范集成等方面著手,開展針對復雜藝術清水混凝土結構建造難題的技術攻關,形成解決自然紋理空間藝術構型清水混凝土結構施工的成套技術,取得了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成果。
主要創(chuàng)新點
1. 基于表面化學穩(wěn)定性及抗變形能力要求的模板技術
針對表觀線條富于變化、尺寸準確、棱角分明、色澤均勻要求的清水混凝土結構施工,采用鋼模板、竹膠板、木模板以及塑膠板等傳統(tǒng)清水混凝土施工用模板難以解決的難題。通過材料比選及試驗研究,所選用的復雜形狀褶皺均勻變化的清水混凝土結構模板面板,不僅具有較高承載力及化學穩(wěn)定性,且復雜形狀、表面紋理復雜的清水混凝土結構施工效果良好。
2. 基于復雜形狀褶皺均勻變化要求的模板體系數字化加工技術
為了保證施工精度和清水混凝土結構外觀美學要求,采用了兩種數字化加工組合模板,實現了清水混凝土結構施工用模板工業(yè)化生產,提高了施工速度。
3. 復雜體型清水混凝土結構模板支撐系統(tǒng)制作、安裝技術
研發(fā)了清水混凝土結構模板體系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承載能力和穩(wěn)定性,能夠可靠的承受綁扎鋼筋的自重、澆筑混凝土的自重及側壓力和其他可能的施工荷載。且實現了清水混凝土結構復雜造型、施工精度高。
4. 基于大規(guī)模應用復雜混凝土表面色澤均勻及材質長期穩(wěn)定的清水混凝土材料制備及施工技術。
研發(fā)了混凝土材料可以適應不同形狀復雜的清水混凝土結構藝術效果,解決了清水混凝土原材料品質、表觀色差、工作性能的控制難題;研發(fā)出復雜外形清水混凝土結構澆搗、養(yǎng)護、拆模和修補施工技術,滿足了以花籃藝術混凝土結構為典型特征的各類復雜形狀及褶皺肌理飾面清水混凝土結構的精細化施工要求。
5. 基于空間幾何形狀變化要求的清水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形成復雜外形清水混凝土結構的澆搗、養(yǎng)護、拆模和修補的成套施工技術,滿足了以花籃藝術混凝土結構為典型代表的各類復雜形狀及褶皺肌理飾面清水混凝土的精細化施工要求。
應用效果
本項目研發(fā)的藝術清水混凝土結構成套建造技術,有效的保證了復雜形狀褶皺均勻變化清水混凝土結構的順利實施,達成了清水混凝土的美學感官沖擊,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項目技術成果應用于上海天安千樹廣場(西地塊)、嘉定新城C13-1商業(yè)地塊項目中,尤其在天安千樹廣場(西地塊)復原了“古巴比倫空中花園”建筑,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天安千樹廣場(西地塊)總建筑面積約為109706m2,其中地上部分共有140根“生命立柱”(清水混凝土),包含柱身及頂部種植臺盆,造型復雜,外觀凸顯相藝術氣息,為新型工程的試試提供了思路和借鑒。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3年,是世界500強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上海地區(qū)預拌混凝土、預制構件生產銷售的龍頭企業(yè),業(yè)務范圍輻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川等省份的多個重點城市,配套有建材石礦、外加劑、泵車運輸等產業(yè)鏈。
上海建工建材建材科技集團預拌混凝土2021年年產量超過4677萬立方米,具有超高泵送混凝土、特種混凝土等各類高性能功能化混凝土的研發(fā)和生產能力,擁有豐富的預制構件生產經驗和強大的預制構件生產能力,2021年預制構件產量超62萬方,擁有“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yè)基地”、“綠色環(huán)保攪拌站”、“城市高架產業(yè)基地”、“國家級綠色礦山”等國家和省部級產業(yè)基地,公司擁有完善的科技研發(fā)三級體系,技術和產品廣泛應用于超高層建筑、地鐵隧道、市政建設、公共建筑、工業(yè)建筑和民用建筑等方面。
上海建工建材建材科技集團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上海市重點工程實事立功競賽金杯公司”、先后8屆榮獲“上海市文明單位”,連續(xù)32次獲得“上海市重點工程實事立功競賽優(yōu)秀公司”,被特色命名為“建設先行官”。所參建的工程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國家魯班獎和上海市白玉蘭獎。
上海建工一建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53年,是世界500強企業(yè)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一建集團是一家具有房屋建筑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建筑行業(yè)(建筑工程)甲級設計資質的大型建筑企業(yè)集團,注冊資金10億元人民幣,年合同簽約額500億元以上,年施工產值350億元以上,年營業(yè)收入約300億元。
一建集團立足“綠色化”、“工業(yè)化”、“信息化”的科技發(fā)展方向,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效能提升,重點圍繞超高層建造、數字化建造、地下空間綜合開發(fā)、城市更新、市政公路、工業(yè)化建造、機電安裝等七大領域進行科研攻關。
一建集團“十三五”期間順利通過兩輪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完成了知識產權貫標體系認定,榮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13項,其中上海市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4項;獲授權專利160項,其中發(fā)明專利27項;主編或參編國家標準1部、行業(yè)標準2部、地方標準12部;獲省部級工法15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20項。政府資助人才培養(yǎng)計劃方面,獲得“上海市優(yōu)秀技術帶頭人” 1人、“上海市科技啟明星”1人、“上海市揚帆計劃”2人。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科技進步類】一等獎:混凝土用系列新型礦物摻合料開發(fā)及工程應用技術2022-04-08
-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疊合樓蓋體系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2022-04-12
-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建筑構件機組移動數字化生產線開發(fā)及應用2022-04-14
-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噴射混凝土用高性能無堿液體速凝劑開發(fā)及應用2022-04-15
-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中小跨徑預應力無腹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橋在舊橋改造中的應用研究2022-04-24
-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低碳理念下綠色混凝土預拌生產關鍵技術與應用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