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科技獎】3D打印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裝飾性建筑部品應用研究
2021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
混凝土科學技術獎?技術革新類
項目展示
2021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混凝土科學技術獎工作于2021年5月啟動,至12月圓滿完成。報名期間共收到有效申報項目44項。經過專家評審委員會的初評及終評,共計33個項目獲獎,包括一等獎1項、二等獎18項、三等獎14項,其中“科技進步類”16項、“技術發明類”1項、“技術革新類”16項。


主要完成單位: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安徽數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中鐵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于健、黃海、劉道學、彭建偉、耿天寶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以計算機模型文件為基礎,通過軟件分層離散和數控成型系統,利用激光束、熱熔噴嘴等方式將粉末狀金屬、陶瓷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電腦控制把“打印材料”通過逐層堆積黏結的方式來制造物體的技術。而3D打印混凝土技術是在3D打印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應用于混凝土施工的新技術,3D打印混凝土技術在打印過程中,無需傳統混凝土成型過程中的支模過程,是一種最新的混凝土無模成型技術,同時3D打印機械在計算機軟件的控制下,使用具有高度可控制擠壓性的水泥基漿體材料,可以快速打印梁板柱等構件、精確定位面板和孔洞,可實現超復雜大尺寸建筑構件的三維快速制設計制作。
3D打印混凝土技術與傳統制造工藝相比,采用3D打印這一創新的制造工藝為水泥基材料中的應用帶來諸多優勢:(1)突破傳統建筑技術的限制,設計打印結構更獨特的建筑;(2)可以極大提高制作復雜結構時的速率,并降低難度;(3)可以設計特殊的功能結構以滿足聲學、熱學等方面的要求;(4)更加綠色環保,可降低物耗、能耗,減少建筑業對環境、噪聲污染;(5)不需要使用模板,縮短工期,節約人工,節約成本。由于以上優勢,3D打印混凝土技術將成為混凝土發展歷程上一次重大的轉折點,顯示出廣闊的前景。
本研究課題計劃根據依托項目的通用和專用裝飾性建筑部品的力學、耐久性能和外觀尺寸造型等要求,針對性地對打印材料、打印設備及控制系統展開深入研究,對裝飾性建筑部品的3D打印電子模型設計和三維轉化方案、打印原材料的改進和性能評價測試、機械設備和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制造等三個關鍵技術進行研究,最終利用3D打印建造技術建造出滿足要求的裝飾性建筑部品。在依托項目上成功應用,形成了3D打印裝飾性建筑部品的產業化,該項研究成果總結出來的方法原理可為后期利用3D打印建造技術建造傳統建筑物的研究提供借鑒與參考,從而推動3D打印建造技術在建筑行業領域的推廣。
主要創新點
(1)揭示3D打印混凝土微觀結構的構筑速率機理,深入分析觸變劑、CSH凝膠、砂灰比、凹凸棒石等核心要素,為3D打印混凝土可打印性的調控建立理論基礎。
(2)基于性能設計,研制了一種3D打印建造專用水泥基復合材料,具備以下特性:高微結構構筑速率、微結構構筑速率與打印間隔時間匹配性好、可工作時間可控(30-75min)、高觸變性、可泵送、擠出性好、無開裂、尺寸穩定性好。
(3)開發了一種評價3D打印混凝土建造性(承載力及形變量)的裝置:通過在3D打印混凝土試樣上部加載,讀取壓力傳感平臺的加載數值和位移刻度盤的數值,得到所測3D打印混凝土的承載力與厚度、寬度的形變量。
(4)研制出3D混凝土打印機及連續供料成套裝備,具備連續供料、攪拌、泵送和打印功能,包括有攪拌螺旋擠出機、連續式制漿機、螺旋泵送機和自動化控制系統,解決傳統3D打印建筑構件效率較低的技術難題;
(5)形成裝飾性部品3D打印“鋼混協同”工藝工法,融合3D打印混凝土的成型方式和鋼筋體系制作施工工藝。
應用效果

3D打印景觀小品效果圖

3D打印景觀小品實景圖

3D打印景觀涼亭效果圖

3D打印景觀涼亭實景圖

3D打印景觀小橋效果圖

3D打印景觀小橋實景圖
課題同步開展了產業化研究,已經承接并完成了余杭塘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經理部生活區3D打印建造景觀工程,南京瓜埠鎮豐原路橋欄桿修繕工程,南京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籃球場配套工程、設備用房、公交站臺工程,南京南部新城3D打印景觀工程、巢湖佰和佰楽兒童樂園景觀工程等項目,初步形成了一套“規劃-設計-生產-施工的3D打印建造產業鏈”,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的“標桿”成員單位。擁有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國家級技術中心,1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2項、國家級工法24項、國家授權專利1611項。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全國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全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優秀企業”“全國建筑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先進單位”“中國品牌文化影響力十大最具價值品牌”“中國企業形象管理典范單位” “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全國質量誠信標桿企業”“全國建筑業AAA級信用企業”等榮譽。局從2019年開始開展各類3D打印設備及材料研發,通過設立專項研發費用用于支持各子分公司積極開展此類攻關課題,截止目前共開展并完成此類課題十余項,研發費用支出約530萬元。
安徽數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中鐵四局集團全資子公司,是集產學研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獲國家鐵路局重大科技創新成果1項,安徽省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中國中鐵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協會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7項成果獲評建筑行業信息化典型案例,6項科技成果被股份公司認定為國際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申請知識產權200余項,已獲授權181項,其中發明專利12項。公司于2019年開始進行“3D打印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裝飾性建筑部品應用研究”,針對性地對打印材料、打印設備及控制系統展開深入研究,對裝飾性建筑部品的打印原材料的改進和性能評價測試、機械設備和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制造、現場配套施工工藝等三個關鍵技術進行研究,形成3D打印裝飾性建筑部品的產業化,研究成果總結出來的方法原理可為后期利用3D打印建造技術建造傳統建筑物的研究提供借鑒與參考,從而推動3D打印建造技術在整個建筑行業領域的推廣。
安徽中鐵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建筑工程材料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來,連續六年蟬聯中國混凝土外加劑行業前五強。公司對3D打印材料、打印設備及控制系統展開深入研究,從原材料的改進和性能評價、機械設備和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制造、現場配套施工工藝等三個關鍵技術入手,申請了“一種3D打印混凝土專用觸變劑”、“一種建筑3D打印機連續供料系統”等1項美國發明專利、5項發明專利和3項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成果榮獲第一屆全國混凝土3D打印創新大賽材料工程應用創新類一等獎等獎項,形成3D打印裝飾性建筑部品的產業化,在余杭塘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部景觀工程、江北新區研創園等項目成功應用,推動3D打印建造技術在整個建筑行業領域的推廣。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科技進步類】一等獎:混凝土用系列新型礦物摻合料開發及工程應用技術2022-04-08
-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疊合樓蓋體系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2022-04-12
-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建筑構件機組移動數字化生產線開發及應用2022-04-14
-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噴射混凝土用高性能無堿液體速凝劑開發及應用2022-04-15
-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中小跨徑預應力無腹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橋在舊橋改造中的應用研究2022-04-24
-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低碳理念下綠色混凝土預拌生產關鍵技術與應用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