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石膏礦渣輕骨料的制備及其在道路工程中的應用”科技成果鑒定會召開
2023年4月16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組織召開了由湖北昌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昌耀”)、湖北昌耀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和武漢理工大學共同完成的“磷石膏礦渣輕骨料的制備及其在道路工程中的應用”科技成果鑒定會。
根據會議協商,本次鑒定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劉加平教授擔任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原會長徐永模研究員擔任副主任委員,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石膏分會理事長徐洛屹正高、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副院長武發德正高、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和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綜合業務部主任侯貴光正高、武漢大學何真教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處長梁浩研究員、國家環境保護工業副產石膏資源化利用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唐紹林研究員、湖北省交通廳公路局原處長王延偉正高擔任鑒定委員會委員。
出席鑒定會的領導有宜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經信局黨組書記丁慶榮同志,宜昌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曾慶東同志,中共宜昌市夷陵區常委、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許祖鋼同志,宜昌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劉輝同志,宜昌市科技局副局長鄭宋平同志,宜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袁慶華同志,宜昌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副主任朱慧敏同志,宜昌公路建設養護中心監管科科長秦世軍同志,宜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化研究所所長張文勝同志,宜昌市生態環境局水土中心李磊工程師,夷陵區經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萬正坤同志,夷陵區經信局產業發展股股長楊小敏同志,夷陵區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嵩同志,夷陵區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鄒高炎同志,夷陵區發改委總經濟師關羽同志,夷陵區住建局區建發中心向金童同志,夷陵區住建局項目中心副主任梁曉榕同志,以及來自湖北中廣公路勘察設計有限公司和宜昌市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等單位領導嘉賓。
宜昌市政府黨組成員曾慶東同志代表宜昌市人民政府,向遠道而來的劉家平院士及各位評審專家表示誠摯的歡迎。“屈原昭君故里、世界水電名城”宜昌,是長江流域最大的磷礦基地,是全國重要的磷化工生產基地,磷礦資源儲量占全省54%、占全國15%。磷化工在為國民經濟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面臨著巨大的生態環保壓力。近年來,宜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磷石膏綜合治理工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將磷石膏綜合治理與磷化工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率先提出創建磷石膏綜合治理示范城市,并在2019年獲批全國唯一以磷石膏單一資源為處置目標的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提出了“前端減量、中端提級、末端應用、全程治理”創新方案。截止到2022年,全市共建成磷石膏綜合利用裝置能力1837萬噸/年,綜合利用裝置能力已超過全市磷石膏產生規模,全市磷石膏綜合利用率達到83.5%,處于全省領先水平。
創新是第一動力,曾慶東同志再次表示,希望劉加平院士和各位專家對宜昌磷石膏綜合利用以及磷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多提寶貴意見,給予更多關心幫助,助力磷化工產業向綠色化轉型、向高端化發展,特別是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建設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撐。
湖北昌耀董事長吳赤球正高致歡迎辭
湖北昌耀董事長吳赤球正高在致辭中對各位專家表示熱烈歡迎。湖北昌耀是一家以固廢新材料和新型建材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施工,以及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為一體的混合制高新技術企業,主營磷石膏固廢綠色利用、裝配式建筑和海綿城市建設相關技術、產品和設備,廣泛應用于生態環保、交通市政、農田水利、電力鐵路、郵電通訊等建設領域。湖北昌耀始終堅持“科技引領、創新發展”的經營理念,在國家“雙碳”戰略和“長江大保護”戰略驅動下,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全面加快磷石膏固廢綠色利用科技研究工作,為助力當地經濟和磷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守護一江碧水貢獻“昌耀”智慧和力量。從2012年以來,公司高度重視對磷石膏礦渣輕骨料技術進行創新研究,聯合武漢理工大學成立了磷石膏礦渣輕骨料的制備及其在道路工程中的應用研究專家組,成功研發磷石膏礦渣輕骨料及其制備技術。希望能借本次科技成果鑒定會的機會,多多聽取各位專家的寶貴意見,并預祝本次鑒定會取得圓滿成功。
湖北昌耀總工程師呂偉介紹項目情況
湖北昌耀總工程師呂偉工程師匯報了本項目研究工作及科技成果。該項目主要內容是以磷石膏為主要原料(磷石膏占比80%以上),以水泥為堿性激發劑,以礦粉為活性材料,經改性、造粒、養護、破碎、篩分等工藝制備出的一種防水性能良好的高強輕質料并用于道路穩定層當中。按照國標GB/T17431.2《GBT-17431.2-1998-輕集料及其試驗方法-第2部分輕集料試驗方法》執行進行物理性能檢測,合格之后用于道路基層中的一種技術開發類項目。
本項目研究思路
磷石膏制備輕骨料是以磷石膏為主要原材料,添加少量的堿性激發劑和活性硅鋁礦物摻合料,通過造粒成球工藝,經自然水化反應生成鈣礬石和C-S-H凝膠將二水硫酸鈣進行固化成型的一種骨料。首先采用堿性激發劑(水泥熟料或生石灰)對原狀磷石膏進行預處理形成改性磷石膏,消解磷石膏中的緩凝因子,提高PH值,當整體物料體系PH值達到11.5時,再添加少量CaO(質量比0.1%~0.5%)、礦物摻合料、堿性激發劑通過圓盤造粒機制備成球體,將成品球體狀顆粒泡水養護,養護過程中水的PH值達到合適的堿度條件下,生成鈣礬石和C-S-H凝膠將二水硫酸鈣進行固化,并將物料體系中未反應磷石膏結合成一個密實的、強度不斷增強的整體,從而實現磷石膏大摻量的方式制備一種優質的磷石膏輕集料,其特點具有重量輕、強度高、孔隙多、生產成本低等優點,可代替部分普通碎石用于道路基層穩定材料當中。
項目成果應用
磷石膏礦渣輕骨料應用在道路基層穩定材料中具有以下特點:
1. 輕質高強:相比燒結陶粒(筒壓強度≤6MPa),磷石膏礦渣輕骨料筒壓強度更高(6.5~23MPa);相比碎石(堆積密度1350~1650kg/m3),磷石膏礦渣輕骨料更輕(堆積密度800~1100kg/m3);
2. 性能優異:凝結時間較長,利于施工,可擴大運輸半徑;磷石膏的微膨脹特性可有效降低微裂紋的產生,目前所有通車的磷石膏穩定層道路工程均未出現收縮裂縫;
3. 節能環保:免煅燒工藝和磷石膏礦渣輕骨料大摻量替代碎石工藝的應用,相比普通水泥穩定碎石層可減少90%以上的碳排放;
4. 社會經濟效益顯著:以80%及以上的磷石膏作為主要原材料,成本與同類產品相近,市場前景廣闊;大批量消納磷石膏,一級公路每公里可消耗磷石膏2.6萬噸以上,可有效解決“三磷”問題,助力磷化工業和建材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項目完成單位武漢理工大學水中和教授對匯報內容作了部分詳細介紹與補充。
武漢理工大學水中和教授
隨后,各位專家也分別在對項目進行了質詢后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并形成了鑒定結論。
專家討論質詢
宜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經信局黨組書記丁慶榮同志總結發言
宜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經信局黨組書記丁慶榮同志做總結發言。他表示,本次會議距離上次總書記視察宜昌,正好過去了將近5年的時間。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宜昌考察時強調,要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而是不搞破壞性開發,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目前,磷石膏綜合治理是宜昌綠色發展的“必答題”。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強磷石膏綜合治理促進磷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等通知,重點推進大宗磷石膏的大規模應用創新。湖北昌耀在磷石膏綜合利用上勇于探索、敢于實踐,不畏艱難,大膽創新,從理論研究到實踐探索,從技術創新到推廣應用,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對宜昌磷石膏綜合利用具有重大意義。最后,丁主任再一次向參加鑒定會的各位專家、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對該項目鑒定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賀。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原會長徐永模研究員代表鑒定會的組織單位發言
最后,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原會長徐永模研究員代表鑒定會的組織單位,向項目完成單位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賀。同時,徐會長感謝宜昌市人民政府對磷石膏的綜合整治的高度重視,以及對湖北昌耀創新工作的長期支持。最后,由衷感謝各位專家獻智獻策,對研究成果給予中肯且有創造性的建議。
本次會審結束后,協會將對成果鑒定結果進行公示,公示10個工作日后,如無異議,將向成果完成單位頒發《科技成果鑒定書》。
鑒定會由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科技發展部副主任羅寧高工主持。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副秘書長陳玉博士、分支機構部主任谷冰瑩、科技工作部程倩,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科技發展部王韶輝、王志超參與組織本次鑒定會。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多場景應用的高性能自密實混凝土成套技術研究”科技成果鑒定會召開2022-09-11
- “超高性能混凝土自保溫復合墻板”科技成果鑒定會召開2022-11-15
- “PCCP管道制安RFID智能化管控系統”科技成果鑒定會召開2022-11-09
- “160m級預制混凝土-鋼混合塔架成套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科技成果鑒定會召開2023-01-19
- “預制墻板立式生產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科技成果鑒定會召開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