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高級碳減排領域專業技能人才培養”的通知
各會員及相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推動落實《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和《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促進企業全生命周期碳減排管理體系建設,為企業培養碳減排領域專業人才。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聯合中國節能協會特推出 “碳減排領域專業技能崗位人才”培訓,主講老師來自相關主管部門或專業機構的專家,經考試合格后頒發 “碳減排領域專業技能崗位證書”。通過培訓可以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碳減排核算、核查、交易、咨詢、管理等綜合能力,助力企業實現“碳成本”向“碳機遇”的轉變。現將有關考試和培訓學習事項通知如下,歡迎各有關單位和相關從業人員積極參加。
一、培訓對象
1.企業內負責節能、環保或“雙碳”等相關工作的人員;
2.有意愿從事碳排放管理的企業人員;
3.有意愿從事碳排放管理的科研院所人員;
4.有意愿從事碳排放管理的其他人員。
二、培訓方式、學時
1.培訓時間:每年1月、3月、5 月、7 月、9 月、11 月開班。
2.開班方式:循環開班、隨報隨學。
3.培訓形式:線上授課,培訓完成后參加相應等級的認證考試。
三、報名資料
1.報名審核表;
2.近期二寸免冠藍底彩色電子版照片 1 張;
3.身份證正反面照片;
4.學歷證復印件;
5.包括其他可滿足報名條件的相關證明材料。
四、高級碳減排領域專業技能崗位人才報名條件
1.中專學歷(取得其他專業),連續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4年;
2.大專學歷(取得其他專業),連續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3年;
3.本科學歷(取得其他專業),連續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2年;
4.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取得其他專業)連續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2年;
5.具有環境工程與科學、能源等相關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一年;
6.取得中級碳減排領域證書,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一年;
7.取得其他高級職業或技能證書、職稱證書等滿一年。
注:以上條件需滿足其中一條即可;上述報名條件中有關學歷或學位的要求是指經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承認的正規學歷或學位,工作年限是指取得規定學歷前、后從事該項工作的時間總和,其計算截止日期為2023年12月31日。
五、考試安排及證書頒發
1.考試時間:每年 1 月、3 月、5 月、7 月、9 月、11 月第三周周六,考試逢節假日順延,考試報名時間于考前一周截止。
2.考核網站:考前開放
3.考核形式:采取線上考核方式,采用計算機統一管理,在線完成考生信息填報、考核、電子試卷管理等工作。
4.考核題型及分值:科目總分 100 分,60 分合格。題型為:單選題、多選題、簡答題。
5.考試時長:2h,上午9:00至11:00
碳排放管理專業技能綜合考試 上午 9: 00 至 11: 00
碳資產管理專業技能綜合考試 上午 9: 00 至 11: 00
碳交易專業技能綜合考試 上午 9: 00 至 11: 00
碳排放監測專業技能綜合考試 上午 9: 00 至 11: 00
碳排放咨詢專業技能綜合考試 上午 9: 00 至 11: 00
碳匯計量評估專業技能綜合考試 上午 9: 00 至 11: 00
碳排放評估專業技能綜合考試:上午 9: 00 至 11: 00
6.考核流程:考前三天發放準考證號,考前注意事項及考核網址等信息,學員登錄后進行考核。
7.其它
(1)考核后15個工作可查成績。
(2)考核合格后 45 個工作日內,由中國節能協會頒發碳減排領域專業技能證書;證書可在中國節能協會查詢,證書帶有防偽標識,統一編號,專網查詢。
(3)考前沖刺押題班:可登錄學習系統進行考前沖刺的學習。
(4)關于補考:考核未通過的學員,未通過需繳納100元/次的補考費進行補考。
六、頒證機構
中國節能協會 ChinaEnergyConservation Association(英文縮寫: CECA)
七、課程和證書價值
1.特色課程,可以幫助學員學習碳減排領域最新政策及行業標準,提升業務水平;
2.特色證書,該證書填補了碳減排從業人員能力評價的空白;
3.能力證明,可作為碳排放政策、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從業證明。
八、課程費用及相關事項:
高級碳減排領域專業技能崗位人才培訓費,官網 4500 元/人,協會統一報名3980/人。費用包含:課程費、考前培訓費、考核費用、資料費、評定費用、證書制作費、組織管理等費用。
九、聯系方式
聯系人:馬雪英 13910271206(微信)
電 話:010-57811428
郵 箱:893670753@qq.com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關于開展2022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信用評價復評的通知2022-07-07
- 關于召開第九屆“井岡山論壇”——預拌混凝土低碳發展技術的通知(第一輪)2023-06-14
- 關于開展2023年預拌混凝土行業綠色工廠評價的通知2023-06-27
- 關于舉辦第二屆混凝土礦物摻合料應用技術論壇的通知(第二輪)2024-09-14
- 關于舉辦碳中和時代綠色建材應用技術創新發展高級研修班的通知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