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超:用二氧化碳養護混凝土可大量固碳
混凝土磚塊
高純度二氧化碳的另一項商業應用是養護混凝土。原本,混凝土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用蒸汽進行養護,如今,科學家們發現可以用二氧化碳代替蒸汽完成混凝土養護的過程,這一過程同時能實現高效固碳。而該技術在我國也已開啟商業化應用。
“去年,我們與中建集團合作,在他們承建的香港有機資源回收中心二期的建筑中,借助我們的固碳混凝土產品,實現了全國首個在施工期內碳中和的綠色示范工程。經過第三方權威機構測算,利用清捕零碳礦化技術所生產的固碳混凝土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較傳統產品可減少87%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近期,一家將二氧化碳礦化利用制混凝土的CCUS科技企業清捕零碳宣布獲得新一輪數千萬元融資,企業創始人趙超告訴記者,公司的技術源自浙江大學國家能源清潔利用重點實驗室,2020年,企業就與浙江大學合作,共同承擔了多個與CCUS技術相關的國家和地方研發項目,并建設了相關二氧化碳礦化利用技術聯合研發平臺,該平臺為中國首個可實現大規模工業生產驗證的二氧化碳礦化利用試驗基地。
據悉,該企業所研發的二氧化碳捕集-礦化混凝土技術工藝,能夠替代混凝土生產中的傳統蒸壓養護工藝,采用礦化反應器進行二氧化碳和混凝土的礦化反應,由此生產的混凝土建材,強度等指標有所提升,養護時間也比之前降低了一半以上,大大提升生產混凝土的效率。“并且,我們的混凝土原料主要來自鋼渣、電石渣、粉煤灰等,通過我們的工藝,可以做到95%以上的二氧化碳充分吸收,不僅高效實現了碳封存,同時也大量消納了工業固廢。目前,在杭州的一個商業地產項目,也在使用我們的固碳混凝土建材降低建筑隱含碳,這也將是國內首次大規模應用固碳混凝土的商業地產。”趙超表示。
“混凝土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我們的愿景是利用礦化技術固定與封存1億噸二氧化碳,未來將建筑物、道路等變為碳匯資源。”趙超說。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