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端午 | 攫取人間芳華,淺念喜樂安康

節
日
DRAGON BOAT
FESTIVAL

人間又逢五月五,艾草悠香共芳華。
暮暮朝朝皆喜樂,歲歲年年常安康。
又是一年端陽到,
仲夏至,清風起,掛菖蒲,粽飄香。
青梅煮酒,白艾掛墻,
清平夏日,喜樂心裝。
華夏文明悠悠五千載,
傳統節日背后的故事,
或纏綿悱惻,或蕩氣回腸。
因著這些或真實、或虛構、
或浪漫、或悲傷的故事,
人們有了對幸福、喜樂、吉祥的希冀。
端午佳節,承載了古人多少種期盼,
便催生了多少種不同的習俗。
今日帶您對話歷史,
共同領略端午節俗之底蘊風華。
節
俗
吃個端午粽 棉衣慢慢送
吃粽子是端午節的突出節俗,民間有諺云:“吃個端午粽,棉衣慢慢送”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好送”。可見端午季節冷暖交替頻繁,忽冷忽熱,還有可能需要穿厚衣服,厚的衣服不能過早存放起來!
節
俗
打個端午水 甘甜又明目
端午當天,民間有打“重午水”的習俗,凌晨或午時到河邊及水井中打水,據說此時的水常年不腐,可明目,還可做藥用。
節
俗
吃個端午蛋 吉祥又安康
端午節吃雞蛋,如同吃粽子一樣重要,“撞蛋”也成了孩子們在這個特殊節日里的“必備項目”,用彩色蛋袋將雞蛋掛在孩子的脖子上還寓意“逢兇化吉” “吉祥安康”。
節
俗
喝點雄黃酒 避毒又殺菌
雄黃具有解蟲蛇毒、燥溫的功用,因而端午時,人們在酒中放少許雄黃,或以菖蒲末拌雄黃入酒,然后將酒涂抹在兒童耳、臉、額、頭頂等部位,據說可以避毒驅邪,殺菌及諸病不染。
節
俗
泡個草藥浴 消毒去污穢
民間在端午時有釆百藥沐浴克毒之俗,俗稱“草頭湯”,此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市區尚存,中午時小孩皆沐浴更衣。據說端午時節洗藥浴,可消毒去穢,使人不染痢疾。明《歧海瑣談》也載:“煎百草為湯,老幼畢浴”。
節
俗
戴個小葫蘆 化煞催吉祥
葫蘆,喻“福祿”之意,有收納福氣的風水功效。在端午節期間,將一小葫蘆吉祥物戴在身上,給自己帶來好運道。
節俗
俗
懸蒲掛艾忙 驅瘴化煞強
舊時城區各戶皆在自家門上、床頭、窗前等處懸插菖蒲、艾葉以驅鬼,佩戴身上用以驅瘴、化煞。按照古俗,艾蒿和菖蒲經常是同時使用,即所謂“艾旗、蒲劍”。
節
俗
佩戴香草袋 不怕五毒害
端午節佩戴香包,傳統認為有辟邪、驅瘟之效。實際上,香包里面放入朱砂、艾葉、雄黃、香藥、石榴花,散發出清香怡人的香味,對蚊蟲而言就是克星,因而有辟邪驅瘟的作用(“五毒”指端午節前后的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節
俗
結伴出游玩 祛病調心情
舊時,在端陽節這天,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到山間田野游玩一天,晚上用煎蒲、艾等香草或者祛邪的香葉經水煮后洗澡,被稱為“游百病” “洗百病”,這樣可以去除邪氣晦氣,一年平安健康。
春水煮茶,夏雨裹粽,
清風明月總相伴,幸得人間好時節。
在這喜樂安康的節日,
愿您遠離疾疫,康泰無虞,岑靜無妄!

端午節 ?
安
康
喜
樂
Dragon Boat Festival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