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嘉賓熱議中國經濟增長 結構性變革進行時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在持續恢復的同時出現了暫時性波動,近期經濟復蘇動能放緩備受各界關注。在6月29日的世界經濟論壇第十四屆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中國經濟能否迎來強勁反彈”成為中外嘉賓的討論焦點。
如何全面看待中國經濟發展?與會嘉賓們認為,既要看到中國整體向好的趨勢,也應注意到中國正面臨一些中長期的挑戰。
“整體來說,我們現在的經濟表現不錯,第二季度的表現會比第一季度還要好。但從不同角度,比如消費、房地產市場看,部分領域的反彈幅度不如預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世界經濟論壇基金董事會成員朱民表示,中國正面臨供需不平衡的結構性問題,需求側的下降要求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必須做出變革,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
朱民同時指出,中國經濟的結構正在發生改變,在改變過程中經濟增長會存在波動,“但是整體來說我們是往前往上的、穩步增長的狀態。”比如制造業數字化的轉型,綠色低碳的轉型等。
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前任主席龔克認為,當前中國需要一些時間從此前疫情帶來的影響中恢復過來,因此中國經濟不太可能出現強勁反彈,但現在正處于復蘇當中。
“中國正在努力提升價值鏈,這是一個更好的、更加長期的戰略。”康奈爾大學教授埃斯瓦爾·普拉薩德表示,現在中國不僅要在短期內促進經濟增長,更要確保在中期經濟增長是可持續的。
普拉薩德認為,從長期增長看,中國必須要提升生產力以及整個金融系統的效率。私營部門才能夠撐起中國將來的經濟增長,現在中國需要通過財政或者貨幣政策,釋放信號,更加鼓勵支持私營企業。此外,政策制定者需進一步提升資源分配效率、促進生產力、改善社會保障和家庭收入,讓整個經濟轉向綠色、技術密集型,這對中國的長期經濟增長非常關鍵。
過去十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量連創新高,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朱民指出,現在全球貿易增速整體放緩已經影響到了中國的貿易,并且負面影響可能成為長期趨勢。為此,必須找到一個長期的增長引擎。在他看來,制造業一直以來是我國經濟版圖里的強項,必須確保制造業保持優勢,所以要進一步推進制造業數字化。
“變革比起增長更加重要。”龔克表示,每個國家、企業都會面臨可持續發展、地緣政治等共同挑戰,因此各國必須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努力。可持續發展不僅是保護環境、保護自然,還要推動健康發展、經濟發展、社會正義以及包容性等層面。
朱民也強調,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問題出自經濟結構而非宏觀經濟。長期來看,中國必須開展結構性改革。中國將實現的高質量增長不會由一個特定領域來引領,而是經濟發展范式的改變,其中,數字、綠色、包容性對于高質量增長非常重要。
對于接下來如何提振經濟,朱民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確保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要高于(人均)GDP的增長;二是繼續完善社保體系,包括完善養老金、醫保體系;三是加快農村地區戶籍改革,推動更多農村戶口成為城市戶口。此外,在擴內需方面,可以積極推廣新能源車下鄉。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中國經濟增長有望繼續加快 規模以上工業超7成行業實現增長2020-12-17
- 2020年中國經濟亮眼答卷的啟示2020-12-25
- IMF最新預計中國增速8.4% 全球經濟重啟將加速2021-04-07
- 一季度經濟開局良好 政策再加力鞏固向好態勢2021-04-19
- 保持穩定恢復有條件、有基礎——從前7月“成績單”看中國經濟走勢2021-08-17
- 如何看待當前發展?新華社重磅文章《十問中國經濟》出爐!20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