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步類】二等獎:輕集料混凝土超高層泵送性能研究及其高性能與超高性能提升關鍵技術
2022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
混凝土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
項目展示
2022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混凝土科學技術獎工作于2022年5月啟動,至2023年1月圓滿完成。報名期間共收到有效申報項目44項。經過專家評審委員會的初評及終評,共計36個項目獲獎,包括一等獎1項、二等獎16項、三等獎19項,其中“科技進步類”22項、“技術革新類”14項。
二等獎項目
主要完成單位: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王軍、趙日煦、丁慶軍、熊龍、譙理格、楊文、陳晨、鄭偉豪、宋正林、黃漢洋、吳雄、童君 |
項目概況
1.輕集料混凝土泵送性能不良。輕集料多孔吸水的特點導致流動性變差,各方面工作性能劣化。
2.輕質化引起混凝土性能損失過大。輕集料往往彈性模量低、強度小,以其替代河砂、石英砂等高強集料,混凝土性能會產生較大程度的劣化。
3.行業間統籌協調不充分。行業中尚未建立輕集料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性能系統檢測與評價體系,國內外相關工程案例較少,使得其技術壁壘高筑。
項目組經五年的產-學-研聯合攻關,突破了材料設計與施工工藝等方面的技術挑戰,實現了輕集料混凝土在建材領域的高性能化應用。
主要創新點



(2) 超高層泵送輕質高性能與超高性能混凝土設計與制備關鍵技術。



孔結構模擬,預濕輕集料內養護釋水補償收縮
(3)超高層泵送輕集料混凝土制備、施工與質量控制成套技術。
提出輕集料技術要求:筒壓強度≥7.0MPa,密度等級≤800,1h吸水率≤9.0%,飽和吸水率≤10.0%,形狀校正系數0.75-0.90(碎石型);預濕處理要求:硅灰0.3水灰比,FHZC3‰,處理時間>1h;出廠檢驗要求:檢驗頻率≥1次/30min,擴展度≥700mm,勻質性系數≥0.92,體積壓縮率≤5.0%;改善拌合工藝。形成超高泵送輕質高性能混凝土與輕質超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成套技術,并編制輕集料混凝土超高層泵送相關的行業標準和工法。
應用效果


企業介紹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是從事混凝土生產、技術研發、技術輸出服務的大型國有企業,是我國混凝土行業的“領頭羊”。公司業務范圍覆蓋我國22個省市,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北非、東南亞等),在國家“走出去”戰略中起到關鍵的支撐作用。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海員建設工會“工人先鋒號”、中國混凝土行業優秀企業等榮譽。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擁有“湖北省綠色高性能混凝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該技術中心成立于2007年9月,專注于綠色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化學建材、特種混凝土、新型建筑材料、工業廢棄物利用等技術的研發和推廣,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2009年11月授牌為“中國建筑混凝土技術中心”;2010年8月被認定為“湖北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2014年10月被認定為“湖北省綠色高性能混凝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5年11月順利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12月榮獲“武漢市科技創新示范企業”, 2016年度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技術中心被評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021年12月被認定為“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基于城市運行安全的廢棄混凝土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與規模化應用2023-07-17
-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超高層泵送混凝土的制備技術與泵送性能評價技術2023-07-17
-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精一5G電桿智慧工廠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2023-07-18
-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大體積混凝土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2023-08-01
- 【科技進步類】二等獎:基于混合配筋結構的預應力鋼筒混凝土頂管2023-08-02
- 【科技進步類】一等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低成本制備和多場景應用技術研究及標準規范建立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