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重大貢獻獎 張吟秋
時間:2023-08-01 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 分享:
張吟秋是目前我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領域最年長的協會工作者,她今年75歲,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從不惑到古稀,從混凝土電桿到水泥混凝土管涵,從最開始時分會會員不足100家企業到現在分會擁有300多家會員企業緊密聯系的企業達近600家;從全行業年產值不足一億元到如今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水泥混凝土管涵生產、消費國,從傳統工藝生產排水管到擁有世界上領先的管涵生產工藝和產品技術。在產業巨大的歷史跨越發展進程中,張吟秋37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她在協會的領導崗位上,依靠團隊、依靠專家、依靠骨干企業,成為中國水泥混凝土管涵產業40年來長足發展的見證者、建設者、推動者和奉獻者。張吟秋經驗豐富、德高望重,幾十年埋頭拉纖、深耕行業,是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協會領域不可多得的寶藏級行業專家。
張吟秋是行業內首位也是唯一的“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重大貢獻”獎項的獲得者。幾十年來,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發展和取得的成就,離不開老一輩專家和工作者的辛勤耕耘與無私奉獻。協會向這些淡泊名利的行業奉獻者授予榮譽,是眾望所歸的一項舉措。2023年6月3日,在南京隆重舉行的“2023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大會”上,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副秘書長、原管涵分會秘書長張吟秋榮獲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重大貢獻獎”。大會為張吟秋撰寫的頒獎詞是:“在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她是一位笑容慈祥的長者;在廣大混凝土管涵企業的眼中,她是一位授道解惑的智者;在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內,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尊者。行業改革創新發展,她是親歷者推動者。一輩子以混凝土管涵行業發展為己任,先后主持和參加了多項新技術研發,其中利用懸輥制管工藝和國產裝備制造鋼承口鋼筋混凝土頂管項目填補了我國鋼筋混凝土頂管制管技術的空白。她,就是年已75歲,仍在職工作的最年長協會工作者張吟秋同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從青絲到皓首,她37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從混凝土電桿到混凝土管涵行業,她急企業所急,心系600余家企業;她以協會為家,想行業所想,為推動協會事業創新發展,殫精竭慮,任勞任怨,作出了重要貢獻。讓我們向為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作出重大貢獻的張吟秋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榮譽會長徐永模為張吟秋頒發獎杯和證書。“行業重大貢獻獎”是含金量很高的榮譽,張吟秋贏得了全行業的注目。但獲得榮譽的張吟秋一如她與企業做一次技術交流般淡然如菊,她覺得這項榮譽是對所有行業協會工作者的鞭策與鼓勵。張吟秋如她所熱愛的混凝土制品一樣質樸從容。2023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大會上徐永模為張吟秋頒發獎杯和證書1948年年末出生的張吟秋,幾近是共和國的同齡人,她的大半生都與水泥制品產業緊密相連。從她的協會工作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到她留在工作崗位上深深的足跡。退休前,她任武漢雙強管業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后任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副秘書長、湖北省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副秘書長,她還是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標準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水泥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國家注冊高級審查員。張吟秋從事水泥混凝土制品行業和企業科技研發及標準化管理工作已50余年,是我國水泥制品領域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一線技術專家。她代表協會分支機構先后組織了環形混凝土電桿生產技術、鋼筋混凝土排水管生產技術培訓班及新標準宣貫、新技術推廣交流會70多次。她主持和參加編制了30多項與水泥制品相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組織編輯行業論文集20余本、水泥制品專業培訓教材2冊,發表學術交流論文數篇,參與制定了我國首版《水泥制品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
張吟秋與水泥制品協會結緣起始于1986年,這一年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成立,她從那時起進入協會工作,在這個平臺上逐漸顯現出了與眾不同的人生價值。
當時她在武漢水泥制品廠企業標準辦公室任副主任。協會成立之時,水泥電桿分會掛靠在企業,她開始兼任電桿分會的工作。一干就是20年,2006年她從當時的電桿工作部轉到排水管工作部,一直到今天的水泥混凝土管涵分會。若從電桿分會兼職至今,張吟秋已在協會范圍內工作了37年。多年來,她先后任中國水泥制品工業協會電桿分會、中國水泥制品工業協會電桿專業委員會、中國水泥制品工業協會電桿工作部、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排水管工作部、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水泥混凝土管涵分會的副秘書長、秘書長。張吟秋的不凡之處就在于,每個貌似不起眼的崗位,都被她經營得風生水起、精彩紛呈。

張吟秋1996年與協會電桿分會領導合影(第一排右二)張吟秋回憶說,最初為了開展協會工作,她開始在企業間走動并開展學習交流,由此結交了許多的朋友,從中感受到了協會工作不同凡響的魅力與意義。她記得很清楚,從排水管專業委員會到行業分會成立,當時的分會會員企業還不到100名。2003年退休后,張吟秋逐漸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協會工作中。張吟秋深深體會到了協會的價值,是服務會員、服務企業、服務行業。她與企業保持著接地氣的聯系,她始終關注會員需要什么,企業需要什么。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1987年協會在山東電力管道工程公司舉辦電桿技術培訓班,當時僅有20多人參加了培訓,企業騰出了2間辦公室做男女學員的宿舍。當時電桿的技術主要是預應力混凝土電桿技術,協會依靠企業連續舉辦了數期培訓班并組織考試,深受企業的歡迎。張吟秋再接再厲,在宜昌市水泥制品廠和宜昌昌耀電力電桿廠舉辦了多期培訓班也獲得好評。2019年,濟南管涵培訓班的學員已達到200多名。在一次次的服務實踐中,張吟秋逐漸掌握了“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的工作思維與方法。
1987年在山東電力管道公司組織的第一次電桿培訓班
2019年在濟南組織的管涵培訓班
根據長期的觀察與思考,她帶領團隊把工作目標集中在推動企業產業的技術進步方面。當時國內由上海市政水泥制管廠最先從歐洲市場上引進了先進的芯模振動技術,受到了行業內的一致好評,但是如何消化吸收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圍繞著國產芯模振動的推廣,張吟秋帶領專家團隊,依靠成功研發國產芯模振動裝備的蘇州科星裝備公司的大力支持,在20天里走訪了多家企業,考察和了解國產芯模振動裝備技術的應用情況和大量應用參數。為了引導產業的健康發展,張吟秋帶領協會寫出了《芯模振動技術在我國應用現狀》《芯模振動技術現場調研的應用參數》2篇報告,同時不失時機地組織專家與企業編制相關標準,非常及時且有針對性地引導先進技術的國產化應用,大大地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不少有效的工作方案就是這樣通過調研討論再集思廣益獲得的。實踐證明,這些措施對推動我國混凝土管涵產業的轉型發展產生了重要的推力。當時,德國設備商報價3000萬元的裝備,行業自主研發的同系列裝備只用300萬元就能達到相同的效果,這對國產排水管的快速進步無疑是如虎添翼。水泥混凝土管涵是城鄉建設事業不可缺少的重要水泥制品,大量地應用于城市排水管道和農田水利工程。目前中國擁有廣闊的管涵生產規模與應用市場,管涵已成為我國水泥制品工業中最大產業之一。經過全管涵行業的努力,我國管涵已清晰地呈現出三大發展趨勢與方向,一是產品向大口徑、柔性接口、綠色環保、耐腐蝕方向發展,二是裝備向自動化、智能化、節能、安全的方向發展,三是應用領域向城市地下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化建設、海綿城市建設、城市綜合管廊建設等領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各種規模管涵生產企業約5000家,2022年年末全國排水管產量達6.3萬公里。中國管涵是水利、交通、市政工程等建設中的硬核“骨骼”,扛鼎起了國內多項重點工程。同時中國制管工藝與技術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擁有許多高水平的技術和工藝,現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制管工藝,如離心成型工藝、懸輥成型工藝、芯模振動成型工藝、徑向擠壓成型工藝、立式振動成型工藝等,我國不僅全部擁有且均實現了國產化,更令人欣喜的是裝備的技術含量還在不斷提高。在綠色發展、綜合利用、智能制造和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十四五”期間管涵產品將繼續向大口徑、高性能、非開挖、耐腐蝕、復合型、柔性方向發展,技術與裝備向節能、環保、自動化程度高、安全生產的方向發展,市場終端領域向城市的地下蓄水池、地下鐵路通道、地下管網用管、電力隧道、排污管道、預制裝配管廊、預制裝配化混凝土檢查井等領域強勢延伸。談到水泥混凝土管涵這個揮灑了她大半生汗水行業的發展愿景時,張吟秋非常感慨且欣慰地說:“我國混凝土排水管及管涵邁開了高效、節能、環保的發展步伐。近十年,行業發展快速,管涵產業充分運用國家政策的東風。2013年,國家加大基礎建設速度,開始大力推廣預制裝配化,排水管開始了向管涵(箱涵)的進步。在城市綜合管廊建設中,工廠預制代替現場現澆工藝,縮短了工期,提升了質量。以箱涵為例,開始是做單倉,現在已發展到三倉四倉以及上下拼裝左右拼裝方式,被廣泛地應用到了我國城市地下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化建設、海綿城市建設、城市綜合管廊建設等領域中,堅決地扛鼎起了國家重點工程的建設。目前已能生產20多米長、10多米高的箱涵,這是我國混凝土管涵產業巨大的進步。”每每說到管涵,張吟秋都如數家珍。在她心中,協會工作的靈魂就是服務。張吟秋語重心長地說,開展協會工作,必須知道會員想要了解什么,企業需要什么,只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協會工作才有意義。她以水泥混凝土管涵行業發展為己任,準確把握行業特點,多年來,她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為會員企業、為產業進步做好服務上。她從技術培訓、信息交流、標準制定及宣貫、推動技術進步等維度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腳踏實地地為企業、為會員做事。她熱愛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熱愛協會工作,以為廣大會員服務為目標,和企業融成一片,深入基層、深入工地、深入問題現場,幫助企業解決了無數技術難題,從不計報酬。張吟秋服務企業不分白天與黑夜,多年來,她平均每天都能接到2個以上企業的咨詢電話,但凡有技術、標準等多方面的咨詢,她都真誠而耐心地予以解答或引導。她說每當聽到會員在電話里說“知道了,我明白了”時,她就非常開心,她愿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無私奉獻給行業技術的每一次進步。她的言行充分體現了協會工作者應有的高尚境界、技術能力和工作作風。
張吟秋(右二)2014年在湖北十堰管廊工程和政府建設方現場交流張吟秋先后主持和參加過高強度鋼筋在環形預應力電桿中的應用、硅酸鹽自應力水泥和硫鋁酸鹽自應力水泥在自應力壓力管中的應用、水泥制品用耐腐蝕混凝土在混凝土排污管中的應用、大口徑鋼筋混凝土電力頂管和矩形頂進箱涵制造工藝技術的研發等多個水泥制品新技術研發項目,尤其是利用國產懸輥制管工藝和裝備制造柔性接口鋼筋混凝土排水管的研發填補了我國柔性接口鋼筋混凝土排水管制管技術的空白,推動了我國鋼筋混凝土管柔性接口技術的快速發展。她主持的工業廢渣粉煤灰在鋼筋混凝土排水管中的應用獲湖北省首批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她個人還曾榮獲“武漢市五一勞動者獎章”。張吟秋發現在箱涵的推廣中有許多困難,相關的設計規范、應用規程都不完善,于是她帶領骨干企業和專家團隊到應用工程現場考察,與建設方、施工方、應用方一起座談。她不僅從中發現問題,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還同時組織專家編制標準,用標準引領行業的高水平發展。她也深知產業的技術進步一直在迭代,產業標準也需要升維。對管涵頂進技術在電力管廊、地下隧道等領域的應用及新技術推廣,管涵分會占據了主導作用。目前大型的鋼筋混凝土排水管已經做到了4500毫米,并從北京等一線城市發展到了二三線城市中應用。今年,張吟秋已經開始推進“鋼筋混凝土頂管應用技術規程”技術標準的制定。張吟秋 (左一)參與行業標準制定工作會議并合影留念
目前,我國現行混凝土廣泛標準體系包括原材料及其方法標準過程、質量控制標準、產品標準、相關試驗方法標準、生產工藝技術規程、管涵配件相關標準、生產設備標準、管涵設計規范管涵施工驗收規范等方面,標準體系健全。生產技術的快速發展推進了標準體系的不斷完善,而標準水平的不斷提高,又引領了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的提升。張吟秋和管涵分會不斷通過產品標準的修訂,技術指標的調整,提升行業整體水平標準。除了參加重要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及組織宣貫工作外,在國家標準化改革初始,她還積極利用團體標準的特點,迅速制定行業急需的預制混凝土箱涵系列標準,對產品質量的提升、擴大產品的應用場景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其中《預制混凝土箱涵工藝技術規程》《預制混凝土箱涵接口用密封材料》《城市綜合管廊用預制混凝土箱涵鋼模》3項標準分別入選2018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工業和信息化部“百項團體應用示范項目”。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為了感謝張吟秋在推動標準應用場景創新、引領行業發展方面所作出的貢獻,授予張吟秋2020年“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標準化創新杰出貢獻獎”。張吟秋視行業利益為至上,非常善于維護行業權益,由此贏得了企業的敬重。在維權方面,人們忘不了今年年初的一件事。2023年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一宗劣質混凝土水泥管的惡性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劣質水泥混凝土管產品的報道在國內水泥混凝土管及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引起了廣泛關注與反響。在全行業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今天,這起水泥混凝土管惡劣質量事件被披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反映出了水泥混凝土管局部質量低劣的亂象。張吟秋深知這只是個別生產商的個案行為,決不能進一步引發市場和消費者對管涵產業的誤解,于是她聯手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及時發聲,并于3月16日對這起“混凝土質量風波”進行回應。張吟秋說:“認真看了報道后,我們認為,被曝光的這家企業嚴重地觸碰了水泥混凝土管行業的質量底線,他們是行業的‘害群之馬’。他們只為自己的一私之利就非法生產劣質產品,不僅嚴重侵害了產品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對他們造成損害,而且還嚴重地傷害了絕大多數優質水泥混凝土管生產企業良好聲譽和企業形象。他們的不法行為應當受到業內外的嚴厲譴責,并且他們還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張吟秋呼吁,“水泥制品企業要引以為戒,產品質量警鐘必須長鳴。幾十年來,我國水泥混凝土管產業由小到大,由弱漸強,扛鼎著水利、市政、交通等所有重點工程的建設。我們水泥混凝土管行業不排除少數企業質量堪憂,但整個行業的質量是完全信得過靠得住。我們誠懇地希望所有的建設施工單位都能擇優選擇產品,堅決杜絕那些偽劣水泥混凝土管進入市場。我們還希望水泥混凝土管生產企業要揚正氣、抵歪風,堅守質量底線,堅持品質為先。全行業都要對不合格產品說不!全行業都要理直氣壯地抵制不合法的生產行為。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珍惜與維護水泥混凝土管行業的品質聲譽。”由于張吟秋和團隊堅持及時回應,最終非常有效地形成了對優質混凝土管涵企業有利的輿情,維護了行業的權益和聲譽。在張吟秋眼中,企業的困難無小事,凡是力所能及的工作,她都掛在心上并著手辦理。近年來,工程建設中普遍存在著“低價中標、層層轉包”,無序競爭的現象比較嚴重。2022年山西太原的一個工程管道原本規劃用混凝土管,但因種種原因在對方的言辭中出現了排斥混凝土排水管的說法和誤解,對生產企業的經營銷售非常不利,為此企業找到了張吟秋。對此,張吟秋和分會及時配合企業提供相關的報告,向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傳播混凝土排水管產品的性能優勢和多年來各項工程應用的市場信息,帶領大家一起努力爭取工程對混凝土排水管的使用。取消產品許可證以后,對排水管的市場銷售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張吟秋組織大家坐下來一起討論,并堅持一些有效的做法,如告訴政府部門,真正的優質產品是什么性能、什么價格。她深知,推動優質優價是一項漫長的工程,但她一直鍥而不舍地在做這項工作。3年疫情期間,張吟秋帶領協會堅持做網絡公益講座,通過互聯網積極與會員交流。近十年來,分會每年都要組織幾次全行業的大活動,包括行業年會、行業交流、標準宣貫、新產品和新技術推介,這些活動受到企業的歡迎,每次活動都有200~400人的規模。管涵產業大部分企業小而分散,但張吟秋想方設法為企業服務,如請專家為企業上課,組織專家編寫教材;對好的成果和人才,則組織編寫論文集。她從2010年起,一直在堅持做這項工作。為了大力推廣管涵產業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裝備,張吟秋積極推動業內企業參加“中國混凝土展”。水泥混凝土管涵分會在“2021-2022中國混凝土展”特設水泥混凝土管涵智能創新裝備及高性能技術產品展區,組織行業領頭企業一起攜新產品、新技術亮相展會,有效傳播了行業成就。寒來暑往,春華秋實,這就是張吟秋的水泥制品歲月,平凡而高尚的歲月。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