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下養護混凝土每天要灑6次水
8月8日,重慶市氣象臺發布高溫橙色Ⅱ級預警。這天,重慶最高氣溫達到37℃,地表溫度突破45℃。
這天下午3點前后,記者在渝黔復線高速公路連接道工程項目花地溝立交施工現場看到,伴隨著隆隆的機器聲,60多名工人正頭頂烈日,全力施工。
“把灑水車開過來,給這些剛剛澆筑的混凝土多灑水‘降溫’。”中建三局渝黔復線高速公路連接道項目指揮部安全員楊陽,一邊擦著豆大的汗珠,一邊指揮著工人,對著混凝土灑水養護。
▲2023年8月8日下午,渝黔復線高速公路連接道施工現場,技術工人正在給橋體澆水養護,連晴高溫,混凝土養護頻率也明顯增加。
給混凝土灑水“降溫”看似輕松,其實不然。混凝土和橋體鋼筋經過一天的暴曬,水灑在滾燙的混凝土和鋼筋上,一瞬間就被蒸發成水蒸氣。此時,整個灑水區域滾滾熱浪,就像一個大蒸籠。
“平時混凝土養護,每天只需灑水兩三次,但是這段時間,每天增加到了6次。”楊陽說,灑水養護主要是使混凝土里的水泥充分水化,保證混凝土強度,這是混凝土早期收縮裂縫的關鍵,不能有一點馬虎。
除了給混凝土灑水降溫,還有工人在立交橋下加固腳手架。橋下腳手架鋼管沒有直接暴露在太陽直射下,但這里是一個封閉的空間,鋼管頂著剛澆筑不久的混凝土,混凝土將熱量傳導到橋下面,這里溫度同樣不低。
▲2023年8月8日下午,渝黔復線高速公路連接道施工現場,技術工人避開太陽直射,選擇陰涼處施工,爭取提高更多施工進度。
記者在現場看到,幾名工人穿著工作服、戴著安全帽、防護手套等安全裝備,鉆進密密麻麻的鋼管“叢林”,不一會兒,他們的工作服都已濕透。
工人雷國亮告訴記者,雖然避開了高溫時段,但是橋下面仍很悶熱,只要施工,身上衣服沒有一分鐘是干的,一天下來,衣服都能擠出汗水來。
▲2023年8月8日下午,渝黔復線高速公路連接道施工現場,自動化監測系統對橋體進行24小時監控。
立交橋下,安裝有模板支架自動化實時監測預警系統。“這套系統有三個子系統,分別是沉降、傾斜度、荷載、水平位移監測。”該指揮部負責人王曉崢介紹,以沉降監測為例,立交橋上面施工現澆混凝土,支撐的腳手架在一定范圍內沉降,如果超過安全值,會自動報警。
項目建設方、市地產集團所屬城發公司渝黔復線高速公路連接道工程負責人史冊介紹,該系統的功用,是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監測腳手架,一旦發現異常變化時,及時通知現場作業人員停止作業,迅速撤離現場,預防和杜絕支架坍塌事故的發生。
高溫酷暑下,指揮部為一線工人送去水果、飲料、防暑藥品等,還調整工作時間,避開高溫時段,同時每天壓縮2個小時,讓工人有足夠的休息時間,確保體力充沛。為保證工期,他們還增加20%的施工人員和設備,在夜間施工。
目前,渝黔復線高速公路連接道項目3座隧道工程已全部貫通,正在進行隧道內防火涂料施工,預計今年年底將進行隧道施工。該項目全長約10.722公里,道路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是成渝高速、渝黔高速與主城區“兩環十射”高速路網的重要節點。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中國混凝土的星辰大海與中流砥柱2020-07-15
- 世界首座300米級低熱水泥混凝土特高拱壩 烏東德水電站大壩工程全線貫通2020-06-12
- 技術創新服務重點工程建設——雄安、朝陽高鐵客站清水混凝土2020-08-05
- 北京市上半年預拌混凝土原材料合格率為97.5%2020-08-26
- 速度與激情!現場直擊第二屆國際大學生混凝土龍舟賽2020-10-21
- 2020年中國混凝土展聚焦四大產業呈現六大亮點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