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期目錄及摘要
盾構砂對減水劑吸附行為及水泥砂漿流變性能的影響
陸加越,葉 強*
(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1103)
摘 要:依托海太過江通道工程,研究了盾構砂對減水劑吸附行為、水泥砂漿流變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盾構砂的摻入降低了水泥砂漿的流變性能;與輕度交聯的PCE-1相比,盾構砂中粒徑≤75 μm的細粉顆粒對常規型聚羧酸減水劑(PCE-0)的吸附作用更強;PCE-1具有較好的黏土耐受性和水泥分散能力,對水泥砂漿流動性的改善效果比PCE-0好;摻盾構砂砂漿體系較好地符合Herschel-Bulkley模型,在相同流動性條件下,盾構砂的摻入使減水劑需求量增加,且隨著盾構砂摻量的增加,減水劑用量增大,表觀黏度及殘余黏度均增大,剪切增稠行為更顯著。
關鍵詞:盾構砂;黏土;聚羧酸減水劑;吸附;流變性能
碳酸鋰與硝酸鈉對風電灌漿料低溫早期性能的影響
蔣 濤,吳國芳,夏如茜,許志楊,曹鑫鋮,李酉成
(蘇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蘇省高耐久性混凝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 蘇州 215004)
摘 要:研究了-5 ℃環境條件下,不同摻量的碳酸鋰單摻及與硝酸鈉復摻對風電灌漿料的流動度、5 h抗壓強度和收縮率的影響,并采用HEA膨脹劑進行性能優化。結果表明:碳酸鋰的摻入會降低灌漿料的流動度,且隨著摻量的增加,流動度的降低幅度增加,硝酸鈉對灌漿料流動度的影響相對較小;碳酸鋰與硝酸鈉復摻能顯著提高灌漿料的5 h抗壓強度;相較于碳酸鋰單摻,碳酸鋰與硝酸鈉復摻顯著提高了水化產物的生成速率,但早期強度發展過快會使灌漿料的收縮較大;當HEA膨脹劑摻量為0.6%~0.8%時,灌漿料具有較好的流動性、抗壓強度及微膨脹特性。
關鍵詞:碳酸鋰;硝酸鈉;灌漿料;早期性能;水化產物
大體積混凝土早期溫度應力及裂縫控制仿真模擬與試驗研究
李 燦1,熊俊馳1,*,梁 棟2,周殷弘2,王 典3,程 赟4
(1.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四川 綿陽 621000;2.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3.哈爾濱工程大學 航天與建筑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9;4.軍事科學院國防工程研究院,北京100036)
摘 要:為了研究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后一段時間后的溫度及應力變化規律,基于某工業廠房設備基礎工程配合比建立了首澆倉塊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了結構關鍵區域沿高度方向的溫度及應力的時變規律,并與現場實測結果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各測點的溫度均先迅速上升后緩慢下降,溫度場分布規律為內部中心區域為高溫區,隨著時間的延長,高溫區溫度下降并逐漸下移;應力場分布規律為中心區域受壓,大體積混凝土表面及下部受約束部位受拉,結構形狀突變處拉應力早期發展較快;現場實測的溫度變化規律與仿真模擬結果基本一致,溫升相對誤差在10%~20%,大體積混凝土沿高度方向越接近底部,溫升相對誤差越小。
關鍵詞:大體積混凝土;溫控設計;仿真分析;溫度場;應力場
振動攪拌對普通混凝土和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張顏科1,路 玨1,*,楊 迎1,張良奇2,冷發光3
(1.四川華西綠舍建材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2.許昌德通振動攪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許昌 461000;3.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
摘 要:分別設計了普通混凝土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配合比,研究了振動攪拌和普通攪拌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對于C30和C40普通混凝土,振動攪拌可以明顯提高其工作性,而對于C50普通混凝土,振動攪拌對工作性的提高有限;振動攪拌能穩定提高普通混凝土的勻質性和抗壓強度;振動攪拌能明顯提高UHPC的工作性,改善纖維團聚現象,但不能保證纖維的亂向分布;振動攪拌可以提高UHPC的抗壓強度,降低其抗折強度。
關鍵詞:振動攪拌;普通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抗壓強度;抗折強度;纖維
持續高溫條件下重混凝土劣化行為研究
陳 森,李 浩,王 振,張昆橋,張文斌,羅華清,張 偉
(中核武漢核電運行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00)
摘 要:研究了溫度(25~400 ℃)與高溫持續時間(0.5~30 d)耦合作用下重混凝土力學性能的變化規律,并結合微觀測試分析了其影響機理。結果表明:當溫度不高于80 ℃時,隨著溫度與高溫持續時間的增加,重混凝土的力學性能略有提高;當溫度高于300 ℃時,重混凝土的質量損失隨著溫度與高溫持續時間的增加呈增大趨勢,力學性能顯著降低,重混凝土中的結合水、AFt、C-S-H等水化產物逐漸分解,內部有害孔比例增加;基于試驗結果建立的溫度和高溫持續時間耦合作用下重混凝土的本構模型可以預測持續高溫條件下重混凝土的力學性能。
關鍵詞:重混凝土;微觀結構;高溫劣化;力學性能;本構模型
橋梁用機制砂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張 平,馬旭東*,代浩哲,毛飛凱,馮太平
(中建西部建設新疆有限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摘 要:通過調整膠凝材料組分和總量、機制砂石粉含量等,研究了橋梁用機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學性能、耐久性能。結果表明:當m粉煤灰∶m礦粉為7∶4、膠凝材料總量為400 kg/m3、石粉含量為8%時,所制備的橋梁用機制砂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和擴展度可達250 mm和630 mm,且經時損失較小,可實現自密實澆筑,60 d抗壓強度為70 MPa,28 d碳化深度僅為5.8 mm,56 d電通量為582 C,綜合性能良好。
關鍵詞:石粉;機制砂;混凝土;力學性能;耐久性能
重晶石混凝土壓電聲場探傷仿真模擬與試驗研究
鄧 偉1,劉衛東1,*,鐘志民2,王東輝2,李 鍇2
(1.上海理工大學 環境與建筑學院,上海 200093;2.國核電站運行服務技術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摘 要:基于COMSOL平臺對重晶石混凝土的缺陷檢測進行了仿真模擬及試驗驗證。結果表明:在多物理場耦合作用下,若邊界條件與缺陷設定合理、模型建立準確,可以得到壓電聲場在各種介質中的傳播路徑與聲場分布;通過壓電探頭接收的電信號與超聲波位移場結合可以判斷超聲波的傳播路徑,從而對缺陷進行定位和定量計算缺陷半徑;模擬缺陷半徑接近實測與設計缺陷半徑。
關鍵詞:壓電聲場;多物理場耦合仿真;重晶石混凝土;無損檢測
預制混凝土構件U型連接筋的單肢錨固性能試驗研究
李 鵬1,2,周梓彬1,2,鄭代靖1,3,馮帥克4,彭占輝4,管東芝4,*,郭正興5
[1.錫澄中車(無錫)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無錫 214400;2.江蘇中車城市發展有限公司,江蘇 無錫 214000;3.中車智能交通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 100071;4.東南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1189;5.東南大學成賢學院,江蘇 南京 210088]
摘 要:通過U型連接筋拉拔試件單肢受拉錨固性能試驗,研究了拉拔鋼筋直徑、拉拔鋼筋的彎弧內半徑、彎后水平段長度、單側保護層厚度等參數對錨固性能的影響,并對比分析了基于中國、美國、歐洲規范計算的理論錨固強度值。結果表明:當彎弧內半徑和水平段長度與L型連接筋的相關構造相同時,兩者的錨固性能基本相當;按中國規范進行設計是偏于安全的;單側保護層厚度對U型連接筋錨固性能的影響較大;U型連接筋水平段末端彎弧段及相應側的豎直段對錨固性能的強化作用不明顯;研究結果揭示了U型連接筋的受力機理,可為建立相關設計方法提供參考。
關鍵詞:U型連接筋;錨固性能;鋼筋拉拔試驗
先張自平衡預應力技術在橋面板構件中的應用
陳 飛1,朱春東2,*,王 勇3,4
(1.嘉興南湖學院 建筑工程學院,浙江 嘉興 314001;2.嘉興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浙江 嘉興 314001;3.杭州豐強工程設計咨詢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8;4.杭州圖強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8)
摘 要:為解決傳統橋面連續構造開裂、橋面徑流滲漏的問題,采用先張自平衡預應力技術進行了橋面連續構造改造,通過預應力加載試驗,研究了改造后橋面連續構造的受力性能。結果表明:在100 kN張拉力條件下,中空管的預應力損失約為16 MPa,預應力傳遞長度約為250 mm;橋面板構件實測儲備縱向應力約為2.5~2.9 MPa;錨固區橫向應力波形明顯區域縱向長為350 mm,錨下劈裂應力峰值為1.20~1.30 MPa。工程實際應用表明:采用先張自平衡預應力技術的預應力橋面連續構造具有施工簡便、適應性好、預應力施加可靠的特點,經過5年運營,未現可見病害,相比病害顯著的傳統方案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橋面連續;先張自平衡;預應力中空管;簡支空心板
廢舊橡膠顆粒對SHCC力學及抗沖擊性能的影響
黃壁榮,吳 強,陳 輝,馬汝祥,胡舉綱,柏益偉*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鹽城供電分公司,江蘇 鹽城 224002)
摘 要:研究了橡膠顆粒等質量替代0、10%、20%、30%、40%的石英砂對應變硬化水泥基復合材料(SHCC)力學及抗沖擊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橡膠顆粒摻量的增加,試件的抗壓和抗拉強度降低,但延性增加;隨著環境溫度的降低,同類試件的最大沖擊荷載增大,最大位移減小;與未摻橡膠顆粒的SHCC相比,橡膠改性SHCC具有更高的耗能能力,尤其是在低溫(-50 ℃)環境下,說明橡膠改性SHCC更適合應用于寒冷地區;適當增加橡膠顆粒的摻量有利于進一步提高SHCC在低溫環境下的抗沖擊性能;在亞高溫(150 ℃)環境下,隨著橡膠顆粒摻量的增加,橡膠改性SHCC的耗能能力基本略有下降,且隨著沖擊高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基本呈減小趨勢,但基本高于未摻橡膠顆粒的試件。
關鍵詞:應變硬化水泥基復合材料;橡膠顆粒;力學性能;抗沖擊性能
玄武巖纖維再生混凝土三向受壓力學性能研究
李淑翔,鄭傳磊,金寶宏*,劉立杰,趙亞娣,王晉浩
(寧夏大學 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摘 要:研究了再生粗骨料替代率(0~100%)、玄武巖纖維(BF)體積摻量(0~0.2%)、側向圍壓(0~9 MPa)對混凝土三向受壓力學性能的影響,并建立了玄武巖纖維再生混凝土(BFRAC)的三向受壓強度模型。結果表明:隨著再生粗骨料替代率的增加,試件的峰值應力、峰值應變總體呈降低趨勢;摻入適量BF可以有效提高試件的峰值應力和峰值應變,但在較高側向圍壓下,BF對BFRAC的增強作用較小;隨著側向圍壓的增大,試件的破壞形態由豎向劈裂破壞轉為斜向剪切破壞,峰值應力及峰值應變增大;基于八面體應力空間破壞準則和Rendulic平面破壞準則建立的BFRAC三向受壓強度模型的精度均較高。
關鍵詞:再生混凝土;玄武巖纖維;三向受壓;力學性能;破壞準則
劍麻纖維-ECC的抗滲性能影響因素研究
鄭祥增
(平潭綜合實驗區城鄉建設與交通運輸服務中心,福建 福州 350499)
摘 要:通過單因素試驗研究了劍麻纖維摻量(0、0.5%、1.0%、1.5%)、粉煤灰摻量(30%、40%、50%、60%)、水膠比(0.25、0.30、0.35、040)和砂膠比(0.3、0.4、0.5、0.6)對ECC抗滲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劍麻纖維摻量、水膠比和砂膠比的增加,試件的抗滲性能先提高后降低;隨著粉煤灰摻量的增加,試件的抗滲性能下降;最佳的劍麻纖維摻量、粉煤灰摻量、水膠比和砂膠比分別為0.5%、30%、0.30和0.4。
關鍵詞:劍麻纖維;工程水泥基復合材料;單因素試驗;抗滲性能
灌漿缺陷對半灌漿套筒接頭力學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
彭建和1,吳 韜2,*,侯高峰3,沈小璞2,胡元超2,趙倩青4
[1.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學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88;2.建筑結構安徽省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安徽新華學院),安徽 合肥 230088;3.安徽省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測站,安徽 合肥 230088;4.安徽新華學院 城市建設學院,安徽 合肥 230088]
摘 要:為研究不同程度豎向頂部脫空灌漿缺陷對半灌漿套筒接頭力學性能的影響,設計和制作了灌漿飽滿度分別為60%~100%的五種鋼筋試件,并對其進行了單向拉伸、高應力反復拉壓和大變形反復拉壓試驗,分析了不同加載工況下半灌漿套筒接頭的破壞模式、抗拉強度、殘余變形和灌漿料破壞深度。結果表明:在單向拉伸荷載作用下,灌漿飽滿度超過60%后,各試件均未發生鋼筋拔出破壞,抗拉強度和殘余變形基本一致;在高應力反復拉壓和大變形反復拉壓荷載作用下,60%灌漿飽滿度的試件出現鋼筋拔出破壞;隨著灌漿飽滿度提高,試件殘余變形逐漸減小。
關鍵詞:半灌漿套筒連接;豎向灌漿缺陷;受力性能;試驗研究
十字型鋼鋼骨混凝土復合柱的抗震性能研究
邱昕玥,邵永健*,謝 強
(蘇州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江蘇 蘇州215011)
摘 要:為研究配箍率、箍筋連接方式、有無栓釘對十字型鋼混凝土復合柱抗震性能的影響,對5根十字型鋼鋼骨混凝土復合柱(SSRCZ)和1根鋼筋混凝土柱(RCZ)進行了擬靜力試驗,分析了壓彎剪扭作用下試件的破壞形態、滯回曲線、骨架曲線、特征點參數及受扭等效黏滯阻尼系數,并推導了受扭承載力計算公式。結果表明:6個試件均發生了受扭破壞,SSRCZ試件的抗震性能優于RCZ試件,試件的扭矩-扭率曲線均呈捏攏“S”形;增大配箍率對SSRCZ試件抗震性能的影響并不明顯;采用焊接箍筋能有效提升試件的延性和耗能能力;配置栓釘對SSRCZ試件受扭承載力和受扭耗能能力有一定程度提升,但其延性有一定程度降低。
關鍵詞:鋼骨混凝土復合柱;抗震性能;低周反復加載試驗;十字型鋼
UHPC加固鐵路隧道襯砌結構施工技術
羅立娜1,黃旭煒2,羅棋瑜1,林燦城3,李榮智1
(1.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430;2.五邑大學,廣東 江門 529020;3.佛山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廣東 佛山 528010)
摘 要:針對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鐵路隧道襯砌加固中的應用,介紹了模板支護現澆法和預制裝配式套拱法兩種施工方法,并對比分析了兩種施工方法的施工工藝流程和施工技術要點。結果表明:模板支護現澆法的適用范圍較廣,但對施工環境、施工技術要求較高,且工期較長;預制裝配式套拱法施工時不受環境影響,工期較短,但成本相對較高。
關鍵詞:鐵路隧道;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加固;施工工藝;模板支護現澆法;預制裝配式套拱法
高鈦礦渣UHPC漿體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卿 婷1,李曉英1,趙 杰2,陳 澤2,盧忠遠1,戚明強2,李 軍1,*
(1.西南科技大學 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 綿陽 621010;2.鋼城集團涼山瑞海實業有限公司,四川 西昌 615032)
摘 要:研究了不同養護方式(標準養護、80 ℃蒸汽養護)下,高鈦礦渣砂和高鈦礦渣粉分別全部取代河砂和粉煤灰對UHPC漿體工作性、力學性能、自收縮性能和抗凍性能的影響,并進行了微觀分析。結果表明:與對照組UHPC漿體相比,高鈦礦渣UHPC漿體的工作性、力學性能、自收縮性能和抗凍性能基本均有所提高;與標準養護相比,蒸汽養護可以有效促進膠凝材料水化,提升高鈦礦渣UHPC漿體的力學性能;在高鈦礦渣砂全部取代河砂的基礎上,進一步用高鈦礦渣粉全部取代粉煤灰后,UHPC漿體的各項性能總體上略有下降。
關鍵詞:高鈦礦渣;UHPC漿體;工作性;力學性能;自收縮性能;抗凍性能
再生混凝土全生命周期碳化的CO2排放評價
雷 斌,楊婉瑩,余林杰,晏育松*
(南昌大學 工程建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1)
摘 要:為了減少再生混凝土全生命周期CO2排放量,考慮再生混凝土服役階段的碳化作用,采用碳化再生粗骨料、CO2環境下攪拌和養護的固碳方式對再生混凝土全生命周期進行碳化設計。運用生命周期評價(LCA)理論,將再生混凝土生命周期分為6個階段,分別為原材料生產和運輸、再生混凝土的生產、運輸、施工、服役、拆除,并建立了各階段CO2排放計算模型,探究了1 m3的C30再生混凝土全生命周期CO2排放量。此外,對再生混凝土全生命周期CO2排放的環境影響進行了評價。結果表明:與僅服役階段碳化作用下的再生混凝土全生命周期CO2排放量(APL)相比,再生混凝土全生命周期碳化作用下的CO2排放量(BPL)減少;與再生粗骨料固碳相比,再生混凝土攪拌和養護固碳對降低再生混凝土全生命周期CO2排放的作用更好;用再生粗骨料取代部分天然粗骨料可以節約環境成本,減少CO2排放量,具有顯著的環境價值和經濟價值。
關鍵詞:再生混凝土;再生粗骨料;CO2排放;固碳方式;生命周期評價;環境價值
機械-化學耦合激發電解錳渣對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響
徐 虎,李 犇*,金 圣,周俊豪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交通與土木建筑學院,廣東 佛山 528225)
摘 要:為了解決電解錳渣活性較差、利用率較低的問題,對電解錳渣進行了機械-化學耦合激發,研究了不同激發方式對摻電解錳渣水泥凈漿抗折、抗壓強度的影響,并進行了SEM、XRD、FTIR分析。結果表明:最佳球料比和球磨時間分別為15∶1、20 min;摻入適量經過球磨處理的電解錳渣可以顯著提高試件的抗折、抗壓強度;Ca(OH)2和無水Na2SO4激發劑的搭配使用對電解錳渣活性的激發效果比二者分別單獨使用的好,最佳n(Ca(OH)2)∶n(Na2SO4)為2∶3,總摻量為1.5%,此時,試件內部結構致密、28 d水化程度較高,28 d抗折、抗壓強度分別較基準組提高了43.2%、24.7%。
關鍵詞:電解錳渣;機械-化學耦合激發;球磨參數;水泥凈漿;力學性能;微觀分析
再生蒸壓加氣混凝土的性能及水化機理研究
陳永亮1,2,成 亮1,陳鐵軍1,陳君寶1,夏加庚3
(1.武漢科技大學 資源與環境學院,湖北 武漢 430081;2.國家環境保護礦冶資源利用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湖北 武漢 430081;3.泳鋅高新技術有限公司,江蘇 蘇州 215000)
摘 要:將廢混凝土粉作為硅質材料摻入蒸壓加氣混凝土中,研究了廢混凝土粉的摻量(40%~70%)、蒸壓壓力(0.9~1.7 MPa)和蒸壓時間(4、6、8 h)對蒸壓加氣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并通過XRD和SEM分析了其水化機理。結果表明:當廢混凝土粉摻量為50%、蒸壓壓力為1.1 MPa、蒸壓時間為8 h時,制備的再生蒸壓加氣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干密度分別達到7.5 MPa和647 kg/m3,滿足相關標準中的A5.0、B06級別要求;蒸壓養護促進了蒸壓加氣混凝土中的硅質材料和鈣質材料反應,生成了大量的片狀托貝莫來石、半結晶CSH(Ⅰ)、CSH凝膠和少量水化石榴石、硬石膏等水化產物,從而提高了蒸壓加氣混凝土的強度,降低了其干密度。
關鍵詞:廢混凝土粉;蒸壓制度;蒸壓加氣混凝土;性能;水化機理
廢棄混凝土作骨料及摻合料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毛 寧1,2,金 超3,劉 鐵3,吳艷萍3,黃金橋3,蔣 俊1,2,*,盧忠遠1,張玉蓉4
(1.西南科技大學 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 綿陽 621010;2.西南科技大學 材料與化學學院,四川 綿陽 621010;3.寧波建工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040;4.西南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四川 綿陽 621010)
摘 要:將廢棄混凝土制成再生骨料(再生砂和再生石)和再生微粉,研究了再生骨料等體積取代0~100%的天然骨料和再生微粉等質量取代0~20%的水泥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并進行了微觀分析。結果表明:再生骨料的摻入降低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而再生微粉對混凝土工作性的影響不大;摻入適量再生骨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僅用再生石取代部分天然石時,再生石的最佳摻量為60%;僅用再生砂取代部分機制砂時,再生砂的最佳摻量為80%;隨著再生微粉摻量的增加,試件的抗壓強度先增大后減小,最佳摻量為5%。
關鍵詞:廢棄混凝土;再生骨料;再生微粉;性能;微觀結構
疏浚超細砂對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壓強度的影響
王 衛,陳泳樂,王冠潮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摘 要:為實現航道整治廢棄砂的再利用,將泰州長江航道整治工程的疏浚超細砂與機制砂混合作為細骨料,研究了疏浚超細砂的摻量(0、10%、20%、30%、40%、50%)對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壓強度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疏浚超細砂摻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降低,抗壓強度基本呈先增大后減小再增大的趨勢;綜合考慮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抗壓強度,建議疏浚超細砂的摻量不超過10%。
關鍵詞:航道整治;疏浚超細砂;混凝土;抗壓強度;工作性
來源:《混凝土與水泥制品》雜志2023年第11期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