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紀錄!地下9900米,發現了什么?
2月9日,除夕當天。當人們沉浸在張燈結彩、喜慶熱鬧的年味中時,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一百多名石油工人正堅守在崗位上。
爭分奪秒的鉆探中,農歷龍年到了,新的亞洲鉆探紀錄也誕生了——我國首口萬米科探井中國石油深地塔科1井,鉆至地下9850米,創造了亞洲最深井紀錄。

深地塔科1井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從去年5月30日開鉆以來,經過兩百多天的鉆進,正努力向萬米挺進。截至2月16日下午,深地塔科1井已鉆進至地下9950米,鉆頭正沖破地下堅硬巖石的阻隔,向萬米地層的最后50米進發。
然而這最后50米,步步驚心——
鉆至9900米后,來到了超高溫、超高壓的地層,且地層坍塌、井漏等復雜情況開始交織出現。堅硬的金剛石鉆頭僅鉆進140米,就磨損嚴重。

深!
為什么要到地下萬米找油找氣?
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我國在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向深層油氣勘探開發進軍。深層、超深層已經成為我國油氣重大發現的主陣地。
深地塔科1井所在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含油氣盆地,超深油氣資源儲量豐富,且普遍埋藏超深,主力產層深度為5000到8000米,超深油氣資源約占全球19%。

目前,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日產天然氣接近1億立方米,這些天然氣大部分采自地下七八千米的深部地層。
從塔里木盆地深部地層采出的這些天然氣,通過油田內部縱橫交錯的管道匯集到西氣東輸第一站,并由此輸向萬里國脈,保障西氣東輸和南疆各地居民溫暖過冬。

然而這片土地的萬米之下還有何“寶藏”?這個答案需要塔科1井鉆下去、帶上來。
“為有源頭活水來”,通過萬米深井的鉆探,將進一步搞清楚油藏的源泉在哪里,是如何運移上來的,這樣就為下步超深層勘探提供了有力指導。
“如果我們能在地下1萬米或者更深的地方有新突破,對于緩解我國油氣資源短缺的局面、落實戰略資源接替有重要意義。”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深層巖石力學與石油工程專委會副主任路保平表示。
難!
我國首口萬米科探井背后的國產科技利器
塔里木盆地在深地攻堅的過程中要闖過鹽膏層、高陡構造、高溫高壓、酸性氣層等一系列難關。在9000米地層以下,很多鉆井工具疲勞損傷,鉆井工程十分艱難。
每鉆進一米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每下一米都是未知的,都充滿了風險。鉆探人員每半米就要研判一次,及時優化鉆井參數,追求平穩。

深地塔科1井使用的鉆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全球首臺12000米特深井自動化鉆機。
全球首臺12000米特深井自動化鉆機高82米,相當于24層樓房的高度,與普通鉆機相比,提升能力由三四百噸提高到最大900噸,能同時吊起1500頭成年駱駝。

這臺鉆機的最大亮點是配備了全套的自動化處理系統,通過設置復雜的機械手臂,基本實現從鉆桿提升到下鉆全過程自動化操作,減少了人工勞動強度,大幅提升了安全性能。此外,這口井還采用了全流程的信息物聯系統,實現設備狀態及運行參數實時監測和遠程傳輸。
萬米深井還采用了我國自主研制的套管、鉆頭、井下工器具等近200項國內頂尖裝備,推動了鉆采裝備產業鏈迭代升級。

日前,我國新研發的我國最高鋼級鋼管發往萬米深井現場,用于這口井突破萬米后支撐井壁。萬米深層對油套管的強度、韌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國寶武集團首席科學家張忠鏵說:開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首套熱軋無縫鋼管在線控制冷卻裝備系統和關鍵核心技術,這是我們為深地塔科1井全球首發的15A超高強度高韌套管,沖擊韌性就高達120焦耳,和常規制造技術相比,提升了50%以上。
鉆具下到萬米深層,一旦發生變形脫落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研發人員模擬了地下高溫高壓幾十種工況,開展了上百次的試驗和現場測試。

寶鋼股份首席工程師盧小慶說:套管的鋼級、抗擠毀性能、密封性能等關鍵性能指標均比最高鋼級套管高出21%以上,而且在220℃高溫環境下,套管的各項性能指標仍能保持不變。
此外,萬米深井鉆探還研發應用了高效破巖鉆頭、承重1000噸的吊卡、抗拉強度達到942噸的鉆桿、高強度金屬密封取芯工具、抗230℃高溫和175兆帕高壓的測井儀器等一大批科技利器,有力支撐了向萬米深層鉆探。

萬米超深井鉆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代表著一個國家的鉆井最高水平,更是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
深地塔科1井的攻關是一次自我超越,以萬米超深井為契機,使我國掌握超深復雜油氣藏鉆完井理論、工藝和裝備的完整技術體系。
“深地塔科1井的開鉆,將推動我國超深特深層鉆完井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中國石油在萬米深地油氣工程技術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金聲表示。
久!
地下萬米的巖石講述億年滄海桑田
科學探索井簡稱科探井,它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地球演化、生命起源、氣候變遷、災害防治、資源利用。它跟普通的井最大區別,就是它要探索的領域是前人從沒有鉆探過的未知領域。
科探井所破譯的“地球密碼”,就來自地下萬米的巖石。
深地塔科1井在挺進萬米深層的過程中取出了很多巖石樣品,其中,來自地下9500米到9900米的巖石,是我國首次獲得的,珍貴程度堪比月球土壤。
這些巖石在顯微鏡下色彩形態各異,它們已在地下沉睡了數億年之久。

這里面,有像璀璨星云的硅質巖,美麗且堅硬,比我們的指甲蓋都硬得多,一般用于制造陶瓷或者玻璃;
有像一塊多彩畫布的礦物集合體,色彩斑斕,向我們展現著萬米地下的多彩世界;
也有像黃金一樣璀璨閃耀的石英……
在深地塔科1井,形態各異的巖石樣本已經磨制出500多片,它們能向地質人員提供巖石沉積演化信息,展示萬米深層經歷了怎樣的滄海桑田。

深地塔科1井被定位科學探索井,這口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揭示萬米深部地層巖石和流體物理化學特征,萬米深井鉆探也將為基礎地質理論、地球的熱力學、地球化學等學科探索提供至關重要的事例借鑒。
———— / END / ————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