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贏于技 中贏于德 大贏于道——專訪湖北昌耀新材董事長吳赤球
時間:2024-03-20 來源:CCPA張紅 分享:
吳赤球,湖北昌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三十年前,他從做混凝土電桿起步,之后他還做過管樁、做過管涵、做過PCCP、做過裝飾磚……在父親的眼中,他一直是一個“泥瓦匠”,但是他卻能把站著的電桿和臥著的管廊,做到行業內的極致。

吳赤球 湖北昌耀新材董事長
他是從湖北宜昌走出來的“泥瓦匠”。
湖北宜昌是屈原的故鄉,山清水秀、物華天寶、地靈人杰,坐落著全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三峽大壩。吳赤球,湖北昌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耀新材”)董事長兼總經理。三十年前,他從做混凝土電桿起步,之后他還做過管樁、做過管涵、做過PCCP、做過裝飾磚……在父親的眼中,他一直是一個“泥瓦匠”,但是他卻能把站著的電桿和臥著的管廊,做到行業內的極致。三十年來,他帶領昌耀新材人,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虧損企業,打造成華中最大的建材企業,2015年昌耀新材成為湖北省首家“新三板”掛牌的建材企業。目前,昌耀新材總資產超六億元,銷售收入連續三年實現了30%的增長。吳赤球,花甲開外,靜靜回望過去,他目光如炬,不怒自威。但倘若與他交談,從他從容的語速中,能讓人感受到他豐富的內心和智慧的思維。而正是這個“泥瓦匠”,近十年,把在云貴川鄂堆存巨量的磷石膏引入了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收獲了領先國際、首開先河的技術與產品,為中國的磷石膏資源化開辟了一條嶄新的賽道。如果說,吳赤球曾經因站在“電網建設”和“城市管廊”兩大風口,贏得了電桿與管廊市場,是因為抓住了市場機遇。那么,如今的吳赤球對磷石膏創新性地大宗消納,則是帶動行業走上了“綠色低碳”的康莊大道。
昌耀新材是一家以固廢新材料和新型建材產品研發、制造、銷售、施工為主的混合制企業,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全國首批認定的60家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骨干企業之一、湖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磷石膏水硬性膠凝材料湖北省中試基地,是華中乃至全國磷石膏綜合利用行業、建材行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代表企業之一,榮獲“全國建材行業先進集體”。
右上:2016年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優秀科技工作者頒獎右下:2013年湖北十大創業人物頒獎
吳赤球,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建筑材料專業正高級工程師,武漢理工大學、山東大學、三峽大學客座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目前,吳赤球還擔任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委員,全國水泥制品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生態混凝土分會副理事長、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質量協會質量管理診斷師,湖北省建筑材料聯合會副會長和清華總裁校友聯合會副理事長等。從1993年國營體制下的宜昌昌耀水泥制品廠,到2007年的宜昌昌耀水泥制品有限責任公司,再到2015年的昌耀新材,吳赤球都以卓越的定力專注地堅守在自己認定的產業。三十年,他一邊堅守實業,一邊堅持創新,干一行、鉆一行,專一行、精一行。昌耀新材現擁有一家研發中心、十大生產基地、一家建筑綠化工程施工企業和一家設備制造企業,主營地下綜合管廊、排水管、生態護坡、擋墻、市政砌塊、電桿以及園藝景觀制品和磷石膏綜合利用產品及相關設備制造和銷售。其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力、鐵路、通訊、環保、市政及水利建設等領域,銷售版圖覆蓋全國百余縣市,并與三峽集團、國家電網等知名客戶保持穩定合作關系。吳赤球的愿景是要將昌耀新材建成世界一流的新型建材企業。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在磷石膏固廢利用新材料研發領域,吳赤球獨辟蹊徑,開發出磷石膏水硬性膠凝材料、磷石膏輕骨料和磷石膏路基穩定材料等新產品、新技術,并實現產業轉化,闖出一條生態、環保、可復制的磷石膏資源化綜合利用綠色發展之路。
來到宜昌,采訪小組從領略昌耀混凝土管廊的魅力開始走近吳赤球。走進管廊建設有限公司,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混凝土制品生態園。大門口的柏油路下面便是一座大型的管廊腔體,水泥灰的本色質樸而厚重,腔體的兩側錯落有致地布滿了水管、電網管(強電和弱電分而安置)、網線管等,寬敞的管廊里甚至可以運行一輛卡車。走進這里,管廊功能的展示一目了然。三峽昌耀管廊建設有限公司,由湖北昌耀新材料與長江三峽水電工程有限公司于2017年共同出資組建,致力于加工智能預制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用產品,打造中國集產品研發、制造、銷售、建設于一體的專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集成供應商。吳赤球斥資10億元,已建成了5條箱涵生產線和磷石膏混凝土構件生產線,可年產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所需各類預制裝配化混凝土箱涵產品30公里,年產海綿城市、生態環境治理用磷石膏混凝土預制構件100萬平方米。幾十年來,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已實現了長足的進步,能夠長期堅守水泥制品市場高端的企業,一定是持續創新的企業。吳赤球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多年來,昌耀新材以科技創新打造行業優、精、尖產品。吳赤球親自主持了薄壁離心鋼管混凝土結構支柱的開發與設計,該產品可減少熱鍍鋅對環境的污染;他還親自參加設計了大荷載電桿產品,利用高性能水泥基復合材料生產,可以應用于農村及城鎮電網建設,已于2023年納入國家標準立項,產品可高達30米以上,取代鋼管塔,避免資源浪費。屈指一數,目前昌耀新材自主研發的精尖產品已達數十個品種。昌耀新材還以科技創新推動行業向自動化生產發展,吳赤球主持設計了拉盤自動化生產線,于2016年3月正式投入生產,使拉盤生產由人工原始方法生產改變為自動化生產,生產效率提高了50%以上;他率先與科星合作,引入全自動雙升芯芯模振動制管設備,此設備是全國首臺采用雙升芯工藝的芯模振動制管設備,使水泥制品也可以像流水線一樣進行生產,生產效率提高了10倍之多。
聊自己的產品,吳赤球如數家珍。他說:“說起電桿、水管,做到較高的毛利率和這樣大的規模,大家都知道我們肯定有一些獨到的東西。我們是國家級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多項專利,同時也是多項國家及行業標準的主要起草及修訂單位,多次獲得建材行業科學技術成果獎。我們可以把產品做得非常美觀,像藝術品一樣,比如無縫薄壁離心鋼管混凝土電桿,應用于農村城鄉電網的大荷載電桿已納入國標,是新產品,也是國家注重的產品,可以高達30米以上,取代鋼管塔。另外一個產品是排水管,可以做到內徑4米的國內最高規格和最大口徑。昌耀新材打破了水泥制品產業‘傻大黑粗’的傳統認知,擁有高大上的精尖產品,這些產品已成為昌耀新材的實力名片。”在商海,吳赤球是名副其實的老板,但在混凝土電桿、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混凝土管廊、磷石膏資源化等領域,吳赤球又是實至名歸的技術專家。父親眼中的“泥瓦匠”,如今已經是國內同業中擁有高科技含量的“大砼工匠”。
磷石膏是磷化工產業所產生的大宗固體廢物,是濕法磷酸生產的主要副產物,通常每生產1噸濕法磷酸便會產生4~5噸的磷石膏,處理難度大,而全球各國對磷石膏最常見、最簡單的處理方式就是堆存。據統計,磷石膏全球堆存量約60億~70億噸,當前我國磷石膏存量約為8億噸,僅宜昌市歷史庫存就達1億噸。磷石膏的堆存、消納,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消耗磷石膏迫在眉睫。目前,磷石膏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置,仍是一道世界級難題。
昌耀新材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宜昌是長江流域最大的磷礦基地,也是全國磷石膏綜合處理利用基地。2010年前后,吳赤球目睹過宜昌磷石膏堆存地的污穢不堪,他也親身經歷過“總磷”超標對長江水質的威脅。人生已經走過半程的吳赤球此時已經感覺到自己的余生將會與磷石膏資源化相伴而行,展開一段揮之不去的緣分。十年來,吳赤球帶領科研團隊做了很多嘗試,最開始的時候,他們將磷石膏做成膠凝材料,替代了水泥,但磷石膏利用率不高,在道路基層材質里占比僅為3%至5%;后來通過長期研究和對比實驗,他們把磷石膏做成水硬性膠凝材料之后,利用率僅提高至10%,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找到磷石膏的可重復綜合利用路徑?為破解這一難題,2018年起,吳赤球帶領磷石膏新材料研發團隊著手提升磷石膏輕骨料的環保性能。他們嘗試著往產品里添加輔料,讓有害物質通過化學反應互相消耗掉。試驗的過程很煎熬,前后研發了1年多,終于將浸水后的磷石膏產品水質從四類變成了三類。“天道酬勤”,憑借鍥而不舍的努力,昌耀新材終于成功研發出了磷石膏輕骨料,滿足了經濟合理性、結構功能性和環保安全性三大要求,他們將磷石膏應用到道路基層材料的骨料中,使用磷石膏替代碎石、石屑等建筑材料。在不斷突破硬度、密度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后,他們研發的磷石膏輕骨料可實現骨料的等效替代,每立方米混凝土可“吃掉”1噸以上的磷石膏,磷石膏在產品中的利用率提升到88%。磷石膏資源化綜合利用后的系列產品,是昌耀新材的高光點。從管廊公司到磷隆公司,應用磷石膏的產品系列會讓人目不暇接,包括磷石膏礦渣混凝土、磷石膏生態護坡、磷石膏路基材料、磷石膏園林工藝制品、磷石膏輕骨料、高摻量磷石膏膠凝材料、超高摻量磷石膏膠凝材料,等等。用磷石膏混凝土制作的仿古園林桌凳,古香古色;同樣材質制作的公園長椅和長廊架仿木而制,可以假亂真;三倉兩倉的管廊排列在一起就像有門有窗的房子;護堤坡次級而列,既有防澇的孔洞,也有花草的生長位置;魚巢式和植草式生態護坡側斜布局,沿堤遠去;階梯式生態護坡拾級而上流露出成片的綠色草蔭;擋土墻尤其是生態擋土墻與填充混凝土融為一體,可進行綠色植物種植,也留有足夠放置花草的位置;生態擋土墻的主要原材料是混凝土,這是一種生態環保復合材料,有利于水生動植物的存活;預制圍墻則挺拔矗立。右圖:宜昌市市政園林工程
在這里環顧四周,生態綠色的理念無處不在,各色混凝土砌塊輕質且透水,園林花壇端莊而實用。引人注目的是在“磷隆新材料科技公司”的廠區門口,矗立著一塊醒目的路牌,上面寫著“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國家試點工程”,表示這里是湖北昌耀磷石膏綜合利用產業基地建設項目。目前,磷石膏輕骨料的研發在世界上尚屬首例。昌耀新材首次提出利用超高摻量磷石膏水硬性膠凝材料制備磷石膏輕骨料的新技術路線,通過造粒成球工藝,經自然水化反應生成鈣磯石和C-S-H凝膠將剩余二水硫酸鈣進行固化成型,其中磷石膏所占比例為80%~90%。這是以超高摻量磷石膏制成的一種新型集料,因為有封閉的微孔結構,具有重量輕密度低、筒壓強度高、孔隙率高、吸水率低、抗凍性能良好等優點,可廣泛應用于建材、公路、園藝、市政等領域中,替代混凝土和路基材料中的碎石和陶粒。磷石膏輕骨料的性能指標,包括堆積密度900~1200 kg/m3;筒壓強度可達6~26 MPa;吸水率8.5%~13%;膠砂強度8~13 MPa;輕骨料平均粒型系數<1.2,為優等品。全球首創的磷石膏輕骨料就安靜地呈放在這里。青灰色的磷石膏輕骨料大者如龍眼,微者如蠶豆,粒粒圓潤,顆顆飽滿,捧在手中可明顯感覺到其比普通石子輕多了。正是這個容重偏輕的產品,必將會在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的應用終端風生水起。自主研發的磷石膏輕集料生產線

磷石膏產品
在這里看到的、聽到的、觸摸到的,都與普通水泥制品企業大不相同。在昌耀新材,處處充滿著綠色和再生,也能處處感受到吳赤球的情懷與使命。企業新建磷石膏生態護坡生產線、磷石膏砌塊生產線、磷石膏穩定層拌合站、磷石膏輕骨料生產線等多條生產線,每年可消耗磷石膏100萬噸。2023年,昌耀新材國內首條磷石膏制備輕骨料生產線開足馬力生產,實現收益上億元。在昌耀的帶動下,宜昌市夷陵區已形成磷石膏綜合利用產業鏈,每年可消耗磷石膏約137萬噸。近期,隨著昌耀新材自主研發的磷石膏輕骨料生產設備入選《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工藝技術設備目錄》,越來越多的磷石膏綜合利用企業找到昌耀新材尋求合作,復制已有模式,讓磷石膏綜合利用最大化。同時,昌耀新材的產品已運用在宜昌市靈寶路、點軍區五龍支路、五龍一路等近60多條市政道路建設中。根據工程實際消耗量測算,每鋪設一公里標準一級公路,使用磷石膏近2萬多噸。右圖:長江大保護工程宜昌市政管網改造工程
“我們的目標就是大規模消耗磷石膏,走磷石膏綜合利用道路。”吳赤球說,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近650萬元,用于提高磷石膏產品的耐水性、強度和承重性,計劃將磷石膏產品應用于大型建筑、橋墩等。以結構功能性強、安全環保性好、經濟性高、磷石膏消耗量大等顯著優勢,昌耀新材成為引領磷石膏綜合利用的領跑者。昌耀新材綠色可復制的磷石膏大摻量綜合利用模式已得到國內頂級專家和權威機構認可和推薦。2023年4月16日上午,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聯合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加平、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榮譽會長徐永模等行業11位頂尖專家組成科技成果鑒定委員會,舉行了由湖北昌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昌耀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和武漢理工大學共同完成的“磷石膏礦渣輕骨料的制備及其在道路工程中的應用”科技成果鑒定會。鑒定委員會對這項科技成果給予充分肯定,認為該項目成果“為我國磷石膏大規模資源化綜合利用提出了新的途徑,具有典型的示范意義,經濟社會環境效益顯著,該科技成果總體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其中,高摻量磷石膏水硬性膠凝材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作為磷石膏領域全球首創成果,2023年3月,昌耀新材喜獲美國專利商標局頒發的“Phosphogypsum nonsintered ceramsite light aggreg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磷石膏免煅燒陶粒輕集料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證書,專利號:US11535556B2。
當被問道,在三十年波瀾壯闊的發展進程中,中國市場大浪淘沙,昌耀新材憑借什么勇立潮頭?吳赤球平靜而從容地說,“我們擁有‘四個一流’。昌耀新材始終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一流的技術、一流的工藝、一流的設備、一流的隊伍,大力實施產業結構轉型調整和產品結構優化升級,打造創新型企業,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流的行業技術。吳赤球參與了國家標準GB396—94《環形鋼筋混凝土電桿》、GB/T 16752—2017《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排水管試驗方法》,行業標準JC/T 2456—2018《預制混凝土箱涵》,團體標準T/CCPA 26—2021/T/CBMF 149—2021《公路路面基層用磷石膏礦渣水泥穩定材料應用技術規程》、T/CECS G:D45-02—2022《道路過硫磷石膏膠凝材料穩定基層技術規程》及地方標準DB4205/T 63—2019《磷石膏及其綜合利用產品質量標準》等近20項標準的制定,成功獲得41項專利、認定2項發明專利,出版著作《超高摻量磷石膏水硬性膠凝材料及其應用》,發表50余篇論文,獲得了多項獎項和榮譽。在他的堅持和帶領下,昌耀新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研發體系和較強的技術轉化能力,掌握著行業最先進的前沿高端技術,獲得“一種磷石膏輕集料的制備方法”等200余項專利和版權,共18次31人次獲得建材行業技術革新獎。吳赤球還投資1.2億元建設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致力于磷石膏新材料與傳統混凝土材料的基礎性、關鍵性和共性技術研究,以及相關產品研發與推廣應用,帶動企業成為固廢新材料和新型建材產品研發、制造、銷售、施工和工裝設備制造、技術咨詢服務為一體的集成商。一流的生產設備。引進和消化吸收了德國海斯全自動多功能砌塊生產線,自主研發的全自動環形混凝土電桿生產線、雙升芯芯模振動成型制管生產線、磷石膏輕集料生產線等多條國際國內先進設備和生產線,推動行業企業逐步實現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2018年,昌耀新材斥資5000余萬元人民幣引進德國HESS智能砌塊生產流水線,用于生產包括路緣石、路面磚、生態護坡、園林工藝品以及電力拉線盤等一系列磷石膏混凝土制品。一流的生產工藝。始終堅持“客戶的需求是昌耀新材的終極需求”理念,以滿足市場和客戶需求為己任,不斷探索和應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方法,主導和積極參與編寫行業和企業工藝技術規程,大力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勞動強度,多項工藝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和國內領先水平。現在昌耀新材自主研發的精尖產品已達數十個品種。一流的管理隊伍。昌耀新材聯合武漢理工大學、山東大學、三峽大學和蘇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依托昌耀新材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建立了2個研究生教學示范基地、4個專業實驗室和5個公共研究(創新)中心,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創新人才和一流的研發隊伍。特別是三十年來,昌耀新材緊跟時代潮流,積極響應國家戰略,踐行創新引領與綠色低碳新發展理念,用堅實的腳步走出一條“守正創新,以精立業”的拼搏奮進之路,用堅守與匠心創造了繁榮發展傳奇,打造了一批長期服務于生產、銷售、研發和經營的優秀管理人才。公司擁有一支技術能力強、行業經驗豐富的核心團隊,形成了完整的研發體系和較強的技術轉化能力,掌握著行業最先進的前沿高端技術,如在大荷載環形混凝土電桿、薄壁離心鋼管混凝土電桿和大口徑混凝土管道研制方面擁有獨特的優勢。在水泥制品產業的發展中,昌耀新材作為湖北乃至華中地區重要的水泥制品企業,其競爭力主要表現為規模優勢、技術優勢、經營模式優勢、市場占有優勢、品牌優勢和企業文化優勢,其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是品牌優勢和規模優勢。“昌耀”電桿、“昌耀”水管已擁有多年的品牌效應,而“昌耀”管廊、透水磚、路沿石、生態護坡等新型水泥制品也正在通過技術優勢和高質量特性逐步進軍高端市場。隨著“昌耀”在固廢綜合利用方向上精心耕耘,昌耀磷石膏制品的核心競爭優勢也在逐步凸顯。同時,昌耀新材堅持黨建高位引領企業發展、賡續“情商”“孝心”文化傳承、履踐扶貧攻堅和投身公益的責任擔當,走出了一條以情賦能、強基提質的文化強企治理之路。
從1994年主導和參加了GB396—94《環形鋼筋混凝土電桿》和GB 4623—94《環形預應力混凝土電桿》到參與修訂GB/T 16752—2017《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排水管試驗方法》,倡導及參與制定JC/T 2456—2018《預制混凝土箱涵》,再到2019年1月接受宜昌市質監局標準化所的委托,主持起草了宜昌市磷石膏綜合利用產品地方標準——DB4205/T 63—2019《磷石膏及其綜合利用產品質量標準》,該標準已于2019年5月1日起發布實施,吳赤球留下的腳印清晰而堅定。
從電工領域到市政領域再到消納固廢領域,吳赤球越走越穩健,越走越有信心。吳赤球與昌耀新材的發展戰略已從輻射華中市場擴展到立足華中、布局全國。昌耀新材磷石膏綜合利用模式可復制,為磷石膏能變“廢”為“寶”提供大型工業化制造條件。2020年4月21日,國家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來公司實地調研后表示,“昌耀新材處理磷石膏的方法和技術是未來全國磷石膏綜合利用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昌耀新材聯合武漢理工大學、山東大學、三峽大學、揚州大學及蘇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等多家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建立了2個研究生教學示范基地、4個專業實驗室和5個公共研究(創新)中心,其中,與武漢理工大學聯建省級磷石膏綜合利用企校聯合研發中心、低碳混凝土技術研究中心,與山東大學共建綠色材料聯合實驗室,與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聯建“磷石膏水硬性膠凝材料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創立和建設了宜昌市磷石膏綜合利用創新中心,牽頭成立了宜昌市磷石膏綜合利用產業協會。在“磷石膏固廢利用”新材料研發領域,取得大量學術成果,為推進行業技術進步,增強行業技術開發與創新能力,促進科研與生產的緊密結合,加速高新技術產業化,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導向作用。
吳赤球現場作磷石膏路基材料攤鋪技術指導
昌耀新材已新建磷石膏生態護坡生產線、磷石膏砌塊生產線、磷石膏穩定層拌合站、磷石膏輕骨料生產線等多條生產線,已形成每年消耗磷石膏200萬噸的能力。其中,聯合宜昌國投集團產業投資基金成立湖北磷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11月建成世界第一條磷石膏輕骨料生產線并順利投產,每年可消耗磷石膏100萬噸;聯合湖北省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宜都興發化工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新建長投興耀磷石膏綜合利用項目已完成磷石膏輕骨料生產線、磷石膏水穩層生產線建設并順利投產。現在擔任宜昌市磷石膏綜合利用產業協會會長的吳赤球介紹,宜昌磷石膏產品已在宜昌、恩施、襄陽、鐘祥、荊州、武漢以及山東、上海、杭州、南京、廣州等省市實現規模化應用。“大贏于道”。毋庸置疑,未來吳赤球和他的昌耀新材將在中國綠色低碳的大道上贏得更多的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