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顯微鏡”升級 上海光源線站工程通過國家驗收
新華社上海5月15日電(記者董雪、張泉)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海光源線站工程5月15日通過國家驗收。該工程于2016年11月開工建設,2023年7月全部建成,正式投入運行后將使上海光源的實驗研究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
5月14日拍攝的上海光源外景一角。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5月14日拍攝的上海光源內景。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長邰仁忠介紹,上海光源是中國大陸第一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2009年5月正式對用戶開放。上海光源猶如一臺“超級顯微鏡”, 借助它產生的高品質同步輻射光,可以“看清”微觀世界,揭示物質微觀結構生成及演化機制。
??記者采訪了解到,上海光源主要由圓環狀的同步輻射加速器和一條條各具特色的光束線站組成。上海光源線站工程在上海光源已有基礎上新建了16條性能先進的光束線站,拓展了光源性能,建立了用戶輔助實驗室和用戶數據中心等,為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化工催化等多學科領域的科研攻關提供有力支撐。
5月14日拍攝的上海光源動力學研究線站。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5月14日,科研人員在上海光源小角散射光束線站內做介紹。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攻克了一系列核心關鍵技術,研制了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關鍵設備,建成了一批關鍵性能指標位居國際前列或獨有的光束線站。例如,上海光源線站工程用到了團隊自研的高精度X射線“鏡子”,其具有超光滑的表面,對光束的轉折、聚焦等有重要作用。
5月14日拍攝的上海光源超硬多功能線站。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邰仁忠介紹,升級后的上海光源實驗能力大幅提升,空間分辨能力優于30納米級,時間分辨能力達到60皮秒,同時有全方位、超高靈敏的分析能力,可以滿足一些極端條件和特殊樣品的分析需求。
??上海光源線站工程采取“建好一批、開放一批”的模式,支撐科技發展的效果初步顯現。數據顯示,工程試運行期間,新建線站已服務約8萬小時,用戶發表科學論文近500篇,并為35家國內領軍企業提供定制化技術解決方案。
5月14日拍攝的上海光源內景。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5月14日拍攝的上海光源共振非彈性X射線散射實驗站。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5月14日,科研人員在上海光源光學檢測實驗室內工作。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5月14日拍攝的上海光源硬X射線納米探針光束線站。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我國首個地鐵北斗定位系統在北京地鐵首都機場線開工建設2022-03-24
- 我國科研人員研制出仿生低碳新型建筑材料2023-09-25
- 我國首個,正式建成2024-09-16
- 自主研制,我國發布“全球首個”!已在國土,住建等多個行業部署試運行2024-09-23
- 又一國家重大科技設施,開工建設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