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點贊中國建材企業數智轉型展新貌
時間:2024-06-12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建材集團 分享:
近日,《經濟日報》刊登《智慧建材業展新貌》,介紹中國建材集團以科技創新為抓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發展目標,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路徑。
近日,《經濟日報》刊登《智慧建材業展新貌》,介紹中國建材集團以科技創新為抓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發展目標,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路徑。跟著小料來看一下全文內容吧~
全文如下: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數字經濟,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是建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與建材行業深度融合,助力行業實現降本、提質、增效、綠色、安全發展。智能工廠、智能檢驗檢測、智慧物流等已大幅提升建材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效率,一批大型建材集團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方面的實踐,顯示出人工智能賦能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在泰安中聯水泥有限公司礦區,無人駕駛的智慧礦車滿載礦石自動運輸,井然有序······借助智慧礦山建設,此前只能依靠人工實現的采裝、運輸、卸料等,現在都由機器代替,工人遠程操控。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成為水泥廠實現安全生產、降本提質增效、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在近日舉行的中材國際第二屆水泥綠色智能發展大會上,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專職副會長劉建華表示,當前,隨著需求結構加速轉變、綠色低碳全面推進,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快速發展,對建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日益提升。建材行業要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抓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數字化智能化是建材行業轉型發展的必由路徑。2023年7月份,中國水泥協會團體標準《水泥行業數字化智能礦山建設規范》(T/CCAS028—2023)正式發布并實施。《規范》規定了礦山在礦產資源利用、采礦過程、生產管理、安全與環保、裝備和調度、協同管控等方面實現可視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基本要求,確立了水泥行業數字化智能礦山建設的一般原則,推進礦山轉型發展。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教授級高工、國家礦山安全生產專家程立明認為,《規范》明確了水泥行業數字化智能礦山建設內容、概念和標準,將加速推進水泥行業數字化智能礦山建設,為最終實現智慧礦山打好基礎。當前,不少水泥企業在推進智慧礦山發展方面已取得成效。以中材礦山建設有限公司為例,今年以來,公司充分發揮礦山領域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務優勢,實現收入利潤雙增長。中材國際董事長印志松表示,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效果逐步顯現,水泥企業對新技術、新裝備的需求將會持續釋放。智能化控制系統、低碳工藝改進、新一代節能裝備、余熱回收利用等環節發展空間較大。在中材國際日前發布的2024科技創新成果中,數實融合的全感知全識別全管控AI工程管理系統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該系統通過整合多類智能感知設備,高頻次采集全場圖像與點云數據以及數字孿生全工作面實時狀態,并融合BIM、5G+、AI等前沿科技,實現施工進度自動測算、施工驗收高效輔助、人機材用量精準測算、安全隱患智能辨識,形成縱向“穿透式”監管能力,為施工精益管理提供強大支撐。“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是行業加快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孔祥忠建議,企業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圍繞數字化、智能化、減污降碳、質量提升、固危廢協同處置等,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高新技術應用比例。今年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其中《建材行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提出,到2026年,建材行業生產制造智能化、經營管理數字化水平明顯提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70%以上,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比例達到55%以上,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75%,實現產業鏈協同企業比例達到25%。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化應用,生產效率大幅提高,產品質量整體改善,數字化能力顯著提高。建材行業優化數字化發展基礎,亟需大企業引領帶動。國務院國資委今年2月份召開“AI賦能 產業煥新”中央企業人工智能專題推進會,強調中央企業要把發展人工智能放在全局工作中統籌謀劃,深入推進產業煥新,加快布局和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明確要開展“AI+”專項行動,強化需求牽引,加快重點行業賦能,構建一批產業多模態優質數據集,打造從基礎設施、算法工具、智能平臺到解決方案的大模型賦能產業生態。“數字化轉型貫穿研發設計、生產、管理以及銷售服務全過程,是實現整個系統的數字化。”在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看來,數字化舉措正一步步推進實施,發展基礎正不斷優化。2023年,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企業天山材料累計建成智能工廠26個、數字化礦山11座,寧夏建材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一期完工投用,12家企業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試點。今年以來,中國建材集團以數字化技術和數據要素流動為驅動力,以智改數轉為核心,全面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數字價值化提升。隨著建材業不斷優化數字化發展基礎,應用數智技術,企業數字管理能力將持續提升,生產經營將不斷提質增效降本。近日,一場智能機器人領域供需對接會在北京舉辦,發布了智能機器人在建材行業、園區建設、智能工廠等六大場景中的需求。“我們有100多種產品,希望機器人能夠實現精準識別,位置精度在1毫米以內,還要能完成自動精準封邊、自動碼垛等工作。”北新建材工程技術部負責人楊小東介紹。在現場,來自北新建材、北京亦莊機器人公司等一批企業發布了各自開放的應用場景,推動機器人領域新技術新產品試驗驗證與應用落地。《建材指南》對于推進關鍵業務場景數字化改造明確了方向,提出到2026年,新增15個智能制造示范工廠、10個標桿5G工廠、15個數字化轉型標桿工廠、50個以上數字化典型場景、一批“數字領航”企業;培育10家年產值過億元的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鼓勵建材企業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行業特點的專業工業軟件和智能裝備,并推進適應性改造與規模化應用。“凱盛AGM平臺是面向玻璃新材料行業的綜合性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實現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凱盛AGM平臺運行負責人周蕓說。下一步,平臺將不斷深化自身數字化轉型,積累從量到質的轉變,催生更多新模式、新業態,為建材行業數字化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