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看各地政策如何驅動“城市更新”?
?
城市更新
?
“城市更新”是指什么?城市更新主要是指在城鎮化發展接近成熟期時,通過維護、整建、拆除,完善公共資源等合理的“新陳代謝”方式,對城市空間資源重新調整配置,使之更好滿足人們的期望需求、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實際。
“我國城市發展進入城市更新重要時期,標志就是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并重,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主任李曉龍介紹,城市是一個有機體,城市更新行動是個系統工程,就是以城市整體為對象,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城市體檢評估為基礎,以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為路徑,順應城市發展規律,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綜合性、系統性戰略行動。
城市更新
當前,我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從2024年起,中央財政支持部分城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近日,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專家開展了競爭性評審,首批擬支持的15個城市為(按行政區劃排序):石家莊、太原、沈陽、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青島、武漢、東莞、重慶、成都、西安。

國
家層面
圖片來源:建緯天津律師事務所
地
方層面
北京
深化城市更新行動。積極探索社會資本參與新模式和新路徑,推進地上地面地下空間一體化改造提升。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新開工300個、完工200個,老樓加裝電梯新開工1000部、完工600部,推進核心區平房整院落退租、完成申請式退租2000戶,啟動危舊樓房改建20萬平方米,改造提升老舊廠房40個。抓好一批區域更新項目,推動老城煥新、家園增色、生活添彩。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積極推進地下管網建設。
上海
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以理念創新、方法創新推動城市更新模式創新,加強更新成本管控、資源統籌,完善“三師”負責制、規劃土地、標準規范、財稅金融等更新政策。大力推進“兩舊一村”改造,完成12萬平方米中心城區零星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31萬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舊住房改造,啟動10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充分調動各類主體積極性,推動一批老舊工業區、商業商務區、風貌保護區、市政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加快推進外灘“第二立面”等城市更新項目。
天津
重慶
黑龍江
加快補齊民生基礎設施短板。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推進保障房、“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2萬戶以上、燃氣老舊管網800公里、供熱老舊管網500公里,推進城鎮生活污水管網補短板攻堅三年行動,擴大智慧供熱面積。
吉林
統籌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遼寧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全面開展城市體檢。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加快城市地下管網改造,改造老舊小區700個、老舊管網4600公里。建設海綿城市,實施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工程。統籌推進“口袋公園”、城市綠道、城市水廊和完整社區試點建設,打造更多高品質生活空間。大力建設保障性住房,推動將符合條件的進城農民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范圍。
河北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老舊管網改造,擴大垃圾分類覆蓋范圍,提升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水平,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平穩有序處置金融風險。
山東
著力深化城市更新攻堅行動。實施城市更新“十大工程”,穩妥推進160個老舊片區綜合更新,開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56萬戶,加快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實施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提升物業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市政設施網,更新老化燃氣管道600公里,因地制宜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新增綠色建筑1億平方米以上。以繡花功夫抓好城市治理,推進智慧城市、韌性城市建設,系統治理交通擁堵、停車難等“城市病”。
山西
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開展城市體檢和城市更新,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改造一批城鎮老舊小區、老舊管網和城市危舊房。規范物業管理服務。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和特色風貌塑造。建設公園綠地。推進完整居住社區建設試點,開展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
河南
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牢牢抓住讓人民群眾安居這個基點,推動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全面開展城市體檢,突出安全韌性、功能完善、品質提升,對城市短板弱項進行全方位檢查,做到先體檢后更新。完善水電路氣暖等市政設施和垃圾、污水等環保設施,更新改造老舊管網4000公里以上,完成老舊燃氣管網改造。
江蘇
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推進完整社區建設、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城市生命線安全等工程,加強城市內澇治理,系統化全域推動海綿城市建設,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穩妥有序推進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扎實推動城市地下管網、新市民和農民工保障性住房以及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安徽
提升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實施城市體檢和城市更新行動,構建特色鮮明、近悅遠來、活力迸發的安徽城市矩陣。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保障+市場”住房供應體系,更好解決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住房問題,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浙江
推進“住有宜居”,積極探索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穩步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
內蒙古
要結合城市更新行動,一體推進管網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完成燃氣、供熱、供排水管網改造1500公里和老舊小區改造1185個,啟動城中村、城邊村燃煤散燒綜合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加快城區集中供熱改造,讓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寧夏
著力提升城市承載能力,積極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做實做細城市體檢,建設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打造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努力讓城市更宜居、更韌性、更智慧。
陜西
深入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深入推進城市運行精細化管理,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青海
以人為本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完善“一群兩區多點”城鎮化空間體系,落實新型城鎮化戰略行動,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和城市生命線工程,加快完善地下管網,改造城鎮老舊小區住房2.75萬套,持續推動解決中心城區停車難問題,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新疆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鎮老舊燃氣、供排水、供熱等地下管網更新改造,提升城市載體功能和城市品質。改善群眾生活條件,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推動養老托育、社區服務、家政便民、健康服務、體育健身等城市公共服務有機嵌入社區。
湖北
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城市生命線工程,加快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布局,著力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找準投資和消費同向發力的結合點,著眼解決青年人、老年人、老舊小區和危舊房居民等群體住房需求,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積極探索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湖南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燃氣、供水、排水等老化管網改造,實施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改造提升老舊小區3150個。加大民生領域投資,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
江西
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推動建立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福建
突出補齊短板,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提速海綿城市、城鄉供水一體化等建設。突出提升品質,鼓勵各地結合城市更新,優化規劃設計,合理匹配產業、居住、交通、設施等功能,打造十五分鐘便利生活圈,推動產城人融合。新啟動城市片區綜合開發、完整社區建設等省級樣板工程16個,實施“口袋公園”、風雨連廊、加裝電梯等城市微改造。保護好傳統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讓城市更有文化、更有品位、更有底蘊。
廣東
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重點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新增籌集建設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不少于18萬套(間),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100個以上。
四川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樹立以人為本的城鎮發展新理念,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支持成都有序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突出“面子”和“里子”并重,深入開展城市有機更新工作,實施縣城“精修細補十項民生工程”,大力推進城市老舊管網更新改造,務實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100個以上,實施729個重要城市易澇點整治,改造棚戶區(城市危舊房)1.1萬套(間),加裝既有住宅電梯4000部。
廣西
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穩步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抓好保障性租賃住房、棚戶區改造、危舊房改住房、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建設。推進完整社區、“一老一幼”設施、排水防澇等一批項目。完善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絡布局。更新改造燃氣管道等,加強黑臭水體治理和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不斷提升城市宜居品質和綜合承載力。
云南
貴州

延伸閱讀:
1
2
3
政策速遞|《廣州市城中村改造條例》(全文)
4
深圳市城市更新辦法實施細則
5
重磅!2024年中國及31省市《城市更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
來源:光明日報、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產業聯盟、建緯天津律師事務所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住建部: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2021-09-01
- 城市更新提質增效重大項目庫加速浮現2021-09-09
- 城市更新立法提速 重大項目批量落地2022-06-23
- 完善城市綜合功能,多地加快基建提質升級2023-08-31
- 四川成都:探索“蓉城”的城市更新可持續發展之路2023-10-31
- 城市更新試點經驗 | 北京:向“新”而行 向“新”而興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