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通知,部署開展2024年度國家公路現代養護工程試點工作,持續引領公路現代養護工程發展。
2024年度國家公路現代養護工程試點主要涵蓋科學養護、智慧養護、綠色養護、集中養護、長周期養護等方向,涉及江蘇、陜西等24個省(區、市),含江蘇寧淮高速公路淮安段科學養護工程、陜西省西安繞城高速公路河池寨至杏園段綠色養護工程等34個試點項目。
小編梳理各平臺相關報道,將部分試點項目信息匯總如下:
天津市G205國道綠色養護工程
計劃實施總里程51.225公里,同步將對沿線7座橋梁、交通及安防設施、交調及監控設施進行維修改造。施工中將融合鋼渣鐵尾礦多源全固廢廠拌熱再生技術、復合膠粉改性瀝青路面技術等5項先進綠色創新技術,在提高路面耐久性、抗滑性、耐磨性、安全性等方面頗具優勢,并將在進一步降低公路養護成本、減少污染排放、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G305線赤峰段公路綠色養護工程
以廢舊路面材料100%回收、100%利用為目標,以舊料區域統籌利用、高摻量RAP再生設計、再生設備升級改造為核心,以因地制宜、能用盡用、環境協調、經濟合理為原則,重點推廣再生資源先進加工利用技術、工藝及裝備應用,提升再生技術集聚化、規?;?、規范化水平,促進公路交通與自然和諧共生。
白山市普通國道隧道集中養護工程
為期3年,針對白山市38座隧道,采取基于績效評價的集群式長周期養護總承包模式,項目內容包括隧道的日常養護、檢查評定、技術服務、養護工程。為確保養護質效,引進管道機器人、快速檢測設備、無人機等四新技術開展專業化的養護工作,實現了隧道年度養護計劃、年度精細化養護設計和精準化養護施工的有效聯動。此外,該項目還開發應用了“隧道機電設施精細化管養系統”,對公路隧道的機電設施進行綠色化、智能化改造。
寧淮高速公路淮安段科學養護工程
依托2024年G25寧淮高速公路淮安段瀝青路面大修養護工程開展,以養護全流程科學化為目標,圍繞“蘇式養護”的“精細化檢測、精確化評定、精準化決策、精益化實施、精深化評估”主線,試點應用全結構快速化“巡、檢、監”技術、“三位一體”技術狀況評定體系、數據模型雙驅動的智慧科學決策系統、“一縫一檔”數據底座及精準處治技術、“無人碾壓+質量智控”融通系統、多維綜合效益評估方法等,打造可復制推廣、可規模應用的現代路面科學養護示范體系。
江蘇省G228、G312國道長周期養護工程
此次試點,南通市選取國道228線、省道434線海門段作為試點路段,里程約60.8公里,采用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將試點路段全線路基、路面、橋梁、涵洞及綠化的日常養護、養護工程整合發包。長周期試點養護周期為2024年至2028年共五年,工程造價約0.9446億元。
臺州市隧道群智慧養護工程
以G228丹東線臺州溫嶺肖浦隧道維修改造項目為依托,在科學總結臨海市54座普通國省道隧道專業化運維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應用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構建科學管養機制,提升養護運維質效和風險防控能力,爭創普通國省道公路隧道智慧養護的臺州樣本。
福建省南平市國道528線等5條國道省際路段綠色養護工程示范項目
通過多項技術融合,對5條國道6段省際通道128公里路段水泥混凝土路面實施“白改黑”工程。為解決改造提升產生的大量舊混凝土廢料處置與瀝青混合料遠運等難題,探索既符合生態文明試驗區綠色、低碳等要求,又有適宜現有道路特點,可推進養護高質量發展的技術方案,南平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學習專研借鑒國內相關先進技術與材料應用經驗,在這些項目中廣泛運用廢舊水泥路面材料完全利用綜合技術、廢舊塑料基改性瀝青路面材料應用技術、巨粒式骨架密實結構水泥乳化瀝青穩定碎石基層技術、水泥路面超薄高粘彈罩面技術和舊鋼筋混凝土護欄綜合利用技術等5項新型綠色低碳養護新技術、新材料。
G70福銀高速綠色智慧養護工程
G70福銀高速溫沙段項目建設主要針對以往養護決策偏經驗、養護施工偏傳統、養護監管零散、銑刨料利用率偏低、養護作業易擁堵等情況,強化科研與設計、監理、施工單位聯動,開展路面全結構高價值再生、舊護欄高效再利用、RAP料精細剝離篩分、三維雷達智能檢測、多源融合養護決策、養護作業集中實施、路面施工全過程數智建造為一體的全鏈條試點組織實施,形成以科學決策、低碳施工、快捷交通、耐久服役、數智管控為特征的高速公路養護體系。
山東省跨海橋梁科學養護工程
山東高速將以膠州灣大橋等跨海橋梁為依托,貫徹全壽命周期養護理念,針對北方冰凍海域高鹽、凍融等環境特點,在智能快速檢測、數據分析評估、養護科學決策、養護設計與施工、新材料應用等方向全面開展試點,加快構建北方跨海橋梁現代科學養護技術體系,實現試點橋梁的科學長效養護,為北方冰凍海域近海橋梁的安全耐久提升提供山高技術、貢獻山高經驗。
G233克黃線沂水沂南段科學養護工程
該項目以臨沂市2024年養護工程決策為依托,結合G233克黃線沂水沂南段修復養護工程,開展“路—地”聯動的路域環境綜合治理、“后評估基礎”的精準化方案設計以及“產—學—研”聯動的四新技術研發應用,致力打造“省—市”聯動公路養護科學決策體系,總結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經驗的項目成果。
G60邵陽至懷化高速公路工程
G60邵陽至懷化高速公路是滬昆高速公路湖南段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了湘東地區往來湘中、湘西的主要交通流量。邵懷高速主線全長約156公里,至今已運營16年。隨著交通量逐年增加,道路交通日漸擁堵,路況條件不斷惡化。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核批復,投資13.2705億元對路面、中央分隔帶、交安、機電等設施進行大修。
廣東省G6011、G0422高速集中科學養護工程
韶贛高速(國高網編號:G6011),全長約126公里,為保障施工安全,全面提升施工效率,項目擬采用半幅全封閉集中養護模式。項目將與多方聯合開展排查整治行動,監控中心、路政、交警及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均實行24小時值守制度。同時,建立具備快速反應、全天值守、視頻監控、應急救援等功能的施工安全管理體系,為項目的順利進行提供強有力保障。采用集中養護模式,封閉時間約30天,在短時間內完成路段內路面、護欄、標線及附屬設施等工程的改造實施,相比于傳統施工節省約120天的工期。使用這一模式,多種日常養護工作可也同步開展,包括綠化修剪、邊坡修整、水溝清理、護欄維修、橋梁病害處治以及機電維修等。這種多元化的工作模式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實現整體“修舊如新”的養護目標,讓道路煥然一新。
博深高速公路(國高網編號:G0422)是廣東省高速公路網中“第四縱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于2013年1月31日建成通車,北起惠州市博羅縣,南至深圳市龍崗區,途徑惠莞深三市,路線全長63.2公里,雙向六車道;橋梁有107座,橋隧比高達53%,其中銀瓶山隧道通車時為廣東省最長公路隧道;與9條高速公路相連接,開通和預留的互通立交17個,設置收費站10個、服務區1對。
G107京港線深圳寶安段智慧養護工程
該工程以科學養護、智慧養護為主題,整合、創新運用數字驅動平臺、智慧巡查技術、智能化養護決策、精細化工程管理以及養護工程后評估工作。該試點的目標是利用“深圳市道路設施智慧管養平臺”,發揮基礎設施數字化底座優勢,構建起信息融合的智能化應用鏈條,全面提升養護管理水平、服務水平和養護效率。
西部陸海新通道普通國道公路網集中養護工程
該項目系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養護工程項目)國道項目部分,覆蓋廣西全區14個區市、20條國道的162個路段,涉及公路路面服務能力提升、公路網結構改造安全能力提升等內容。項目實施后,公路網整體路況水平、防災抗災能力將得到顯著提升,PQI優良路率預期提升約10%,進一步促進交旅融合建設及周邊地區社會經濟發展。項目利用新開發銀行貸款方式組織實施,是國內普通國省干線路網首次利用新開發銀行貸款實施養護工程的項目,同時作為新開發銀行在中國第一個采用可持續發展貸款模式(“SDL”)的項目,該項目的實施為新開行在中國乃至金磚國家推行新模式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重慶特大型纜索承重橋梁智慧養護成套技術及工程示范項目
此次試點依托招商交科承擔的長壽長江大橋和忠縣長江大橋兩個交通運輸部危舊橋改造項目開展。長壽長江大橋為主跨460米的雙塔雙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于2009年3月通車,此次維修加固改造內容主要包括斜拉索更換和索力調整,增設防撞護欄等。忠縣長江大橋為主跨560米的鋼管桁架加勁梁懸索橋,于2001年9月通車,此次維修加固改造內容主要包括主纜防腐系統改造、全橋吊索更換、增設橋梁防船撞設施等。
貴州省G78汕昆高速板江至江底段科學綠色養護工程
G78汕昆高速板壩至江底段,將采用先進的高速三維探地雷達、高速激光彎沉等檢測設備,實現路面病害的快速、亞米級精準定位以及隱伏深層病害的精準識別。項目實施后將充分發揮試點養護工程“頭雁”效應,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助力提升貴州省養護工程的科學化、智慧化、綠色化、精細化、集約化水平。
G56云南省楚雄段及G8511云南省玉溪段固廢利用綠色養護工程
該養護工程依托云南省交通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2024年玉元高速和楚大高速路面養護專項工程開展,秉承“資源節約、低碳節能、生態環保、循環利用”的綠色理念,通過將工業廢棄物鋼渣作為養護材料代替天然玄武巖,有效節約道路養護成本、減少污染排放、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形成的相關技術成果和工程經驗可有效解決工業固體廢棄物堆存、石料短缺等實際問題,模式復制推廣性強,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西安繞城高速公路河池寨至杏園段綠色養護工程
該工程采用現代化的養護工藝,針對西安繞城高速公路東段的病害進行了專項維修整治。通過精準制定方案和科學預算投入,該項目投資1.42億元,主要對河池寨立交至杏園立交段內環方向的總長38.5公里路段進行了銑刨重鋪和就地熱再生工藝的專項維修,以現代技術開啟繞城高速“美顏”新模式。
渭南市G242國道綠色養護工程
該工程以公路養護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探索養護工程新理念、新模式、新技術。試點內容包含,科學養護、智慧養護、綠色養護、集中養護和長周期養護。G242渭南段橫跨關中平原和秦嶺山區,沿線城鎮星羅棋布,地理、氣候環境復雜多變,尤其地處秦嶺腹地的華金路段,存在高差大、溫差大、安全隱患多、養護難度大等特點,安全生產及日常養護工作具有顯著代表性。
G247線景泰至五佛段綠色養護工程
該工程起止樁號為K6+750至K22+750,全長13公里,項目依托瀝青路面銑刨料油石精細分離技術,推進再生骨料在瀝青面層、水穩基層、微表處、橡膠瀝青碎石封層、裝配式擋土墻、路肩墻、攔水帶、UHPC高性能混凝土預制邊溝中的廣泛應用,通過恢復完善路基防護、排水及沿線交安設施,進一步提升公路技術狀況水平。
G344智慧養護工程示范項目
該項目起點位于同心縣城北,終點位于桃山轉盤,全長21.4公里,為二級公路,路基寬度為12米,設計時速為80公里,日交通量接近28000輛,貨車占比超過80%,是全區大流量重載交通典型路段。此次試點項目采用病害處置后加鋪超薄磨耗層的養護設計方案,主要通過銑刨重鋪高模量瀝青混凝土或加鋪耐久型高黏韌性超薄瀝青混合料、超薄磨耗層等,對路面病害進行處置并恢復各項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