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無需振搗,中建工地新技術
日前,中建四局自主研發的C30綠色低碳自密實混凝土在華潤置地貴陽九悅綜合體項目成功應用,不僅解決了狹小空間混凝土澆筑難問題,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質量,而且節能環保,顯著降低碳排量。
C30綠色低碳自密實混凝土,不僅具備自密實混凝土自密實、免振搗的特性,而且在生產和施工過程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自密實性能
無需或僅需輕微外力振搗,即可在自重作用下流動并充滿模板空間,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抗凍性、抗滲性,能夠滿足不同工程結構的需求。
低碳環保
通過優化配比和添加高性能摻合料,有效解決了混凝土早期收縮開裂問題,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在混凝土生產和使用過程中顯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C30綠色低碳自密實混凝土,主要技術原理包括膠凝材料復配技術、補償收縮技術、外加劑保坍技術等:
膠凝材料復配技術
通過合理搭配不同種類的膠凝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礦渣粉等,降低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性能,減少碳排放。
補償收縮技術
在混凝土中添加適量的膨脹劑,通過化學反應產生微膨脹力,補償混凝土的收縮變形,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外加劑保坍技術
使用高性能外加劑,如減水劑、保塑劑等,提高混凝土的流動性和保坍性,確保混凝土在運輸和澆筑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

針對項目施工環境嚴峻、樓板上空管線復雜、操作空間狹窄等挑戰,中建四局通過施工技術、材料選擇、環保理念等方面的精心策劃和周密組織,充分發揮了C30綠色低碳自密實混凝土高流動度特性,使得在狹窄的操作空間內也能輕松完成澆筑,無需或僅需輕微振搗,即可實現混凝土的均勻分布和密實填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質量。
同時,中建四局自主研發的高性能復合摻合料C30綠色低碳自密實混凝土,有效解決了混凝土早期收縮開裂問題,兼具高強度、良好的抗凍性和抗滲性,確保了建筑物在承受較大荷載的同時,具有良好的整體安全性和耐久性。
深度學習
自密實混凝土主要具備三大核心特性:
流動性
自密實混凝土的流動性是其核心特性之一,它指的是混凝土拌和物在自重或輕微外力作用下能夠自由流動并充滿模板空間的能力。這種流動性主要依賴于混凝土配合比的精心設計和外加劑(如高效減水劑)的合理使用。
【特性描述】自密實混凝土的流動性很高,能夠在不經振搗或僅略作振搗的情況下,形成密實的混凝土結構。這種流動性不僅有助于混凝土在模板內的自由流動和填充,還能有效減少施工中的噪聲污染,提高施工效率。
【測試方法】流動性的測試通常采用坍落度試驗和坍落擴展度試驗。自密實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應控制在250-270mm之間,坍落擴展度則應控制在550-750mm之間。此外,還可以通過T50試驗(即坍落擴展至50cm的時間)來評估混凝土的流動性。
填充性
自密實混凝土的填充性是指其能夠充分填充模板內所有空間,包括鋼筋間隙和復雜結構的能力。這種填充性對于確保混凝土結構的密實性和強度至關重要。
【特性描述】自密實混凝土能夠依靠其高流動性,在不經振搗或輕微振搗的情況下,自行填充模板內的所有空隙,包括密集的鋼筋網和復雜形體結構。這種填充性有助于減少混凝土施工中的空洞、蜂窩等質量缺陷,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整體質量。
【測試方法】填充性的測試可以通過多種方法進行,如L形儀試驗、U型箱試驗等。這些試驗能夠模擬實際施工中的復雜情況,評估混凝土在特定條件下的填充能力。
保塑性
自密實混凝土的保塑性是指其在一定時間內保持其工作性(如流動性、填充性等)穩定不變的能力。這種保塑性對于確保混凝土在運輸、澆筑和成型過程中的性能穩定至關重要。
【特性描述】自密實混凝土在配制過程中需要摻入適量的外加劑(如保塑劑),以提高其保塑性。這些外加劑能夠有效地延緩混凝土的凝結時間,保持其工作性的穩定。同時,保塑性還有助于減少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的收縮和開裂現象,提高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和使用壽命。
【測試方法】保塑性是混凝土在工作性穩定性方面的一個綜合表現,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沒有統一的測試流程,可以從初始工作性測試、時間依賴性測試、外部環境影響測試、微觀結構分析和實際應用幾方面評估。
自密實混凝土也是膠凝材料、骨料、外加劑和拌合水的組成體系:
膠凝材料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基礎膠凝材料,對混凝土的強度、耐久性等性能有重要影響。理論上,各種水泥都可用于配制自密實混凝土,但品種的選擇應基于混凝土強度、耐久性等要求,并考慮工作性要求及坍落度經時損失小。優先選擇C3A和堿含量小、標準稠度需水量低的水泥。
【摻合料】常見的摻合料包括硅灰、粉煤灰、硅粉、石灰石粉、磨細礦渣粉等,能夠改善混凝土的工藝性能。粉煤灰:作為火山灰質摻合料,優質粉煤灰能夠改善混凝土的流動性,有利于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應優先選用;磨細礦渣粉:也是常見的礦物摻合料,能調節混凝土的流變性能,提高塑性粘度,同時提高拌合物中的漿固比,改善混凝土和易性。
骨料
【細骨料(砂)】選擇質地堅硬、潔凈的細骨料,對于提高混凝土的流動性和填充性至關重要。
【粗骨料(碎石)】同樣應選擇質地堅硬、密實的粗骨料,且針片含量少。粗骨料的最大粒徑一般在16mm~20mm范圍內,且間斷級配往往優于連續級配。適當增加砂率和控制粗骨料粒徑,可以減少遇到阻力時漿骨分離的可能,增加拌合物的抗離析穩定性。
外加劑
【減水劑】是自密實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外加劑。借助以萘系高效減水劑為主要組分的外加劑,可對水泥粒子產生強烈的分散作用,并阻止分散粒子凝聚。高效減水劑的減水率應≥25%,并應具有一定的保塑功能。常用的減水劑還包括聚羧酸類減水劑和氨基磺酸鹽減水劑等。
【引氣劑】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抗凍融性和耐久性。
【膨脹劑】摻入適量混凝土膨脹劑,可提高混凝土的自密實性及防止混凝土硬化后產生收縮裂縫,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同時提高混凝土粘聚性,改善混凝土外觀質量。
【粘度改性材料(增粘劑)】在配制強度等級較低的自密實混凝土時,可適當使用增粘劑以增加拌合物的粘度,有助于保持混凝土的穩定性和均勻性。
拌合水
拌合水是混凝土中的溶劑,其質量和用量對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響。拌合水的選擇應符合相關標準,確保不會對混凝土性能產生不利影響。
自密實混凝土要求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夠自行流動填充密實,無需額外振搗,配合比設計與普通混凝土有所不同:
單方混凝土用水量
【要求】單方混凝土用水量宜為160~180kg。
【解釋】這是為了確保混凝土有足夠的流動性,同時避免過多的水導致混凝土強度下降。
水膠比
【要求】水膠比不宜大于0.45,具體值根據粉體的種類和摻量確定。
【解釋】水膠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質量與膠凝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等)質量的比值。它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耐久性和工作性。水膠比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耐久性和工作性,需通過試驗確定最佳值。
單位體積粉體量
【計算】根據單位體積用水量W和水膠比R計算單位體積粉體量P=RW
【要求】單位體積粉體量宜為0.16~0.23(假設W取170kg,R取0.4為例),P=0.4170=425kg/m3。注意:這個值在要求的范圍內,具體需根據實際水膠比調整。
單位體積漿體量
【計算】漿體量是水和粉體量的總和,漿體量=W+P。
【要求】自密實混凝土單位體積漿體量宜為0.32~0.40,繼續上面的例子,漿體量=170kg/m3+425kg/m3=595kg/m3。注意:漿體量過多會導致混凝土流動性過大,易產生離析;漿體量過少則會影響混凝土的密實性和強度。
自密實混凝土因其獨特的性能而特別適用于多種復雜和具有挑戰性的工程結構:
澆筑量大、澆筑深度和高度大的工程結構
在這類大型工程中,傳統混凝土可能需要大量的振搗來確保混凝土的密實性,這不僅費時費力,還可能導致混凝土性能的不均勻。自密實混凝土能夠在自重作用下流動并充滿模板空間,無需或僅需輕微振搗,從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并減少了人力和設備的投入。
配筋密集、結構復雜、薄壁、鋼管混凝土等施工空間受限制的工程結構
在這些結構中,由于鋼筋密集、空間狹小,傳統混凝土的澆筑和振搗往往非常困難,甚至無法完成。自密實混凝土的高流動性和填充性使其能夠輕松穿越密集的鋼筋網,填充到模板內的每一個角落,包括那些難以觸及的縫隙和角落,從而確保了混凝土結構的密實性和完整性。
工程進度緊、環境噪聲受限制或普通混凝土不能實現的工程結構
在需要快速施工的工程中,自密實混凝土能夠顯著縮短施工周期,因為它減少了振搗等額外工序所需的時間。同時,由于其無需或僅需輕微振搗,因此也大大降低了施工過程中的噪聲污染,這對于環境噪聲受限制的區域尤為重要。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精誠筑“福”!中建四局中標深圳2022年重要民生工程2022-03-15
- 遇見未來,助力“雙碳”目標,建設美麗中國2022-03-16
- 爭創新業績 持“質”以恒,綠“建”未來2022-03-24
- 中建四局承建的五邑大學綜合體育館順利封頂!2022-04-06
- “首戰”告捷!中建四局精誠“筑”力打造半導體顯示產業集群!2022-04-25
- 南京新地標首棟超高層主體結構順利通過驗收202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