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綠 向新 向優 向未來——第三屆全國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大會在上海召開
2024年10月18日,以“向綠 向新 向優 向未來”為主題的第三屆全國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大會在上海召開。會議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拌混凝土分會主辦,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上海技信工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國雷律師事務所、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鼎軟科技有限公司、洛陽耐銳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上海思偉軟件有限公司協辦。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執行會長吳文貴,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首席研究員劉敬疆,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特別副會長邵俊,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秘書長鐘偉榮,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史永紅,上海申昆混凝土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張立新,北京城建亞東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建江,江蘇誠意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曹永,建國混凝土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李東陽,華東材料(北京)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企業負責人李賢,廣東科明達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李泳珍,蕪湖中集瑞江汽車有限公司工程車事業部總經理張世濤,武漢中陽明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曉昌,上海城建物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海濤,福建南方路面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商混事業部部長陳美云,山推建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安魯琳,金隅混凝土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增壽,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吳德龍,西安市建筑節能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常瑞鳳,華潤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結構建材事業部黨委書記、總經理潘飛等領導,以及江西省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協會、武漢混凝土協會、內蒙古瀝青混凝土行業協會、昆明市散裝水泥商品混凝土協會、湖南省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江蘇省建筑鋼結構混凝土協會、山東省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廣東省預拌混凝土行業協會、貴州省預拌混凝土行業協會、南京混凝土協會等省市混凝土協會領導;王桂玲、馬志華、劉京、田偉、黃政宇、付洛林、徐林、王家棟、曾華林等行業資深專家,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中國建材》雜志、《混凝土與水泥制品》雜志、中國水泥網等媒體及會員企業代表等200余人參加了此次大會。會議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副秘書長兼預拌混凝土分會秘書長師海霞主持。
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秘書長鐘偉榮
鐘偉榮為大會致辭,他首先代表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以及上海的同行們對各位領導、專家、同行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他介紹,上海是中國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發源地之一,從1985年(上海建筑工程材料公司成立),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歷史,2000年以后全國預拌混凝土行業伴隨著中國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而蓬勃興起,其年產量達到全球總量的一半,為此我們可以十分自豪地說:我們的行業為中國城市現代化建設發揮了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當然,隨著城市基礎建設的日趨完善,大規?;ㄍ度胍矊⒊蔀檫^去。因此,思考我們行業后續如何高質量發展是我們必須面臨的問題,也是我們這次大會著重探討的主題。向綠、向新、向優、向未來,相信這次會議一定會給行業的發展提供啟迪,拓展各位同行的眼界。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執行會長吳文貴
吳文貴致辭時指出,回顧過去,預拌混凝土行業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經過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預拌混凝土已成為建材領域年產值突破一萬億的產業。同時,近三年由于國際環境以及國內市場的變化,行業的發展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面臨著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機遇、面臨著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要求。
吳文貴分析,從行業發展數據和趨勢看,到第三季度,行業下行勢頭還沒有得到遏制,可能還沒有觸底;以投資作為三駕馬車之一的增長方式已經過去,預拌混凝土行業面臨著趨勢性以及結構調整帶來的雙重壓力;行業未來的發展可能是在今天規模之下運行,但是存量市場的規模仍是巨大的;企業要適應目前行業面臨的環境,要研究如何穿越這一歷史時期。吳文貴認為,企業未來的發展,要在科技創新、綠色低碳、智能制造等方面有所作為,要在應收賬款管理上有所突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有理由相信,新型混凝土材料將會不斷涌現,為建筑行業帶來更多的創新和突破。在綠色低碳理念的引領下,行業將更加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智能制造也將進一步普及,使生產過程更加高效、精準和智能化。同時,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行業整合將加速進行,優勢企業將不斷壯大,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高。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副秘書長兼預拌混凝土分會秘書長師海霞
預拌混凝土行業以“樹綠色環保形象,塑高端制造行業”為發展目標,近些年,會員企業涌現了重要綠色發展成果,這些企業的負責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在綠色生態、清潔生產、節能降耗、固廢利用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績。大會授予方介生、朱敏濤、李歡歡、李軍偉、李應文、李波、張龍、姜雷山、徐志飛9人“2023—2024年度預拌混凝土行業綠色發展突出貢獻人物”榮譽稱號。吳文貴、張立新為他們頒發了獎牌。

隨著信息化技術與預拌混凝土企業的生產運營越來越緊密,預拌混凝土企業需要更多的跨學科、跨專業的智能制造人才隊伍,為表彰在企業信息化技術應用和智能制造創新發展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績的預拌混凝土信息化主管等工作人員,特別設置了預拌混凝土企業優秀信息官獎項,經會員企業推薦及評審,王錦濤、尹瑞龍、白金瑞、張太康、姚崇文、秦冰、程敦竹7人榮獲“2023—2024年度預拌混凝土企業優秀信息官”。劉建江、吳德龍為他們頒發了證書。

如果說混凝土是大國基建的“壓艙石”,那混凝土工程師就是工程建設質量的“守門員”。一座座大廈拔地而起,萬戶千家的安居新夢,都離不開混凝土工程師的智慧與汗水。經會員單位推薦、評審委員會評審和公示,王模弼、盧金國、朱貴勛、劉飛、劉佳益、劉佳穎、劉鑫、李如虎、李斌、楊野、羅榮清、周杰、周淵、周等金、趙春、胡克濤、姜金財、袁元、索丹、徐文生、徐明、郭玉林、唐天佼、薛可可24人榮獲“2023—2024年度優秀混凝土工程師”,大會上,王桂玲、鐘偉榮為他們頒發了獲獎證書。

近年來,預拌混凝土行業面臨市場需求減少、競爭加劇、成本壓力增大的困難局面。在新型工業化發展背景下,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集聚及共享合作,探索預拌混凝土企業運營新模式,第七屆全國預拌混凝土企業信息化技術應用職業技能大賽以智能調度,協“砼”創新為主題,圍繞預拌混凝土企業智能調度創新應用展開,經過半天的激烈對決,大賽評出1名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2名優秀獎。大會為一二等獎頒發了獎牌和證書,史永紅為一等獎頒獎、馬志華為二等獎頒獎。

在特約報告環節,大會特邀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首席研究員劉敬疆、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技術總監劉京、上海中建海外發展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田偉分別作《混凝土及其制品支撐建設行業綠色發展》《城市更新與綠色低碳背景下的混凝土行業轉型》《海外工程特點及中國建筑企業“走出去”建議》特約報告。
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首席研究員劉敬疆
劉敬疆分析了目前行業發展的政策形勢及雙碳目標的實現、新型工業化、高品質高質量發展、資源化利用與環保等發展任務;介紹了綠色建材發展歷程和意義、取得的成績等;建議大家應正確理解國家基本建設、建設行業、房地產業政策,緊跟建筑工業化、高品質、節能減排發展方向,把握綠色發展、綠色建材基本要求。應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化,發展人工智能、無人操作,向高品質、高質量發展,開發更多長壽命建材、低碳膠凝材料及其制品,重視節能減排,實現綠色無污染、低碳低耗能、能源雙控轉碳雙控等。
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技術總監劉京
劉京從城市更新和綠色低碳兩個方面分析了未來城市建設對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的新需求。城市更新可分為交通設施類、產業類、居住類、公共空間類、市政設施類五大類,城市更新項目對混凝土的需求將趨向:輕質化,利于運輸與安裝,不增加原有荷載;潔凈運輸,不影響使用、干凈、整體管理;快速安裝,注重細節處理、干式作業;藝術化,體現文化需求、提高建筑品質。在服務綠色低碳項目方面,混凝土企業應注重產業布局,規劃循環經濟鏈,如工業廢熱再利用、混凝土的回收再利用等;在節能方面,產品應兼有保溫、裝飾、承重等功能;節材方面,提高混凝土可塑性和耐久性;創新服務生態化產品,如下滲混凝土、植草磚等。
上海中建海外發展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田偉
田偉分析了發展海外業務的責任和使命及海外EPC項目特點,分析了中國預拌混凝土“走出去”的SWOT、區域市場、走出去策略,并對中國建筑企業“走出去”提出了建議。田偉建議,中國預拌混凝土“走出去”首先可走差異化競爭路線,在進入海外市場時,突出中國企業在高性能混凝土、特殊功能混凝土、綠色低碳混凝土方面的技術優勢,滿足海外市場需求。突出服務能力,在混凝土供應穩定性、供應量等方面體現與本地供應商的差異。供應外加劑、硅灰等高價值材料,在建設需求量大的國別和區域建設水泥廠;使用混凝土自動化生產線設備,并進行適應性改造,提高生產效率;攪拌站建設和大型項目結合,作為進去區域市場的探索。
第三屆全國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大會同期還組織舉辦第七屆全國預拌混凝土企業信息化技術應用職業技能大賽、預拌混凝土企業智能制造&管理提升論壇、CCPA預拌混凝土分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預拌混凝土綠色低碳發展論壇、預拌混凝土企業如何應對新形勢新發展對話等系列活動。一年一度的全國預拌混凝土行業發展大會是預拌混凝土企業和上下游全產業鏈分享交流、洽談合作、推介成果的重要時機,也是行業內最具權威性和前沿性的信息交流與創新成果展示平臺。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內襯玻璃鋼鋼筋混凝土復合管》協會標準網絡工作會召開2020-06-04
- “中建西部建設杯”第九屆全國混凝土設計大賽圓滿閉幕2018-12-01
- “中建西部建設杯”第九屆全國混凝土設計大賽開賽2018-11-30
- “蘇博特”杯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混凝土材料設計大賽開賽2018-07-21
- 第四屆“金隅杯”全國混凝土職業技能大賽頒獎2018-07-02
- 《混凝土用銅渣粉》協會標準發布202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