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時代綠色建材應用技術創新發展高級研修班”在北京順利舉辦
2024年11月13日至15日,由北京市朝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及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碳中和時代綠色建材應用技術創新發展高級研修班”在北京成功開班。來自京津冀地區的59名學員參加了此次培訓。
開班儀式上,出席的領導有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專技處四級調研員白寶輝、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所長吳小緩、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首席研究員劉敬疆、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副秘書長陳玉、北京市朝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專技科科長苑辛潔。開班儀式由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吳端靜主持。
白寶輝調研員在動員講話中介紹了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項目的實施背景與意義,強調專題高級研修班是北京市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對本次研修班的課程設置、師資安排以及組織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白調研員同時希望學員珍惜此次學習機會,遵守紀律,注重培訓的實效性。
吳小緩副所長在致辭中分享了建筑材料行業在綠色低碳轉型方面的工作進展,特別強調科技創新和高端人才對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支持。希望本次研修班能夠為學員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激發新的思維,推動行業技術創新。
陳玉副秘書長表示,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始終把教育培訓工作作為協會的重點工作去推動,包括推動行業內急需的工程技術人員、技能人員等職業進入國家職業大典和新職業序列;在人社部指導下,開展職業技能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標準、培訓教材和題庫的編制;在行業層面成立了9家培訓基地,并積極與人社部門和地方協會合作,打通相關人才評價渠道,共同推進行業培訓與評價工作的實施。
苑辛潔科長介紹了北京市及朝陽區在綠色低碳領域的相關政策,強調朝陽區人社局一直致力于推動建筑行業技術人才的提升與創新,特別是在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是實現轉型目標的關鍵。
在隨后的培訓課程中,11月13日上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的劉敬疆首席研究員主講了“綠色建材全生命周期評價及碳中和思路”專題課程,內容涵蓋了綠色建材技術的應用、固體廢棄物與建筑垃圾的資源化處理以及綠色建材在“好房子”建設中的支持作用。劉研究員結合其在綠色建材政策、技術研究和標準編制方面的經驗,深入剖析了綠色建材行業的最新發展趨勢、創新技術、行業標準和認證體系,幫助學員全面理解綠色建材在建筑行業低碳轉型中的關鍵作用。
同日下午,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與工程技術分會趙筠秘書長主講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性能特點、應用與未來發展”課程。趙秘書長結合自己在混凝土技術方面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特點、應用領域及未來發展前景,特別探討了如何推動UHPC技術的標準化進程及其在建筑與基礎設施中的廣泛應用。
11月14日上午,北京工業大學周永祥教授主講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綠色低碳化發展與工程應用”專題課程。周教授結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工程案例,詳細介紹了混凝土材料的綠色低碳技術、耐久性研究及智能設計系統,并分享了如何將這些技術應用于實際工程項目中,推動建筑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
下午,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認證評價中心副主任楊思遠高級工程師主講了“建筑材料行業綠色低碳技術最新進展”,深入講解了溫室氣體核查、低碳產品認證流程及綠色建材產品的評估標準。楊主任還介紹了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和修訂過程,并通過綠色低碳科技發展報告,為學員提供了行業前沿動態和技術支持。
11月15日上午,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吳端靜主講了“碳交易背景下的建筑材料低碳路徑與實踐”課程。從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出發,詳細講解了碳交易的基本邏輯,介紹了“雙碳”政策的核心術語和概念,并結合混凝土碳減排的具體案例,探索了行業低碳發展的具體路徑。
課程結束后,學員們參觀了固廢膠凝材料實驗室,進一步了解綠色建材技術的實際應用。
本次高級研修班為學員提供了一個深入學習綠色建材技術與碳中和戰略的平臺,涵蓋了行業前沿的技術應用、政策解讀與實踐經驗。通過專家講解和現場交流,學員們不僅掌握了綠色低碳建材的技術要點,還對建筑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和挑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次研修班為推動建筑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提升從業人員的技術素養和創新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進一步促進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培訓倒計時,4月10日首期工程技術人員科創能力提升班開講202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