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技術裝備國際市占率超70%!工信部舉行“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新聞發布會
2024年12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新聞發布會,介紹《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2025—2027年)》有關情況,以及推動原材料工業高質量發展舉措、成效。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常國武、副司長黃瑜,科技司副司長杜廣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標準技術司副司長魏宏,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本次新聞發布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副主任龔憲主持。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副主任 龔憲: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
2023年9月,黨中央召開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對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全面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以國家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部門制定了《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今天,我們邀請到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常國武先生、副司長黃瑜女士,以及科技司副司長杜廣達先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標準技術司副司長魏宏先生,請他們介紹行動方案有關情況,以及推動原材料工業高質量發展舉措、成效,并回答各位記者朋友關心的問題。我是本場發布會的主持人,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龔憲。
下面,首先有請常國武司長作介紹。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 常國武: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首先感謝大家對原材料工業的關心和支持。非常高興有機會能與大家交流原材料工業有關情況。
黨中央高度重視原材料工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材料是制造業的基礎”“要下大氣力推動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高科技競爭的關鍵領域,要奮起直追、迎頭趕上”。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必須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原材料工業包括石化化工、鋼鐵、有色、建材等重點行業,增加值占工業的近30%,是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重點領域,也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領域。
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與各方一道,推動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取得明顯成效,邁入了由大到強的新發展階段。一是工藝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升。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百萬噸芳烴等重大成套技術裝備實現自主可控。千萬噸級現代化鋼鐵企業工藝技術、設計施工、裝備制造、運營管理等全產業鏈水平處于世界前列,低碳冶金工藝技術世界領先,全球首條純氫冶金中試線實現全流程工藝貫通。水泥、平板玻璃技術裝備全球領先,國際市場占有率超70%。國際先進的500KA以上鋁電解槽產能占比超40%。二是綠色智能轉型進程加快。建材行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噸鋼二氧化硫排放較“十三五”末分別下降10%、74%。電解鋁綜合交流電耗每噸比世界平均水平低700千瓦時。8.3億噸粗鋼產能完成全流程或重點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原材料工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超75%,較“十三五”末提升10個百分點,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原材料領域累計建成184個國家級智能工廠。三是結構布局持續優化。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產業集聚區煉化產能占比達70%。建成并通過認定的化工園區708家,產值占石化化工行業70%以上。超900萬噸電解鋁產能有序轉移至清潔能源豐富的地區。企業實力日益壯大,45家原材料企業上榜《財富》世界500強,占全球上榜原材料企業近40%;220家原材料企業進入中國制造500強,占比44%;累計培育3000余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四是新材料產業加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值由“十三五”末的5萬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7.6萬億元,年均增速約15%。630℃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用鋼等一批新材料實現全球首發,電子級磷酸等一批高端精細化學品實現重大突破,大飛機、航空發動機、集成電路、核電等重大裝備、重大工程材料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對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對標推進新型工業化目標任務,原材料工業仍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為低端過剩和高端不足并存、綠色化轉型面臨較大壓力、數字技術融合應用還不深入,優化升級任務仍然較為艱巨。
標準在原材料工業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以國家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支持企業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為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任務,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以標準體系建設為切入口和發力點,發揮標準“指揮棒”作用,引領原材料工業供給高端化、結構合理化、發展綠色化、產業數字化、體系安全化發展。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地區和行業組織,加強工作協同,強化指導服務,扎實推動行動方案各項任務落實落細、取得實效,推動原材料工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構筑堅實支撐。
我先介紹這些。接下來,我和我的同事很高興回答各位記者朋友的提問。謝謝大家!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記者:能否介紹下《行動方案》出臺的總體考慮?圍繞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如何部署標準化工作?
常國武: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行動方案》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原材料工業決策部署,以標準“快、優、強”為導向,明確了原材料領域標準化工作的目標任務和重點工程。一是堅持政策協同,強化標準引領。聚焦落實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碳達峰實施方案、數字化轉型方案等,推動標準與戰略、規劃、政策同部署同落實,將標準化工作與行業管理緊密結合,從標準支撐向標準引領轉變。二是服務轉型需求,提升標準供給質量。以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發展、新材料產業壯大為重點,加快關鍵急需標準研制,引領產業創新發展。圍繞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保障,加快強制性國家標準研制,提升保底線能力。三是完善工作機制,發揮標準實施效能。建立健全原材料工業標準化工作協調機制,完善“缺標補標、低標提標、優標轉標、有標貫標”的工作體系,加強貫標推廣和實施效果評估,引導企業在研發、生產、管理全過程落實相關標準要求。
圍繞高端化發展,《行動方案》聚焦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強化上下游協同,制定一批通用性強的先進基礎材料標準,推動一批創新成果轉化成關鍵戰略材料標準,聚焦前沿材料產業化重點發展指導目錄開展前沿新材料標準研制。實施“新材料標準創新工程”,到2027年發布并實施100項以上新材料標準。
圍繞智能化發展,《行動方案》立足原材料行業流程工藝特點,圍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數據安全和裝備智能化發展需要,部署數字技術與原材料工業深度融合相關標準制修訂任務。實施“數字化標準提升工程”,到2027年發布并實施200項以上數字化轉型標準。
圍繞綠色化發展,《行動方案》聚焦低碳技術,開展電爐短流程煉鋼、氫冶金、綠電—綠氫—石化耦合等技術標準研制;聚焦碳減排工作,開展重點行業碳排放、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方法等標準研制;聚焦綠色制造,開展綠色建材、生物基材料等產品標準以及綠色園區、綠色工廠評價標準研制。實施“綠色化標準升級工程”,到2027年發布并實施100項以上綠色低碳標準。謝謝。
新華社記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以國家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請問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如何通過標準提升推動制造業進一步優化升級?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 杜廣達:謝謝,我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感謝一直以來對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標準工作給予的關心和支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高標準助力高技術創新,促進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履行管行業管標準工作職責。一是強化標準有效供給。圍繞石化、鋼鐵、有色、建材等傳統產業制定500余項強制性國家標準、2.6萬余項行業標準。二是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會同7部門印發《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部署“傳統制造業標準提檔升級”任務,助力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三是倒逼落后產能出清。會同15部門印發《關于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的指導意見》,用標準依法依規推動鋼鐵、水泥等行業落后產能關停退出。
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改革任務要求,我部將進一步加強先進適用的標準供給,充分發揮標準引領作用。在傳統產業領域,編制鋼鐵、輕工、機械等行業標準建設指南,加強數智技術、綠色技術等融合領域標準制修訂,引領產業優化升級。在新興產業領域,按照“產品分代、技術分級、研制分期”的思路,加快制定一批先進適用的標準,“產品未動,標準先行”。在未來產業領域,緊跟國內國際技術演進發展趨勢,前瞻布局標準化路線圖研究。
原材料工業是國民經濟基礎性產業,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陣地和堅實保障。《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是我部貫徹落實“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重要舉措,我部將繼續牽好標準供給“牛鼻子”,縱深推進標準與產業發展戰略、規劃、政策聯動實施,以先進標準提升引領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穩步提升標準國際化水平,不斷增強標準在推進產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謝謝。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請問“十四五”以來我國原材料領域標準化工作進展如何?有哪些好的經驗、技術等通過標準進行固化并得以推廣?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 黃瑜:謝謝,我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原材料工業標準化工作涵蓋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稀土、黃金等7個領域,“十四五”以來發布了原材料領域國家標準1500余項、行業標準1800余項、重點團體標準1100余項,標準研制水平和國際化程度持續提升,引領產業發展作用不斷增強。一是強制性國家標準底線日益夯實。按照“應強盡強、能強則強”,將電梯用鋼絲繩、熱軋帶肋鋼筋等推薦性國家標準轉為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化學品分類和標簽規范、轎車輪胎、載重汽車輪胎、通用硅酸鹽水泥等強制性國家標準,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二是關鍵領域標準供給能力不斷提升。圍繞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發布鋰離子電池材料、民機鋁材等548項新材料行業標準;圍繞智能工廠、工業互聯網等,發布鋼鐵行業智能工廠評價等15項數字化轉型行業標準;圍繞碳排放碳核算、綠色產品、資源綜合利用等,發布水泥、電解鋁等產品碳足跡,綠色建材產品評價,稀土靶材回收料等496項綠色低碳行業標準。三是標準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不斷推動優勢產品、優勢技術轉化為國際標準,已主導發布142項,立項212項,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國際標準轉化率超過90%。
近年來,我們在推動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的同時,積極將行業經驗、技術轉化為標準,固化工作成效、引領高質量發展。
比如,過去化工園區建設標準側重于選址、規劃、管理等基本要求,缺少引導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型指標。在充分調研我國園區現狀水平、凝練優質園區發展經驗的基礎上,編制發布《化工園區智慧化評價導則》《化工園區競爭力評價導則》行業標準,明確了開展化工園區競爭力、智慧化水平評價的流程、評價體系和方法,引導園區在產業經濟、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智慧化轉型等方面對標先進改造提升,為提升競爭力和發展水平提供指引。
再如,在7050板材等民機鋁材研發過程中,中國商飛作為用戶單位深度參與,推動標準研制與材料攻關一體化推進,指導材料企業按照適航要求,對連續多批次材料開展性能數據積累及統計分析,同步研制相關產品標準,為推動材料技術應用奠定基礎。謝謝。
中國證券報記者: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了明年要“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請問在以標準引領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有何具體部署?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標準技術司副司長 魏宏:謝謝,我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明確要求要健全國家標準體系,以國家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是我們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在原材料領域分類施策推進國家標準更新提升、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一項重要舉措。行動方案提出了開展標準體系優化建設、加快數字化轉型標準研制、推進綠色低碳標準建設、加強新材料產品標準培育等多項重點工作任務,就是要不斷健全完善原材料工業標準體系,促進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從而實現傳統產業深度轉型升級。
目前,原材料工業國家標準已經達到7000多項,既涵蓋了鋼鐵、有色、石化、建材等大宗產品,也包括了特種合金、特種塑料、碳纖維、稀土等新型材料。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深入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為主線,充分發揮標準在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采取各種舉措不斷健全國家標準體系。
今年以來,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緊緊圍繞大規模設備更新、產業升級等重點工作,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結合我國產業發展,制定實施了《以標準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和《以標準提升牽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部署583項關鍵核心國家標準研制,已經發布了292項。同時,著眼重點產業“一鏈一體系”的標準化布局,加速推進再生金屬、增材制造等標準穩鏈標志性項目。截至到今年11月底,已累計立項國家標準2850項,同比增加197%,累計發布國家標準2869項,同比增加35%。
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將繼續與工業和信息化部一道,積極響應原材料工業發展需求,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做好標準化工作頂層設計,持續健全新型工業化標準體系,堅持標準引領、有序提升,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謝謝。
來源:工信部
中聯水泥一年產100萬噸水泥粉磨項目不再實施
天瑞水泥2024年上半年凈利2830萬元,同比減少約81.2%
數字水泥網
ccaszsn
數字水泥網為中國水泥協會官方網站,是水泥行業權威性的信息資訊平臺,作為網絡媒體和咨詢研究機構,為國內外廣大水泥企業用戶、證券機構、國內外投資機構提供了大量全面、及時、有效、權威的信息服務、已成為業內有廣泛影響力的水泥行業專業性網站。
我知道你在看喲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