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丨重大交通工程暢通經濟循環
春節假期剛剛過去,在全國各地交通部門的努力下,依托我國日臻完善的交通網絡和基礎設施,春運人流、物流運轉保障有力。與此同時,各地交通重大工程建設力度不減,長江沿線公路、鐵路建設如火如荼,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成效顯著,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交通基礎設施是各地推動“兩重”建設(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的重點發力領域,對暢通經濟循環、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春節假期結束,更多工程復工復產,將更有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有力支持長江經濟帶建設
2月2日,在上海務工的湖北天門籍居民陳軍開車帶著家人,行駛在春節前通車的武漢至重慶高速公路,到武漢的親戚家拜年。“這條高速公路通車后,再也不用擔心走滬渝高速或武荊高速堵車了,節約時間,出行心情更舒暢。”
沿江干線公路是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推動長江沿線國家公路省際待貫通路段建設,提高普通國道技術等級和安全服務水平,推進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建設,有助于構建完善長江干流貫通上下游和左右岸的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強化區域協同融通,更好發揮長江經濟帶橫貫東西、承接南北、通江達海的獨特優勢,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G4231南京至九江高速公路等國家高速公路未貫通路段、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等長江干線過江通道、G318等普通國道未貫通路段和瓶頸路段提質改造等項目也都在有序加快建設。
預計到2028年,東西暢通、南北互聯、便捷順暢的沿江干線公路網絡基本形成,長江經濟帶主要交通干線通行能力、路網系統韌性和功能可靠性、技術等級和服務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安全與應急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物流運輸成本持續下降,人民便捷出行需求和貨物高效流通需要得到有效滿足。
作為跨區域跨流域的重點項目,鐵路建設也在扎實推進。在江西九江柴桑區,京港高速鐵路九江至南昌段廬山鋪軌基地的工作人員已經返崗復工,他們熟練地調試機具設備,將長軌運輸線和存軌臺位按照標準整修到位,為昌九高鐵下一步建設做好準備。
“九江是全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橫向沿江通道和縱向京港通道的交會處,兩條高鐵通道建成后,對江西等中部地區省份進一步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助力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實施、促進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昌九城際鐵路公司昌九指揮部副指揮長鐘亮根介紹,昌九高鐵全線計劃2027年3月建成并具備開通運營條件。
目前,上海經南京至合肥段、合肥至武漢段、武漢至宜昌段、成都經達州至萬州段、成渝中線鐵路等沿江高鐵正在加快建設。到2028年,高標準、大能力、多路徑沿江高鐵通道基本貫通,東西雙向、南北兩岸的沿江高鐵動脈基本建成,上海至重慶、成都實現全線時速350公里高標準貫通運行,長江經濟帶上中下游城市群、主要城市間聯系更加緊密,軌道上的長三角、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基本建成。
“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兩重’等一攬子增量政策實施,長江經濟帶綜合交通運輸迎來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升級的重大契機。”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樊一江說,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聚焦黃金水道,統籌發展與安全,突出綜合協同,長江經濟帶綜合交通運輸網絡結構、服務效能、一體化智能化綠色化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在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拓展超大規模內需空間、暢通構建新發展格局下國內國際要素資源便捷流轉、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上發揮著重要支撐引領作用。
助推構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1月15日,在廣西百色右江區,隨著挖掘機鏟斗將迎山2號隧道掌子面最后一層巖土打通,新建黃桶至百色鐵路全線首座隧道順利貫通。在廣西百色樂業縣,黃百鐵路的另一條隧道——老山隧道掘進作業同樣加快推進,運渣車、挖掘機來來往往,風槍鉆孔作業的響聲震耳欲聾。
黃百鐵路是西部陸海新通道標志性工程。云桂鐵路廣西公司黃百鐵路建設指揮部高級工程師包其福介紹,項目預計2028年建成通車。屆時四川成都等地的貨物通過欽州港出海的距離,將由現在的1697公里縮短至1440公里,對于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整體運輸能力,更好服務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2025年,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持續主動對接服務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重點項目實施,爭取新開工黔桂增建二線、文靖鐵路、南欽增建二線、南寧站和南寧南站改擴建工程5個項目,開通運營南憑高鐵崇憑段,加快建設發達完善的現代化鐵路網,不斷填補西部鐵路‘留白’,為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運輸保障。”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稱。
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對于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格局具有重要意義。數據顯示,2024年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運輸貨物達96萬標箱,同比增長11%,創歷史新高,實現連續7年增長。今年1月,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10萬多標箱,同比增長超30%,繼續保持較快增速。連年快速增長的運輸需求,對進一步提升通道運輸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除了鐵路項目加緊建設,一批公路項目正有序加快建設。到2028年,東、中、西3條主通路將全面建成,成渝地區至北部灣出海口距離縮短至1380公里左右。通道運輸能力大幅提升,港口樞紐功能不斷完善,外貿貨物比例提升至20%左右,鐵海聯運集裝箱發送箱量為100萬標箱左右。初步形成陸海統籌、雙向互濟的西南戰略腹地重要出海大通道,更好支撐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和新發展格局構建。
加強“軟建設”完善長效機制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和服務性產業,在擴大有效投資、拓展消費空間、暢通內外循環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別是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和保障國家重大安全的重大交通項目,既是國家重大生產力布局的重要基礎和重要內容,也是新質生產力孵化培育和拓展應用的重要承載平臺,是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精準拉動內需、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發力領域。”樊一江說。
此前,在“兩重”政策的支持下,我國交通建設在“硬投資”方面成效明顯,項目建設推進迅速。從單個交通方式看,2024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506億元,同比增長11.3%,持續保持高位運行;投產新線3113公里,其中高鐵2457公里。從局部交通網絡看,沿江鐵路、沿江干線公路、沿江機場建設同步推進,長江經濟帶各種交通方式的安全與應急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在“硬投資”之外,面對當前復雜的經濟形勢,交通基礎設施還要在“軟建設”方面發力,做好政策、規劃等方面的完善工作。
政策上,要持續細化完善各交通運輸方式“兩重”建設實施方案。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大中央、地方資金支持力度。提高項目前期工作質量和效率,持續優化項目審批流程。
規劃上,持續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十四五”長江經濟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加快實施《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建成經濟、高效、便捷、綠色、安全的西部陸海新通道。
體制機制上,加強統籌協調,統籌各地資源,優化鐵路運輸組織,完善公路、水運項目貫穿勘察設計、工程施工、養護管理、應急處置等各環節、全過程的安全建設監管。
交通運輸部總規劃師、綜合規劃司司長吳春耕介紹,近一段時間,交通部門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貫徹落實《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制定出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2025年版)》,包括20個左右重大工程包、40個左右單體重大項目,都將在2025年謀劃啟動或者有序推進實施。
“對40個左右單體重大項目,我們將指導各地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加強資金要素保障,加快審批進度,全力推動建設實施,力爭形成‘建成一批、續建一批、新開一批、謀劃一批’的良性互動。”吳春耕說。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交通運輸部:加快湖北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2020-07-07
- 交通運輸部印發指導意見 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20-08-07
- 交通運輸部: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連續4個月實現正增長2020-09-01
- 住建部:全國42個城市在建軌道交通里程超5000公里2020-10-19
- 構建新發展格局 優化完善綜合運輸通道布局2020-10-20
- 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