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專家談”| 社會信用體系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著力點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保障,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2024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圍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2024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其水平決定生產關系。制度作為上層建筑通過調整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社會信用作為市場經濟的基礎制度,是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保障。在創新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秩序、激發新經濟以及提升勞動者能力水平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數據要素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要素,以其獨特的作用機制塑造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模式。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生產要素強調資源投入與產出關系不同,以信用信息為代表的數據要素,具有非排他性、共享性、可加工性和風險定價功能,引導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
社會信用體系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規范了市場經濟的秩序,而且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和維護市場秩序,為新質生產力的提升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同時,數據要素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以其獨特的機制,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信用信息的共享性和加工性,使得先進優質的生產要素能夠更加順暢地流向新質生產力,從而推動經濟的持續增長。當前需要將信用體系建設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可重點關注以下四個維度作為適配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著力點:
一是結合數字經濟和人民幣國際化,將中國特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方案傳播到世界各地。人工智能(AI)和信用大數據技術的融合發展,安全、高效、便捷地歸集和處理信用信息,大幅度提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二是要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行政管理體制等改革。扎實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機構改革和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提高公共服務質效,形成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三是以發展的眼光觀察信用體系在新興事務中的創新支撐。緊跟當下00后、Z世代等年輕群體的潮流趨勢,在夜間經濟、云端展覽、國潮文創專項計劃,深化政府職能轉變,提升服務意識,不斷釋放各領域生產力和創造力,在新業態發展領域,走走看看,加強內部和行業自律,上升為團體標準、地方標準,在重點領域和存在信用風險點位實施重點信用監管,培育新型信用生態消費模式。
四是持續發揮新質生產力要素作用,新質生產力是經濟高增長的關鍵,信用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制度,發揮優化資源配置作用,完善各類信用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公共信用產生的相關數據作為最重要的政務數據,有序向社會開放,發揮信用數據作為支撐各行業發展的生產要素的作用,提升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和國際競爭力,在新時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過程中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高質量發展。(作者:劉凡華,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南京市宏觀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經濟師、綜合經濟研究所負責人,北京信用學會特邀研究員)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國家發展改革委 中國人民銀行共同召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2024-05-07
- 國家發展改革委: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落地見效2024-06-25
- 《2024—2025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