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技術創新研究院工程(一期)主體結構封頂
近日,深圳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技術創新研究院建設工程(一期)項目主體結構封頂,正在開展二次結構及機電安裝施工。
中國計量院深圳創新院項目位于光明區光明科學城大科學裝置集群區,占地面積36193.9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8353平方米。項目主要布局7棟建筑,包括技術擴散中心2棟、科研實驗中心3棟、行政樓1棟和科研輔助樓1棟。項目7棟建筑的落位因山借勢,鳥瞰形狀像新莽時期的銅卡尺,具有計量文化代表性,而且建筑定位類似北斗七星的形狀,因此項目別出心裁地以“北斗七星”的七顆星來命名每棟建筑,分別為天樞樓、天璇樓、天璣樓、天權樓、玉衡樓、開陽樓和瑤光樓。
項目以“空間生長,模塊計量”“工藝先導,衍生架構”“嶺南氣韻,大地生長”為設計理念,從嶺南傳統地域建筑中汲取智慧,通過建筑之間的廊道及架空開放空間,形成鮮明的地域特色以及景觀滲透。
項目堅持智能建造和綠色建造的目標,首次將智慧工地管理系統(C-SMART)、光儲直柔系統、模塊化集成建筑技術(C-MiC)、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BIPV)、模塊化機電安裝技術(MiMEP)等多項前沿建筑科技綜合集成應用,探索建筑業低碳可持續發展新路徑。
項目創新應用混凝土模塊化建造方式。在1#樓(瑤光樓)宿舍單元建造中采用C-MiC體系,將宿舍單元拆分為32個功能齊全的模塊?;炷羻误w模塊重量近45噸,為模塊化建筑史上之最。每個模塊如同一間酒店式宿舍,在工廠內完成結構體系、機電管線、衛浴裝修等建設內容,直接運送至施工現場吊裝。
項目致力于建設計量基標準技術研究所、量子計量與傳感研究所、精密儀器集成技術工程中心及計量技術擴散應用中心四大核心平臺。作為深圳市“十四五”發展規劃科技創新重大工程,項目建成后將有助于全面提高我國在量子領域的科技水平,全面提升國家科技競爭能力。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武漢諶家磯還建項目部分樓棟主體結構封頂2021-07-11
- 福建建科院建筑設計生產基地順利封頂2021-11-19
- 貴州省第二大高鐵站主體工程封頂,預計明年交付使用2021-12-20
- 海南銀行總部大樓穹頂提升成功,創海南省同類型施工之最2022-07-07
- “亞洲第一”!順利封頂!2022-11-28
- 首次使用特殊“外衣”——合肥美術館主體結構或春節前封頂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