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比達88%,108新線高速公路隧道和立交全部開建
京西房山,巍巍群山之間,汩汩河水之上,一條“巨龍”正穿山越水,奔騰向前。作為一條平急兩用的高等級“生命通道”,108新線高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全線設41座橋梁、20處隧道、9座互通立交,橋隧比高達88%。目前,工程已實現30座橋、20座隧道、9座立交開工建設。
??108新線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現場。本報記者 程功攝
??“鉆山”用上一批先進“武器”
??沿著一條新修的盤山便道,駕車緩行,來到一處平臺后,眼前山體赫然出現兩個洞口。此時洞內機械轟鳴,紅色光帶映襯著藍色“鉆山”臺車,十分酷炫。這里,就是正在建設的108新線高速黑龍關1號隧道,距離高速東起點約18公里。從施工平臺眺望,可以看見腳下的老108國道和其副線,還有汩汩流淌的大石河。
??這條隧道位于陳家臺村,全長2.6公里,分為左右兩個洞,未來承載雙方向四車道的車流。“正在工作的二襯臺車,可以理解為給隧道做鋼筋混凝土外殼。”中鐵十四局現場項目經理黃國威告訴記者,打洞穿山將用上一批先進“武器”,比如有兩條“胳膊”的開挖臺車,可以極大縮短施工時間、提高安全性;防水板自動鋪掛臺架,像“搟面杖”一樣,自動將防水層滾動到平整。
??在這座山頭附近,還能看到不遠處廢棄的石灰窯。“我們這個工區,曾經是房山礦區,雖然施工前完成了勘探、預報,但隧道開挖猶如‘隔皮摸瓜’,還是要時刻防范不良地質風險。”黃國威介紹,開挖過程中,會通過“超前探孔”技術,探查前方三五十米范圍內有無風險。
??兩山之間“懸拼”最高橋梁
??108新線高速公路,全長約60公里,呈東西走向,從G5京昆高速出發,一路向西直達河北。該項目地處西部山區,地形陡峭、地質條件復雜,全線設置41座橋梁、20處隧道、9座互通立交,橋隧比達到88%。如今,全線20處隧道已經全部動工,橋梁有30座實現了開工。
??遇水架橋,遇山挖隧,也意味著這條高速的超高建設難度。
??“108新線高速的蒲洼大橋,將成為北京在建的最高橋梁。”首發建設公司108新線高速項目管理處工程管理部部長方睿介紹,這座大橋橋墩高達96米、橋高達150米,將在兩座大山之間,從高空跨過馬鞍溝。建設者要先在山體上打下兩個橋墩,再從兩端向中間“懸拼”橋面,最終實現“牽手”。如今,這座大橋正在進行下部結構施工。
??無論是穿越山腹,還是飛跨河流,想要到達施工點位,都并非易事。采訪中,記者注意到,在108新線高速建設沿途,都能看見建設者修建起的一條條盤山便道,以及正在穿梭往來,揮動“巨臂”的大型設備。“僅我們7標段,就有600余名建設者加緊作業,現場配備的旋挖鉆機、雙臂鑿巖臺車等143臺大型設備更是晝夜不停。”黃國威介紹。
??9座互通立交便利沿線出行
??“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前,北京西部山區沒有高速,普通公路基本是沿著地形鋪設,起起伏伏,因此在暴雨來臨時較易受損。這條新建高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就是要將道路高高“抬起”,避免暴雨沖毀道路。
??記者了解到,108新線高速9次跨越大石河、4次跨越鐵路、2次跨越南水北調干線。為了提高防洪能力,項目全線按照可以抵擋百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
??從線路設置來看,108新線高速也十分注重與沿線每個鎮的通聯,設置了河北鎮立交、佛子莊立交、霞云嶺立交等9座互通立交。
??值得一提的是,在佛子莊互通立交處,設有全線唯一一處高速服務區,這處2.2萬平方米的服務區,不僅具有停車、加油等日常服務內容,還可在暴雨等極端天氣下作為應急指揮部。為了提高應急保障安全性,建設中特意將此處服務區路基填高,比108國道足足高了32米。
??108新線高速公路,作為北京西部山區“三橫三縱”路網骨干,兼顧“平急兩用”,建成后將有效提高西部山區的抗災能力與路網韌性,對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提升首都地區防汛抗洪能力、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國務院批復:同意,廣州大消息→2024-09-20
- 京津冀三地綜合管廊領域標準體系已基本建成2020-09-15
- “十四五”北京圍繞5大任務推動京津冀交通一體化2021-06-17
- 北京2035年軌道交通總規模2673公里2021-12-10
- 京津冀綜合交通網絡基本成型2022-02-25
- 發展差距仍待改善 京津冀聚焦重點蓄勢待發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