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排面,網友熱議的大阪世博會中國館,為啥這么好看?

竹韻書簡,繪就東方華章


作為“我國城鄉建設科技領域的國家隊”,
中國建科擔綱了
2025年大阪世博會中國館
建筑概念方案設計。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建科首席科學家、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總建筑師崔愷以“中華書簡”為靈感,
詮釋了天人合一的中華優秀傳統、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綠色低碳的當代中國設計理念,

崔愷:“我之前在敦煌設計了一個遺址博物館,我了解到在那時就有大量書簡從長安城傳播到西域邊關,書簡作為信息傳遞的重要媒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片片竹簡串接成卷,便于攜帶和保存,閱讀時漸次展開,簡順繩軟,自成曲面。中國館此次的設計方法就是利用書簡的打開模式,給人們呈現出一種徐徐展開的感覺,它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與記憶。書簡上有很多古老的篆字,相信有不少日本老人非常喜歡中國的書法,他們喜歡閱讀和研究這些漢字,漢字是一種代表中國的特定的表達符號,是文化溝通交流重要的方式。”




中國館在設計與建造過程中
充分體現綠色可持續的核心理念。
竹材作為最適合表達
“竹簡”意象的材料,
本身也具有生長周期短、碳吸收量大、
易降解、材性柔韌、傳熱系數低等優點,
成為建館的主材。
屋面上輕透的陽光板如宣紙一般,
引入了自然光。
竹墻間的景窗縫隙,
可以導入微風。
裝配式、預制化的建造方式,
提高了建造效率和質量,
便于會后再利用和回收。
大阪世博會中國館開館后,
中外嘉賓高度評價
中國館建筑外觀和精彩展項內容,
贊賞中國館展現的
五千年中華文明深厚底蘊
和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輝煌成就,
期盼各方通過大阪世博會
加強互學互鑒,實現互利共贏。
創新技術與精細管理,打造國際工程典范



中國建研院將建筑與展陳、
室內與室外融合設計,
統一以中華書簡為語匯,
打造內外統一的空間形態,
充分運用有限而變化的建筑空間
部署展覽敘事單元,
將建筑形態轉化為展陳的敘事語言,
讓建筑會講中國故事。



亮點一:裝配式可逆化
建造設計為工期提速


亮點二:低碳材料與技術
為綠色節能提效




亮點三:“堵疏結合”的屋面防水
為安全提質



“八網”融合,繪就“現代版桃花源”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哈爾濱構建全方位服務推動裝配式建筑應用2020-08-10
- 提升“中國建造”核心競爭力 這份文件圈出七大重點任務2020-08-11
- 河南:八部門聯合出臺政策 支持裝配式建筑發展2020-08-28
- 南京: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項目50個 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6.53%2020-09-03
- 廣西將全面推廣使用預制樓板、預制樓梯板、預制內外墻板,裝配式建筑即將迎來發展高峰2020-09-07
- 安徽:力爭到2025年建筑垃圾每萬平方不高于300噸20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