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愉拍视频-四川一级丰满女老板毛片_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歡迎您來到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官方網站
終身成就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終身成就獎——許景新
時間:2020-07-08    來源:CCPA    分享:

參加企業文化建設活動.jpg
建華建材集團創始人許景新先生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終身成就獎頒獎詞


許景新,全球最大的預制混凝土樁企業建華建材的創業者和掌舵人。


建華建材創業于1993年,成長于廣東中山小欖鎮,僅五年時間,你帶領的建華管樁的產銷量在中國市場占有率達到30%以上,成為行業翹首。


2002年,你提出“沿海北上、沿江西進”發展戰略,在國內20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48處生產基地,并率先“走出去”,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進入新時代,實施“二次創業”戰略,從單一樁產業向混凝土制品與技術綜合服務商發展,2018年銷售收入超過350億。


“小贏于機、中贏于智、大贏于德、久贏于道”。你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提煉出“走正道、負責任、心中有別人”的企業文化核心理念和“以人為本,無為而治”的管理理念,激勵著建華人奮發自強,篤行正道,不忘初心,堅守實業,連續22年引領行業發展。


你曉人性,知進退,低調謙和,守拙內斂,富有智慧。2018年,你主動退出董事會,建立了真正意義上的家族企業由職業經理人管理的體制,建華建材由此行穩致遠,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中國管樁傳奇——許景新

——致敬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許景新

記者手記

許景新,注定是中國管樁行業的傳奇。

他是全球最大的預制混凝土樁(又稱管樁)企業,建華建材集團(以下簡稱建華)的創始人、控股股東。這家從廣東中山出發的企業創建于1992年,受益于改革開放前沿的長風巨浪,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建華開枝散葉,碩果累累。目前在國內21個省、市、自治區創立并投產了56家生產基地,緊緊抓住“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三大區域經濟增長點,設有300多個銷售服務網點,覆蓋全國大部分區域。在積極開拓國內市場的同時,探索“走出去”布局海外市場,在海外建有2個生產基地,打造出了一個名符其實的“管樁帝國”。如今,建華的產品與服務涉及工業與民用建筑、水利水運、電力通訊、公路市政、軌道交通、裝飾混凝土等領域,己經發展成為全球預應力混凝土管樁龍頭企業和一流的混凝土制品與技術綜合服務商。目前,建華的管樁產品產銷量占到中國市場的30%以上。在2020年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發布的2019年全國預制混凝土樁企業產量排名中,建華建材以1.6028億米的年產量蟬聯榜單冠軍,占全國前十名企業產量總和的62.66%。在“2019中國建材企業500強”中排名第六名,“2019中國民營建材企業100強”中排名第二名,“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排286位。

近年來,驚嘆于中國基礎建設的巨大成就,國際傳媒界將中國喻為“基建狂魔”。而在多項國家重點工程項目中,建華都擁有驕人的品牌影響力和不凡的市場競爭力。我們所熟知的京滬高鐵、港珠澳大橋、特斯拉中國工廠等代表“中國速度”“大國重器”的國家重點工程都指定采用建華的產品。

28年來,許景新的建樹與奉獻不僅僅在財富積累與產品輸出上,而是更醒目地體現在他豐富的精神世界與獨特的企業文化實踐成果上。他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提煉出“走正道、負責任、心中有別人”的企業文化核心和“以人為本,無為而治”的管理理念,引領著全體建華人奮發自強,循道而行。

精耕市場 久勝于專

2019年末,在南京隆重舉行的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大會上,為表彰行業廣大民營企業家們開拓創業、艱苦奮斗、矢志不移的企業家精神,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特別授予建華創始人許景新“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終身成就獎”的榮譽稱號。


建華創始人許景新榮獲“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終身成就獎”榮譽稱號

許景新,1948年出生于廣東中山。中山市不僅以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故鄉而聞名,更是在改革開放的大江大潮中孕育出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工業企業,區域特色經濟蓬勃發展,而建華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份榮譽對許景新來說完全是實至名歸。回眸他坎坷且輝煌的來路,其艱辛與精修清晰可鑒。

1992年創立建華管樁(建華建材前身),1993年8月建華第一家生產基地小欖管樁廠試生產成功。創業之初,建華連續三年虧損,運營異常艱難。面對困境,許先生沒有退縮,下決心改進技術、培養人才。許先生率領技術團隊多次赴香港學習先進技術,同時認真觀察市場行情,總結經驗,決定將PC樁升級為PHC樁,許先生親自參與工藝改良、市場拓展,帶領團隊務實苦干,經過3年努力,1996年建華產銷量躋身廣東省同行業前三名。1997年,產銷量達到89萬米,企業扭虧為盈,管樁產銷量躍居全國第一,從此以后建華連續23年穩居全國同行業冠軍。


1992年,建華管樁在中山小欖成立

2002年是建華發展史上重要的一年,也是許先生為建華高速發展奠定基石的一年。這一年,他提出兩大戰略。一是“沿海北上、沿江西進”的發展戰略。建華走出廣東省,布局珠三角、長三角,發展成為全國性規模的企業。二是人才戰略。從當年起,建華開始招收應屆大學生,加強自身人才隊伍建設,建華進入近二十年的高速發展階段,也逐漸獲得了行業黃埔軍校的美譽。

建華在加大全國布局,搶占市場制高點的同時,還積極探索海外市場,并于2012年在越南成立首家海外生產基地。目前,通過沿海沿江生產基地自建碼頭,產品銷售可覆蓋東南亞及周邊各國,未來建華將立足國內,面向世界。

2014年建華從單一生產銷售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轉變為向客戶提供專業的混凝土預制構件產品和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從地下基礎工程到上部結構工程的全流程產品,廣泛應用于民用建筑、工業廠房、鐵路、機場、公路、水利、市政、電力通訊、裝飾裝修等各類工程領域,并提供勘察設計、產品供應、施工管理、方案優化、工程應用咨詢等系列標準化服務和定制服務。建華利用生產規模大、業務分布廣、產品種類齊的優勢,聯合眾多合作伙伴打造設計、制造、施工、供應的四個共享平臺,建立基于建筑工程項目的生態圈,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安全、經濟、及時、高效的服務。

隨著企業不斷發展,目前,許先生建立了多元化的產業集團公司,旗下擁有建華建材、建華物流、骨料貿易、裕景泰貿易、湯辰機械、龍泉股份、索菱股份、建華地產和環保科技九大產業板塊齊頭并進,以建華品牌為源,產業鏈為流,利用品牌效益,圍繞產品建立全新生態系統,充分發揮全產業鏈協同價值,實現企業穩健發展。

走正道 負責任 心中有別人

水泥、鋼筋……振動、成型、蒸壓、出釜,周而復始的過程中規中矩,質樸守拙的產品毫不起眼,這就是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產業特點。然而許景新在這樣一門產業上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做大—全球規模之最;做強—年銷售額可達數百億元,產量占全國同業的三分之一。

他憑什么讓近3萬人的團隊(分布在國內的二十多個省市)在這樣一門工藝傳統、工序簡潔、競爭激烈、有上千萬元就可進入的產業中塑造了一個“不敗傳奇”。據不完全統計,20多年來,已有三分之二進入管樁行業的企業倒在了這個貌似簡單的產業發展途中,而建華依然在穩健進步并繼續“笑傲江湖”,個中的奧秘究竟是什么?

在建華,你問任何一個人對企業最大的認同點是什么,答案近乎一樣:企業文化。“走正道,負責任,心中有別人”是建華的企業文化核心,二十多年來經過全體建華人的不斷踐行,已然成為建華的經營原則和做事宗旨。


許景新先生當選“第二屆中國經濟百名杰出人物”

走正道。“走正道”體現在建華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在資金緊缺、運營困難的時候,許先生明確提出:降價銷售也要確保資金回籠,借高利貸也要保證能發放工人的工資。從那時起建華就定下了“四個準時”原則,即:準時發放員工工資;準時向國家納稅;準時還銀行貸款并繳納利息;準時支付供應商貨款。在面對偷工減料、吃拿卡要、惡意競爭、拖欠工資等不良現象之時,果敢堅定地明確建華的“三不傷害”原則,即:不傷害員工利益、不傷害客戶利益、不傷害供應商利益。原則一經提出,在許先生的影響下,建華排除萬難至今仍堅持執行。這不僅為企業后來穩定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更根植于建華的企業文化中。許先生表示,建華的發展有些東西要善于變化,既要跟上時代發展步伐,也要契合市場需求,但有些東西即使再難也要篤定堅守,建華正道文化的方向和原則要根植血脈永不能變。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無論是對稅務、銀行還是集團股東,建華只有一張財務報表。許先生視規范經營、積極納稅為企業的義務和責任,建華雖然是非上市民營企業,但每年都會聘請“全球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畢馬威”為公司進行審計,據統計,僅2019年,許先生名下企業共為國家繳納稅款:22.97億元。

負責任。許景新認為負責任是成事立人的根本。集團要求每一個員工都應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做到上下負責、彼此負責。許先生說,一個企業首先要對社會負責、要對行業負責,同時也要對企業和員工負責。

一、對社會負責

建華每年支出大量研發費用支持科技創新,在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各方面均進行了大量的自主創新與對外科研合作,創新成果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產業化應用成效明顯。許先生一直都很重視通過技改為企業和行業尋求發展、為社會創造價值,創業初期,那時國內的管樁生產線都還很落后,生產效能也遠比上現在,但許先生勤于實踐、善于思考,在不斷總結生產經驗后,他率先提出將高壓釜的釜體直徑從原來的2.85米改為3.2米,這個建議大大提高了高壓釜的利用率,看似小小的改動,卻能極大地提高生產效能,同行業其他公司也紛紛效仿,帶動了整個行業生產效能的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使整個行業在節能減排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也正是在許先生這種精神的影響下,全體“建華人”在各自崗位上,通過不斷的創新改造、優化提升各個生產管理環節,給企業創造價值,帶動行業良性發展,為社會做出貢獻。

建華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回饋社會,特別關注社會需要幫助的群體,建設希望小學、幫扶困難學子,慰問老兵并組織出游。同時也積極參與社會慈善機構組織的公益活動,2019年在“廣東省慈善萬人行”活動中,廣東建華向當地紅十字會捐款1000萬元。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期間,許先生心系疫區、心懷大局,在公司捐款1000萬元后又以個人名義再捐1000萬元。一個企業,對社會最大的負責就是創造出符合社會進步需求的好產品并經營好企業本身,也是對辛勤付出的3萬建華人及他們身后近十萬個建華家庭的最好回饋。

二、對行業負責

截止至2019年11月30日,建華主(參)編與管樁、新材料、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相關的國家、行業、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以及標準圖集的制修訂超過了80項,其中主編的行業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技術標準》(JG/T406-2017)使管樁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顯著,極大地促進了新的樁型及其施工工藝在我國的發展。參編國家標準《工業建筑防腐蝕設計標準》(GB/T 50046-2018)過程中,不僅承接了混凝土防腐蝕試驗相關工作,還提供了大量以往積累的混凝土防腐蝕相關試驗數據,為管樁在防腐蝕地區的應用提供了安全保障,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應用于港珠澳大橋,標志著公司在該項技術上已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建華致力促進行業創新發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國內多家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建立了企業院士工作站、研究中心等高新技術創新平臺。2013年,在國家獎勵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等機構的指導下,主導開創性地設立了國家級獎項“建華工程獎”。該獎項是建材行業唯一由企業設立并得到國家獎勵辦認可的行業科技獎項,由33位院士和14位行業專家組成獎勵委員會進行獎項評審,旨在貫徹國家科技創新戰略,推動中國混凝土預制構件技術研究與應用創新。作為全國預制混凝土制品行業的重要獎項,“建華工程獎”的行業認可度越來越高,影響力越來越廣,前后共表彰了54個項目。這些優秀成果,可以說是混凝土制品行業技術創新的杰出典范,不僅為行業的技術進步、創新發展做出了貢獻、樹立了標桿,更為混凝土制品行業加快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建華工程獎頒獎典禮

三、對員工負責

“真誠、讓利、尊重、包容、提升”十字方針是許先生一貫堅持的善待人才的態度。他認為做百年老店,不是產品的百年老店,更重要的是人的百年老店,產品可以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但是人才是最終的產品。建華的“終極”產品,不是優質的預制構件產品,也不是完善的服務,而是走出去受尊重、有貢獻的“建華人”。

許先生率先提出:我們要長期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培訓、培訓、再培訓,以達到提升、提升、再提升的人才培養觀。他指出,企業文化類培訓可以統一員工對人價值觀的認識,專業知識、實操技能類培訓可以有針對性的分析、解剖、解決經營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他要求建立全方位、立體化的培訓體系,對各層級員工從專業知識、崗位技能等多方面進行針對性的培訓。2004年公司成立建華學院,許先生擔任建華學院院長,提出“以教人者教己,在勞力上勞心”的院訓,致力于不斷地提升人、培養人。


第十三屆集體婚禮

心中有別人。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許先生堅持倡導以多種方式進行企業文化建設、團隊建設。公司每年舉辦太太會議,由公司骨干人員攜家屬參加,至今已連續舉辦17屆。每年太太會議,許先生都會親臨現場,與高管層的太太們進行現場交流。自2005年起,公司每年都會舉辦青年集體婚禮,至今已連續舉辦14屆。見證了近300對新人攜手步入婚姻殿堂。這已成為建華關懷員工的傳統活動之一,每年許先生都會為建華新人們證婚,并贈送親筆書寫的墨寶及寓意幸福美滿的金飾。此活動已被列為全國建材企業文化建設優秀案例。此外,建華每年均會定期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并已形成體系。針對優秀青年管理干部的井岡山紅色教育;組織高管層進行3天88公里的戈壁徒步遠征;全體營銷人員參與的荒島求生訓練營;面對一線工人的員工子女教育基地,公司聘請專業老師為員工子女進行暑期輔導等,每年一度的七一安全晚會,中秋國慶雙節晚會、勞模精神學習月、每年兩次旅游團建以及豐富多彩的各類體育活動,如籃球賽、羽毛球賽、乒乓球賽、員工運動會等,讓廣大員工在工作之余享受到生活的樂趣和家的溫暖!


許景新先生在第十七屆太太會議上講話
十七屆太太會議

以人為本,無為而治

20多年來,許景新為企業鑄就了一套獨特的人才理念,堅持“企業、產品、人”三位一體,以人為本、知人善用,努力做到“上無為、下有為”,從而真正達到“無為而治”的最高境界。

來到建華生產基地,當你深入了解,你會發現,建華人一談起自己的產品,他們就會自豪地說,“在這個行業,我們是世界第一。”這時,你會從內心產生一種敬意。無論你在什么時候來到車間,你都能感受到每一道工序工人的動作以及動作節奏都是基本一致的,這顯然是一支紀律嚴明、訓練有素的隊伍。在管理層,無論是車間的班組長,還是部門的主管,他們的工作程序,既有嚴格的規程,又有靈活的要求。而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的工作規程就不像基層那么具體,靈活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人人都清楚自己的職責,這也許就是“上無為,下有為”吧。建華的“無為之道”無疑得益于中國傳統文化。


生產車間

一幅對聯在企業的大門口一貼就是二十余年,每年只更新紙張卻不變動內容,這在中國的企業實屬鮮見。這幅對聯的左邊是“交以道接以禮”,對聯的右邊是“近者悅遠者來”。站在企業的大門口,讓人感到撲面而來的是儒道之風。二十余年以一幅對聯示人的是誰?

一本厚達574頁的“企業文化培訓讀本”,乳白的封面上,四個深色字體《為已雜談》,淡雅而質樸。輕輕打開帶著墨香的書,就可以看到那些引人入讀的目錄“為人之道”、“適者生存與定位”、“君子重因,小人重果”、“處理好責任與人情的關系”、“孔子關于《易經》結合人生的六個階段”、“道、術、變”……沒有說教,沒有籠統的大道理,但篇篇都通俗易懂深入淺出。這本以小見大的書的作者是誰?

他就是許景新先生,他是建華企業文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和正道文化的開拓者,2004年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企業管理大會”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許先生被邀請參加并在會上發表題為《中國古代管理思想造就建華管樁的發展》的講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和稱贊。次年,許先生述著的《為己雜談》出版,從此這本書成為了建華的文化讀本。雖然許先生自2010年起不參與企業實操性的經營管理,但對于國家經濟形勢和行業市場走勢的判斷、企業文化建設、規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激勵機制的制訂和實施、投資發展資金的籌劃、培養造就青年大學生的成長等方面都積極參與并提出很多寶貴意見。建華的企業文化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是國家軟科學研究項目:全國100家“中國本土化管理案例”企業之一。2019年被中國建材協會授予“2018—2019年度全國建材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基地”。可以說,建華能發展到今天,企業文化建設是集團發展壯大強有力的保證。集團的產品可以復制,但長時間堅持塑造的文化氛圍是難以復制的,而建華人對于企業文化的認可和踐行已成為建華最具價值的核心競爭力。

許先生曉人性,知進退,低調謙和,平實厚生,理性遵從客觀規律,他20多年來精心培養職業經理人團隊,到2019年實現完全職業經理人制。他深諳中國傳統文化和東方智慧的精髓,當問起許先生建華常勝不衰的秘訣是什么?

許先生說:“處在競爭激烈的傳統制造業,建華靠什么去發展?我認為靠企業文化、規章制度和人才。大家不要認為文化是空洞的東西。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的生存法則、是企業里所有人共同的價值觀,會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圍從而產生不可估量的價值和作用。《為己雜談》是我多年反復實踐、總結得出來的經驗和教訓,這些心得體會,我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對于企業的健康發展來說,制度同等重要,二十多年來,建華非常重視規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根據不同社會發展階段中人性和現實的需要,制訂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制度,并加強執行力度,才有建華良好發展的基礎。在20多年前,我明確指出,人與企業是相互合作的關系。2002年我們開始省外擴張,發展兩年后,我感受到企業沒有人才去發展,是有很大風險的,我始終認為:人才是企業的根本,是企業發展永恒的主題,是企業的寶貴資源。我以前也走過一些彎路,大部分的原因都是人才的問題。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我覺得‘得精英者得天下’更為實在,歷史上改朝換代的成功和現在大型企業的成功都證明了‘得精英者得天下’這個事實。經營管理一個企業,第一要任就是必須要做到知人善用。”

許先生認為,五千年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智慧寶庫。幾十年來,在所有發展的關鍵節點,許景新都為企業正確地掌舵操盤,處處都能流露出他一生洞察時局、捕捉商機的大格局、大眼界、大智慧。他用中國傳統文化與東方文明,將一門傳統的產業做大做強且延伸豐富的產業鏈,同時打通了傳統產品與信息時代發展的通道,為“百年老店”的企業目標布好了正道,留下了樹蔭。“小勝于巧,中勝于智,大勝于道,久勝于專”,古往今來,沒有人能夠例外。而許景新先生又為這個千古至理增添了一個鮮活的版本。


建華建材(中國)有限公司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返回頂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


若您無法正常瀏覽本頁面,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請您更換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