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加強混凝土早期裂縫控制 共譜混凝土耐久性新篇章
會議現場
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對建筑物的質量起著根本和決定性的作用,直接影響國民生計。混凝土裂縫控制一直是混凝土工程中的焦點問題。隨著設計強度不斷的提高,混凝土的開裂敏感性不斷增大。混凝土裂縫是一切侵蝕性介質侵入的通道,是混凝土結構在所處環境中劣化的根源。裂縫控制是保證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根本性問題。以“混凝土工程裂縫控制的觀念與技術”以及“混凝土企業經營風險管控”為主題的"武漢三源"2014混凝土行業高峰論壇暨第四屆全國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與質量控制技術交流會在京召開。
專家領導齊聚一堂
該會議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國家建筑防火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辦,北京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協辦、武漢三源特種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冠名、北京中宇砼鑫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承辦。CCPA徐永模會長,國家建筑防火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檀春麗主任,CCPA副秘書長韓小華,北京建筑材料研究總院陳旭陳旭峰副院長,清華大學廉慧珍教授,北京建筑大學宋少民教授、陜西省建科院崔慶怡總工、江蘇省建科院劉加平研究員、天津市政研究院聞寶聯高工等專家領導出席了此次會議。會議由武漢理工大學梁文泉教授主持。
CCPA徐永模會為會議致辭
CCPA徐永模會長在致辭中指出,混凝土的開裂應受到高度重視,要在安全性、耐久性、表觀質量方面進行嚴格控制。從當前的研究進展來看,混凝土裂縫的微觀機理研究不斷深入,各種技術措施也不斷提出,但現實工程中的開裂問題并沒有簡單的解決辦法。他強調,要回歸混凝土開裂的基本原理上,重視混凝土與生俱來的開裂“基因”。其中,他強調,混凝土的水化收縮是由于水化物固相密度增大引起,水化放熱則是由于混凝土表里存在溫差造成。他還指出,目前混凝土行業存在著種種矛盾和挑戰,其中包括漿體含量與工作性、水化熱與抗拉強度、微觀與宏觀不均質與降低應力集中、表面失水散熱與保溫保濕、收縮補償與水化反應調控、低水灰比與自生收縮、表面強化與施工條件限制。
國家建筑防火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檀春麗主任致辭
國家建筑防火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檀春麗主任在致辭中指出,隨著國家建設工程高速發展,預拌混凝土的產量逐漸提高。混凝土產品的多樣化、綠色、高性能發展將成為未來主流趨勢。她提出,住建部和工信部近日聯合發布的《關于推廣應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若干意見》中提到了推廣應用高性能混凝土,包括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和普通強度混凝土的高性能化,該《意見》提高了建筑工程質量,降低了全壽命周期綜合成本,推動了節能減排;另外,住建部的《建筑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制定的“C60以上的混凝土用量達到總用量10%” 的建筑節能目標以及國務院轉發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也提出要在“建筑的全壽命期內,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校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她分析,國家級社會各界都對混凝土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混凝土行業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提高行業運營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控制技術凸顯重要。
[Page]
北京建筑大學宋少民教授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過程中裂縫控制的原則》的報告
北京建筑大學宋少民教授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過程中裂縫控制的原則》中指出,基于膠凝材料用量的混凝土配合比方法采取選定水膠比,從而免去水膠比計算步驟。對膠凝材料選擇進行量化充分考慮了混凝土流動性、經濟性和耐久性等因素。針對原材料的不同,混凝土配合比隨之變化,達到節約減水劑改善流動性的目的。這樣的方法簡單、科學,符合實際生產情況,對現代混凝土的研究與生產均起積極作用。他強調,混凝土的水膠比不一定是算出來的,可依據混凝土性能目標進行選擇。經試配確定,這需要我們基于對現代混凝土的深刻認識而轉變觀念。如果充分重視混凝土耐久性,配合比設計理念應該實現:從“水膠比—強度的關系”轉變到“單位體積用水量—耐久性關系”上來。
他還認為,應該將漿骨比控制在合理范圍。而預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該秉承“高強度等級的混凝土粉體不宜過多,低強混凝土粉體也不宜過少 ”的原則。他建議大家必須重新認識和對待混凝土中的膠凝材料,要擺脫高活性才是好的膠凝材料的傳統觀念。宋少民坦言,膠凝材料的活性因子應該廢止,否則,今后混凝土若使用石灰石粉,粉體不知要用多少?如果充分重視混凝土耐久性,配合比設計理念應該實現:從“水膠比—強度的關系”轉變到“單位體積用水量—耐久性關系”上來。為適應目前機制砂應用比例迅速增大的工程現實,他建議應盡快采用飽和面干狀態骨料為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基礎。
天津砼鑫混凝土企業管理咨詢公司馬志華總經理做《混凝土企業機遇和挑戰》的報告
他強調,企業并購的核心是管理體系的整合,并購后整合是并購行為能夠發揮協同效應的必由之路。天津砼鑫混凝土企業管理咨詢公司馬志華總經理做《混凝土企業機遇和挑戰》的報告。他圍繞三位一體運營模式、并購與PMI、內部審計與程序建設、技術領先與共享、網絡與系統建設、四級管理和KPI體系、運營流程與管控點確認、建筑材料企業的世界經營模式等內容進行了生動的講解。他指出,企業應該以水泥、骨料、混凝土三位一體的經營模式,混凝土是旗艦,帶領整 個艦隊前進;水泥和骨料是護衛艦。他還認為,攪拌站業務審計能夠為企業集團各攪拌站 的水平認知給予獨立意見,還可為攪拌站的正規化管理提供幫助,為企業集團的戰略決策提供依據,可為提高企業經營水平做貢獻,也可為他方認識目標攪拌站提供參考意見,加強了對行業的深層次認識。
清華大學廉慧珍教授在《混凝土結構早期裂縫控制意義華和對策》的報告
清華大學廉慧珍教授在《混凝土結構早期裂縫控制意義華和對策》的報告中對裂縫進行了不同的分類,包括承載裂縫與非承載裂縫、技術性裂縫和非技術性裂縫、可見裂縫和不可見裂縫、有害裂縫和無害裂縫、早期裂縫(施工期間)和后期裂縫。她強調,混凝土全壽命是成長和劣化的動平衡過程,一次開裂是必然的,重要的是要提高早期裂縫控制。她介紹,混凝土產生早期裂縫的根本原因首先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縮變形在約束下產生的拉應力達到混凝土同期抗拉強度的65%;其次,變形產生的應力和混凝土同期的彈性模量與松弛能力有關;第三,強度提高,彈性模量提高,松弛能力減小;第四,較高溫度下成長的抗拉強度與抗壓強度的比值比較溫度下的低。
廉慧珍教授指出,控制早期裂縫的對策應該從控制溫度和濕度、減少約束、降低混凝土開裂敏感性、盡量降低強度、減小用水量、使用開裂敏感性的水泥、使用抗裂性好的礦物摻合料的方面進行。她還著重強調,成型工藝的施工是控制早期裂縫最后的和關鍵性的環節。談到企業的管理,她建議要加強合同意識,拒絕霸王條款;還有重視檔案管理的工作。她告誡大家,社會的轉型升級需要各行各業的努力,從業人員素質的提高,基于全民素質的提高,人人要從自己做起,把工程當做自家的事來做;底線最重要,否則就要付出代價。
我國是混凝土材料生產與使用的大國,但并不是混凝土材料研究與應用的強國。在宏觀經濟的調控下及資源短缺的形勢下,預拌混凝土行業將面臨新的挑戰。在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和推廣高性能混凝土的背景下,我國預拌混凝土產業同樣面臨新的機遇。廉慧珍教授在報告中比喻,混凝土的裂縫就如同人類的骨骼,無論年輕時多么健康,年老時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但如果在年輕時期能夠注重骨骼的健康,那么年老時的情況就不會很糟糕。同理,混凝土的裂縫如果在早期能夠做好裂縫控制的話,那么在混凝土的“晚年”的裂縫影響就會減小。
更多的精彩的會議報告請關注本網后續報道。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