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家建筑3D打印展館在廣東河源龍川啟用
國內首家建筑3D打印展館11月11日已在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建成開放并正式啟用。
據了解,2019年底,中建二局華南公司在河源市龍川縣陽光智造公司打印了原位“輪廓工藝”3D打印雙層建筑,打印完成凈用時不到60小時。在不尋常中求索“尋常”,工程師們借助科技之力,將建筑與3D打印結合,完成對現有建筑技術的再造。
記者走進3D打印建筑現場,一棟7.2米高的雙層小樓映入眼簾,在一棟棟摩天大廈拔地而起、眾多地標性建筑彰顯特色的今天,這棟看似普通的建筑物卻吸引了業界、媒體、大眾們驚嘆的目光。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在該雙層建筑原址升級打造國內首家建筑3D打印展館,設置有“3D打印展廳、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先鋒驛站、辦公區”四大區,兼具企業展示、科技體驗、人才培養、辦公等多重功能,旨在展示現代建筑產業技術魅力,表達工程師們對3D打印技術的探索與思考,推動現代建筑產業的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
3D打印出來的房子,到底有啥不一樣?記者了解到,這棟建筑雖然為3D打印混凝土結構,使用起來和傳統建筑功能大體一致,但是建筑墻體也可以達到隔音、隔熱、防潮的效果,且使用壽命可達50年。
據介紹,3D打印建筑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可黏合混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構造建筑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原位“輪廓工藝”3D打印多層建筑,成功擺脫模板化施工、實現個性化建造。
《建筑3D打印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課題成立之初,建筑3D打印的研究剛剛起步,從材料到建筑3D打印的設備研發及可借鑒資料都很少,并且建筑3D打印技術屬于多專業跨領域的綜合技術專業范圍涵蓋了材料、機械、自動化、微機控制。
經過3年的技術攻關,技術團隊已經完成了架體結構、多種3D打印材料體系、輸料系統、控制軟件的開發工作,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突破,打印所需材料、設備、工藝及控制軟件均為自主開發,已獲得15項國家專利授權,技術成果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獲選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科技創新示范案例”。
該棟建筑背后透露出的是建筑師們一次又一次追求建筑高度、跨度、深度和廣度的努力和探索。項目的實施,成功檢驗了原位3D打印建造技術的可實施性,標志著3D打印技術在建筑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為3D技術推廣應用奠定基礎。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砼行新馬(二):參加新加坡第四屆建筑3D打印國際會議2023-07-21
- 砼行新馬(三):拜訪中資企業(新加坡)協會2023-07-24
- 砼行新馬(四):參觀考察新加坡三和智能中心(Samwoh Smart Hub)2023-07-24
- 砼行新馬(五):參觀中交集團新加坡裕廊島地鐵項目及新加坡Precast Concrete Pte Ltd工廠2023-07-25
- 砼行新馬(六):拜訪和麗園發展集團及柔佛華人建筑商公會,調研新山建筑和房地產市場發展機遇2023-07-27
- 砼行新馬(七):參觀馬來西亞SPC、YTL、IJM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工廠202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