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億!內蒙古加大基建投資力度 公路建設規模達1.5萬公里
真是太方便了,行駛在這條路上,視野開闊,平坦順暢,兩小時就從家到了單位。”11月16日一早,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民劉建雄沿著包茂高速公路包頭至東勝改擴建路段一路暢行,準時到達位于鄂爾多斯市的東運達鄂爾多斯電商倉配物流園打卡上班。
今年,內蒙古預計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76億元,在公路、高鐵、機場、物流等領域實施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并通過發行地方專項債券、交通基礎設施PPP基金、爭取中央交通專項債券等方式,加大對公路、鐵路建設的投資力度,對內暢通微循環、對外聯通大動脈,不斷創造經濟社會發展新優勢。
公路建設規模達1.5萬公里
蘇(尼特右旗)化(德)高速公路主體貫通,東西大通道升級改造工程順利實施,331國道巴彥淖爾段全線貫通……鴻雁南飛的季節,內蒙古“交通硬仗”捷報頻傳,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正加快形成。
今年,內蒙古公路水路交通運輸固定資產投資力爭完成400億元以上,全面推進公路網主骨架建設和高速公路網絡化建設,加強與周邊省區互聯互通,公路建設規模預計達到1.5萬公里。目前,自治區公路通車總里程已達20.6萬公里,形成貫通內外、連接樞紐、四通八達的區域公路網和人便于行、貨暢其流的運輸格局。其中,高速公路6633公里、一級公路8443公里。
聚焦重點,深耕細作。內蒙古在鐵路、公路、民航等領域集中發力,基礎設施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目前,自治區鐵路網已覆蓋全區12個盟市,連接周邊8個省區,形成系統配套、站乘融合的鐵路樞紐,實現了客運換乘零距離、物流銜接無縫化;投資231億元的呼和浩特新機場加快建設,干線、支線、通用等各類民用機場達30個,實現盟市機場全覆蓋,僅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旅客年吞吐量就達1300多萬人次,運營航線225條。
日用品與牛羊肉“你來我往”
4月7日,滿洲里鐵路口岸站首開對俄蔬菜出口貨物列車;7月24日,首列從烏蘭察布市始發至北京的高鐵駛出,2小時后抵達北京清河站;11月12日,10輛滿載12000只蒙古國捐贈羊的冷鏈運輸車隊,從錫林郭勒盟二連浩特市出發,3日后便到達武漢……這一年,交通搭建草原開放平臺,讓深居內陸的內蒙古聯動周邊,實踐構建新發展格局。
“內蒙古已基本形成三橫八縱的綜合交通大通道,交通暢通了,物流循環加快,有力促進生產、旅游和消費。”內蒙古自治區發展研究中心經濟師田曉明介紹,內蒙古是我國重要的“北大門”,內連國內消費市場,外接俄羅斯和蒙古國,并通過俄蒙陸路與歐洲互聯互通。借助便捷的交通條件,當地特色資源更暢通地“走出去”“運進來”,我國的果蔬、日用品,與俄羅斯的木材、小麥,蒙古國的銅、牛羊肉等實現了“你來我往”。
區域交通一體化走在前列。今年以來,內蒙古圍繞“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呼和浩特新機場綜合交通樞紐、烏蘭察布路空經濟港、交旅融合發展、特色冷鏈物流組織模式、高水平創建“四好農村路”等方面,統籌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奮力構筑“北上南下、東進西出、內外聯動、八面來風”的對外開放新格局,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添磚加瓦。
目前,綏(芬河)滿(洲里)高速公路海拉爾至滿洲里段改擴建工程正在緊張建設中,建成后將連起綏芬河、東寧和滿洲里3個國家一類口岸;榮烏高速公路聯絡線巴音呼都格至巴彥浩特段、215省道通史至海則畔(蒙陜界)段公路已正式開工……草原與外界的距離正在縮短,同外界的聯系日益加強。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