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水泥及混凝土行業中的碳捕集及利用
未來,水泥和混凝土行業將通過多種碳捕集和利用技術在生產、使用、回收和升級利用等環節中捕集排放到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以完全實現二氧化碳封閉循環。
目前,水泥行業正在竭力減少碳足跡,并已經將其碳排放量控制在全球總量的7%左右。然而,為了實現凈排放為零的目標,水泥行業必須使用碳捕集這一技術。
目前,水泥行業正在開發以下幾類碳捕集技術:
直接分離/非接觸式煅燒
富氧燃燒
燃燒后捕集
鈣循環
胺法
氨法
膜分離法
雖然碳捕集技術在不斷進步,但其經濟學考量仍然存在挑戰。因此,建立一套“碳經濟模型”將幫助我們不再受限于少數的案例研究,從而廣泛地部署碳捕集技術。在建立該套經濟模型過程中,我們需將二氧化碳重新評估為一種可利用的商品,而不是廢物。
與此同時,建造行業已經開始努力建立二氧化碳經濟模型。其中,混凝土工程師長久以來擔心的混凝土碳化正為二氧化碳在建筑材料中的永久儲存提供一系列機會。
在建造行業之外,還有一些商用技術能夠大量消耗二氧化碳。其中,除了提高石油采收率這一熟知用途外,二氧化碳的其他傳統用途還包括尿素生產、薩巴捷合成、 費托合成、加氫制甲醇、干法重整、加氫制甲酸和電化學還原等。
此外,各個行業也在積極開發利用生物技術來完成碳捕集和利用。其中,成本低廉的微藻不僅可以有效地“吃掉”煙氣中的二氧化碳,而且還能夠生長成為藻類,進一步用于生物塑料、生物燃料,以及肥料等的生產。例如,在水泥行業的應用中,藻類可以被加工成魚食,提供給當地的漁場使用。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新型自清潔混凝土問世!重量更輕更堅固2019-11-22
- 【國際合作】南非水泥和混凝土協會(CCSA)正式成立,CCPA將加強與CCSA的合作與交流2021-03-02
- LafargeHolcim成為XtressE最大的股東2021-03-12
- 中國與東盟各國建材領域合作需求強勁2021-03-31
- 霍夫曼綠色水泥與EDYCEM簽署合作協議,開發低碳混凝土2021-03-31
- 重磅!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100強榜單!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