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攪拌站7條生產線全面投產
日前,雄安攪拌站的預拌混凝土、瀝青混凝土、水泥穩定土三大建筑材料,全產品7條生產線實現全面投產,累計混凝土日產突破7000立方米、瀝青混凝土日產突破3000噸。

速度:
6個月建成7條生產線
“單一產品的攪拌站較為常見,而三種產品集合于一個綜合攪拌站,且體量之大,在國內也僅僅是雄安新區才有,這為建設初期設備合理安裝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綠色:
0污染、0排放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進行技術革新和產能釋放,同時進行特種混凝土技術研發和儲備,實現為雄安新區供應更多更好的建材產品,為助力千年大計做出貢獻。”
以建設一流的綠色智能化攪拌站為標準,將藍圖變為現實。雄安攪拌站的全自動除塵系統,可將傳統攪拌站在料庫內所有材料卸車后產生的粉塵,吸走并進行過濾,回收作為輔助材料進行使用,下料后產生的粉塵和污水也可實現全面回收,實現整個儲存和生產過程的近0排放,生產達到綠色無污染。同時,將實現一線操作團隊僅有10%左右的人員需要納入職業病及相關保障范疇,極大降低一線操作員工的患職業病的可能。
智慧:
20分鐘到10分鐘
“從20分鐘到10分鐘,從最初向廠家確定供貨材料類型和數量,到運輸車輛號碼自動識別、自動過磅和單據生成系統,再到車輛按照既定路線進入和離開,依托的便是攪拌站生產設備從原材儲備到生產出站的一整套數據化生產系統。”
早上八點,一輛裝滿石子的車輛準時來到雄安攪拌站,隨著系統自動識別,車輛經過自動過磅系統的稱重后,緩緩駛入無人值守庫房,司機卸車后按照既定線路駛出廠區,整個過程只用了10分鐘。
“每天要有幾百輛車的材料24小時不間斷運抵現場,按照傳統的攪拌站工作流程,一車材料從進廠到車離開至少需要20分鐘,這樣算下來根本無法完成如此數量的材料收儲,更別說滿足新區建設任務了。”
在雄安攪拌站的數據化生產系統中,通過前端材料收儲系統,不同材料能夠實現同時進廠互不影響。通過自動上料系統,攪拌站料倉內所有的上料工序能夠全部通過機械抓斗完成,系統可以進行材料種類識別分類,并輸送到不同的生產儲存料罐中,料罐根據工地發布的生產需求,確定的材料種類自動生產。最終運輸罐車司機通過手機APP接收到準確的信息,明確自己的裝料地點,運送地點,以及對接信息,再駕駛著安裝著前端、后端、灌口三個攝像頭的罐車,按照既定路線將材料送到指定工地。過程中,所有材料進廠、生產組織、運輸的信息可以至少被保存一個月以上,實現生產環節的全過程可追溯。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華新數創混凝土綜合業務系統正式上線2020-07-07
- 中國鐵建精心打磨“鏡面”混凝土2020-08-11
- 云南建投混凝土上半年凈利1.23億元 同比增加18.1%2020-08-28
- 中建商砼一項固廢應用科技成果通過鑒定2020-09-14
- 江西首例無硅灰高強自密實砼成功澆筑2020-11-17
- 讓噴射混凝土牢固上墻的秘密武器20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