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混凝土電池或將在未來讓建筑物儲存下自己的能源
據外媒報道,電池研究中一個比較有趣的領域是,這些設備不僅能儲存能量還能兼作結構部件。不少這樣的例子可以被應用到電動汽車上,現在,來自瑞典的科學家則將這種思維方式應用到大型建筑上。近日,他們展示了一種新型的水泥電池,它可以帶來由功能混凝土建造的大型建筑。
這項研究是在查爾默斯理工大學進行的,那里的科學家正在開發更可持續的建筑材料,其中尤其關注混凝土。作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材料同時也是一種非常能源密集型的生產材料,我們看到了很多關于如何減少混凝土的碳足跡的研究,現在這項新研究的作者則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潛在解決方案。
跟普通混凝土一樣,它從以水泥為基礎的混合物開始,不過其加入了少量短碳纖維以增加導電性和抗彎強度。混合材料中還加入了一對碳纖維網,其中一張網涂上鐵作為電池的陽極,另一張涂上鎳作為陰極。作為電池的兩個電極,這些電子在設備充放電時來回穿梭。
這個設計是經過多次試驗后確定的,該團隊希望能夠改進之前混凝土電池的設計,他們稱混凝土電池在測試中表現不佳。這種新奇的、可充電的設計被描述為世界第一的概念在早期的實驗中似乎取得了一些成果。
科學家們設想了他們創新電池設計的各種用途,從可以同時作為能源存儲設備的建筑開始。另外,它還可以為LED供電、在偏遠地區提供4G連接、或跟太陽能電池板配對為混凝土結構中的傳感器供電等。
這項研究的論文作者Emma Zhang表示:“我們有一個愿景,在未來,這項技術可以讓多層建筑的整個部分由功能混凝土制成。考慮到任何混凝土表面都可能嵌入一層這種電極,我們這里談論的是巨大體積的功能混凝土。”
該團隊指出,目前這一技術還處于研究的早期階段,他們還需要解決一些技術問題,像跟電池壽命相關的問題。科學家們需要研究出如何讓電池保持同樣長的續航時間,或想出一種方法在電池磨損后提取并替換它們。不管怎樣,他們對可能性持樂觀態度。
“我們相信,這一概念將為未來的建筑材料提供額外的功能如可再生能源以做出巨大貢獻,”研究作者Tang Luping說道。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