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體積混凝土“清熱去火”
經過86小時的不間斷施工,廣西濱海公路龍門大橋西錨碇填芯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一次性連續澆筑5.86萬立方米混凝土,刷新了中外橋梁建設史上單次最大連續澆筑紀錄。
廣西濱海公路是連接北部灣經濟區的重要通道,其控制性工程龍門大橋是廣西首座單跨超千米的特大橋,全長6007米,主橋為主跨1098米的雙塔單跨吊懸索橋。中交路建主要負責大橋西岸及西引橋施工,其中,大橋西錨碇為直徑90米的圓形基礎,澆筑面積相當于15個籃球場大小,一次性進行超大規模的混凝土澆筑極易因溫度變化造成混凝土開裂,因此,混凝土的溫度控制成了保證施工質量的關鍵。
“要想實現控溫,就要從源頭上‘清熱去火’。”項目總工安邦介紹。首先要降低原材料的溫度,從而降低混凝土初始溫度,安邦與物資部門進行溝通,聯合供料廠家對膠凝粉料提前備貨降溫,水泥、粉煤灰、石灰石粉、礦粉裝入備用罐中至少冷卻24小時以上才投入使用,同時,提前計劃骨料進場,在低溫的多料倉靜置降低溫度。
混凝土中的水泥就相當于“柴”,只要我們少加柴,這“火”就燒不旺。安邦帶領試驗團隊開始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在滿足強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大家盡可能減少水泥用量。“采用硅酸鹽水泥,大比例摻入符合質量要求的粉料,同時加入新一代高性能超緩凝型減水劑來延長初凝時間,推遲放緩水化反應造成的溫度上升。”安邦說道。此外,試驗團隊還加入了抗裂纖維,這就相當于加入無數個細小“鋼筋”,其“二次微加筋”作用可以在混凝土裂縫將要產生時,使纖維與水泥基體間產生拉拔作用,起到增強增韌的效果,減少裂紋的產生。最終,一種低熱超緩凝新型海工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研制成功,為澆筑施工打牢了根基。
解決混凝土問題只是第一步,錨碇填芯的實體質量還要看澆筑過程,其關鍵就在于做好溫度的實時監測和控制。一天,安邦看著辦公室里的空調來了靈感,室溫到達24攝氏度時,空調就會自動停機,低于24攝氏度時,便會再次啟動。“如果澆筑時的溫度也能像空調這樣自動調控就好了。”安邦帶領技術團隊再一次展開攻關,經過不斷地摸索和試驗,一套“智能通水系統”新鮮出爐。這套系統能夠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實時監測混凝土溫度變化,并根據監測所得數據動態調整冷卻水的流量,從而控制混凝土最大溫升和內外溫差,成功實現了溫度的自動調控。
目前,大橋西錨碇填芯正處于養護階段,并未出現開裂現象。憑借著優良的配比和智能系統,項目也于近日再次完成3.87萬立方米大方量頂板混凝土澆筑。“創造紀錄我們是無意的,但質量管控我們是認真的。”安邦爽朗地笑道。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全國首座UHPC箱拱——八丘田車行天橋成功合攏2020-08-12
- 服務重大工程建設!蘇博特技術團隊助力廣西龍門大橋東錨碇4.7萬方填芯混凝土一次澆筑完成2021-11-29
- 57小時14414立方米!混凝土澆筑創紀錄!202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