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度最大8.65米!一分鐘帶你看全超厚大體積混凝土底板澆筑過程!
近日
南山智谷大廈施工項目
塔樓區域大體積混凝土底板
澆筑成功
本次澆筑工作歷時38小時
底板大面厚度3米
局部厚度達8.65米
混凝土總方量達6500立方米
△一分鐘回顧澆筑全過程
項目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
突破了項目建設的首個關鍵難題
為下一步主體結構大規模施工
拉開了奮戰序幕
1
實驗選材
解決超重鋼筋支撐難題
△選擇槽鋼、50角鋼做支撐
針對220噸超重板面鋼筋及預埋件
高度達4.8米的支撐難題
項目根據現場條件
對各類鋼材做承重實驗
最終選用槽鋼作為立柱和橫梁
50mm等邊角鋼作為斜撐
立柱底部焊接鋼板
下方采用混凝土墊塊加密抄墊
更大程度地保證施工安全和質量可控
2
智慧管控
“BIM+溜管”提效率
△建設場地實景
項目臨近主干道和居民區
現場場地道路狹窄
同時,22.75米的深基坑
需要科學組織調配管控
△智慧工地協同作戰平臺
項目充分使用智慧建造平臺
對澆筑過程全要素進行精準管控
科學調度、實時優化施工流程
保障了澆筑的流暢度、連續性
△對所有人員進行可視化施工交底
項目使用BIM動態模擬澆筑全過程
對所有人員進行可視化施工交底
△溜管系統下料實景
項目安裝溜管系統配合泵送
采用1套溜管、3臺天泵和1臺地泵同步施工
澆筑速度最快達到每小時200立方米
提高澆筑速度
有效縮短工期
降低能源消耗
3
技術運用
精準控溫保質量
△測溫點平面布置圖
針對超厚大體積混凝土底板
為了精準測溫、控溫
做到有效測控混凝土水化熱量
項目運用“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測控系統”
提前設置438個測溫點
全數字化、全過程監測分析溫度變化
為底板養護提供一手數據
△冷卻管安裝剖面布置圖
在本次澆筑過程中
項目采用斜坡分層推移澆筑方式
自行運用“冷卻管循環水控溫技術”
提前布置了冷卻管
配合測溫點反饋的溫度曲線
實時調節水量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
防止混凝土貫穿裂縫
以及表面干縮裂縫的產生
4
節能降耗
綠色建造貫穿始終
項目作為深圳市首批綠色建造試點項目
深入學習貫徹新發展理念
采取工業化、智能化施工
用行動踐行“雙碳”戰略發展
將節能降耗貫穿施工建設始終
△BIM動態模擬車輛調配路線
本次澆筑中
各要素科學調配、精準管控
夜間施工使用太陽能光伏照明系統
提前22小時完成澆筑
有效減少能、材消耗
△部分冷卻管安裝實景
得益于提前安裝的冷卻管
養護時循環使用基坑豐富的地下水
有效、及時、充分地實現節水控溫
△溜管系統
項目通過標準化設計、裝配式加工
溜管系統等所用材料
均實現100%回收利用
可節省鋼材10余噸
多項舉措促使本次澆筑達到了
節水節能降耗施工目標效果
項目簡介
南山智谷大廈施工總承包項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區沙河西路與文西路路口,建筑面積20.67萬平方米,建筑高度261.8米,是南山區聚焦高質量發展,落實“總部研發+高端制造”戰略的重點項目,是深圳市首批綠色建造試點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大沙河生態長廊沿線最具標志性的綠色建筑、產業新城,承載著聚集創新資源,拓展產業空間的重要使命。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中交武港院綠色低碳 智能建造成果展示——材料篇20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