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獎公益講座】第一講成功召開
2022年6月17日,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混凝土科學技術獎獎勵辦公室主辦的線上公益活動——混凝土科技公益講座第一講·混凝土科學技術獎申報要點及混凝土材料與工程應用成功召開。
本次公益講座特邀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貫明,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員周永祥,武漢理工大學硅酸鹽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余睿分享科技成果專題報告。
會議首先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副秘書長、科技工作部主任陳玉致歡迎辭,并對混凝土科學技術獎的設立、五大獎勵類別、申報階段的常見問題、關鍵時間點及后續獲獎項目宣傳等方面進行了簡單的介紹。
混凝土科技獎公益講座
混凝土科技獎申報階段常見問題
混凝土科學技術獎關鍵時間點
接下來進入報告環節,首先由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貫明作《混凝土科學技術獎文件解讀和申報》主題報告。王院長多次擔任混凝土科技獎評審會委員,在本次講座中,王院長主要介紹了《混凝土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文件解讀以及申報要點、評審要點、現場答辯的詳細介紹,并以獲獎項目作為實際案例,再次分享了混凝土科技獎獎勵工作中每個階段的重點。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員周永祥作《混凝土礦物摻合料的發展與工程應用》的主題報告。本項目作為2021年混凝土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一等獎項目,其科技成果的實施,從促進行業發展、固廢資源化利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對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作用,是建材行業創新的成功典范,獲得了評審委員會專家們的一致認可。圍繞混凝土用系列新型礦物摻合料,周永祥研究員分享了單一摻合料、復合摻合料、功能型復合摻合料的研究與工程應用,指導在缺乏粉煤灰、礦渣粉、硅灰等傳統礦物摻合料地區,開發利用天然火山灰質材料或者天然巖石粉配制高性能混凝土,通過創新配制技術與施工工藝,提高混凝土性能,保證工程質量。
武漢理工大學硅酸鹽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余睿作《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UHPC)定量設計與精準預測研究》的主題報告。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建筑結構朝向高性能化、復雜化以及服役環境惡劣化不斷靠近,對建筑材料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發展高/超高性能的新型水泥基材料是未來工程需求的必然趨勢。對此,余睿研究員從UHPC的設計出發,提出基于多尺度顆粒材料密實堆積的UHPC基體優化設計理論基礎,揭示UHPC中異形、異相原材料組分的協調匹配機制,形成了全尺度的UHPC設計方法,實現了UHPC設計方法的重要突破;從制備出發,闡明了UHPC高粘體系的流變學模型與調控途徑,揭示了“氣”、“固”、“液”多相材料在新拌UHPC澆筑過程中的相互作用關系與控制機制,提出了鋼纖維細觀參數高效控制技術,實現了UHPC制備工藝的重要突破;從性能出發,基于多孔材料吸釋水理論研發了高體積穩定性UHPC材料,大幅度降低UHPC材料的開裂風險,提升了UHPC在嚴酷服役環境中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實現了UHPC性能的重要突破。
【混凝土科技獎公益講座】第二講將于6月24日下午14:00準時開講,屆時我們將聽取三位來自于混凝土和水泥制品生產企業專家的報告,圍繞超高層頂升施工鋼管混凝土、藝術紋理空間構型清水混凝土、磷石膏公路路面基層材料,進一步分享混凝土材料與工程應用的先進技術。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CCPA泡沫混凝土分會工作細則2009-10-30
- CCPA人力資源工作委員會領導名單2010-04-01
- CCPA科技委員會領導名單2010-04-01
-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六屆五次會長會召開2010-04-06
- CCPA教育與人力資源工作委員會和科技工作委員會隆重宣告成立2010-04-06
- CCPA墻板分會理事會名單201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