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復蘇步伐加快 消費稅較高增速有望延續
2022年,由于國內外錯綜復雜因素疊加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影響,全國稅收收入較上年下降3.5%。不過,在主要稅收收入項目中,國內消費稅的表現亮眼,去年收入達16699億元,比上年增長20.3%,實現兩位數高增長。
在多位專家看來,去年消費稅實現較高增速,既有消費稅自身稅源穩定、運行平穩的特性,也可能是中央財政為彌補財政收支缺口不再對消費稅實施“延遲入庫”所致,或許還反映了消費結構性復蘇。隨著新一年經濟復蘇步伐加快,在稅源和征管能力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消費稅有望繼續保持較高增速。
國內消費稅顯著多增
消費稅是我國的第三大稅種,在2022年主要稅收項目中收入規模僅次于國內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根據規定,納稅人在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環節銷售應稅消費品需繳納消費稅。因此,消費稅相較于企業所得稅,受企業經營狀況影響更小,其作為主要征收稅目的“煙、酒、油、車”不易受到經濟周期影響。
去年我國稅收收入一度大幅下滑,隨著下半年工業服務業生產經營等經濟活動總體上有所恢復,全年相關稅種實現不同程度增長。其中,前三季度未現顯著增長的國內消費稅在四季度增速大幅提升。
據證券時報記者測算,去年四季度國內消費稅較2021年四季度多增1922億元,占到全年多增規模的68.2%。從單月增速看,2022年10、11、12月國內消費稅單月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約147%、157%、63%。可以說,國內消費稅在去年四季度的高增長有力拉動了消費稅的全年增速。
另一方面,在2018年~2021年間,國內消費稅在四季度均呈現增速下滑態勢。據華創證券統計,2018年~2021年四季度消費稅平均較2015年~2017年同期接近腰斬。華創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對此認為,由于消費稅是中央稅,中央財政可把控入庫時機,在2018年~2021年四季度消費稅或存在中央財政延遲入庫的現象,以此避免抬升收入基數、降低次年稅收目標完成難度,還可跨年度平滑稅收。
在張瑜看來,2022年四季度消費稅的高增速是中央財政恢復消費稅正常入庫,從而彌補超千億的收支缺口。海通證券(600837)宏觀首席分析師梁中華同樣認為,消費稅增速明顯回升的主因或是在2022年財政收支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消費稅未像往年延遲入庫,低基數效應使得消費稅增速偏高。
今年有望延續較高增速
對于近年來消費稅存在“延遲入庫”的猜想,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持有不同意見。他向記者強調,消費稅并沒有延遲入庫的慣例。
施正文認為,去年第四季度消費稅收入高增更多受益于四季度經濟結構性改善。消費稅收入中“煙、酒、油、車”貢獻超九成,具有較強剛需屬性,能夠平滑穿越經濟周期。同時,“油、車”服務范圍廣,在經濟復蘇時更易受到正向影響。此外,消費稅在近年未受階段性減稅降費的直接影響,在稅率不變情況下,隨著相關商品價格的上漲,消費稅收入也會提高。
盡管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尚未顯著改善,但在多位受訪專家看來,2022年末消費稅收入的顯著提升或說明當前國內消費正在結構性復蘇。
“消費結構性復蘇是去年12月財政收入的亮點。”中匯稅務師事務所經理鐘愷告訴記者,國內疫情防控政策持續優化疊加去年汽車消費較好,帶動消費稅收入提升。同時,2022年油價漲多跌少,帶動成品油消費稅收入進一步同比增加。此外,自2022年11月起,我國將電子煙納入消費稅征收范疇,導致2022年消費稅與2021年相比新增了征收品目,帶動消費稅收入同比增加。
“在稅源和征管能力相對穩定的條件下,隨著2023年經濟回暖,預計消費稅增長將會延續較高增長態勢。”施正文表示,2023年的減稅降費政策還將聚焦在企業紓困上,針對消費稅出臺新的減稅政策可能性不大。因此,消費稅稅收收入增長主要取決于經濟走勢、稅源和稅收征管能力。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國家發改委:加快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資金使用 全年經濟增速有望進一步加快2022-11-18
- PCCP國內外發展狀況及創新發展探索(上篇)——PCCP國外發展狀況2023-08-14
- PCCP國內外發展狀況及創新發展探索(下篇)-PCCP創新發展探索2023-09-20
- 增值稅改革 十年減稅亮眼 下一步怎么改2022-10-14
- 今年留抵退稅合計已達23097億 小微企業成受益主體,戶數占比超93%2022-11-18
- 兩部門:2023年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20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