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全球首個,這份成績單,亮了→
2024年,中國經濟走過量增質升的“上半場”,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高質量發展已經正成為中國經濟的鮮明底色。
中國經濟著眼于“新”,培育壯大新產業。
在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擴圍提升;無人機將外賣配送效率提升40%;在南京,2噸級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完成跨長江首飛,低空經濟“起飛”賦能各行各業。目前,中國已擁有26個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連續第二年位居世界第一。
發力于“強”,落實質量強國戰略,推進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自主研發的飛秒激光高端精密加工設備,已達到亞微米級;厚度不到0.5毫米的晶圓可以被切割成上千顆芯片,成品率能達到99%;一家超級工廠采用AI智能檢測,每分鐘就有兩臺新能源汽車下線;超大直徑盾構機——“甬舟號”組裝完成,全球最大規模液化氣運輸船成功交付,中國造船市場份額連續14年穩居世界第一。
錨定在“重”。
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成功上線。碧海之中,國產大型郵輪實現首航;萬米高空,國產大飛機C919投入商業運營;浩瀚太空,“嫦娥六號”奔月實現月背采樣返回,書寫人類探月新篇章。
升級在“智”。
我國工業機器人的裝機量占全球比重已超過50%,培育了421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如今的智能工廠隨時接收全球訂單,1分鐘計算報價,1小時自動進入生產;如今的智慧港口,自動裝卸,無人車精準導航。在新能源汽車工廠,人形機器人首次進入移動生產線,通過3D視覺導航,完成裝配及質檢作業。在西部科學城,金鳳實驗室正聚焦“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診斷”;在雄安,智慧工地、智慧氣象、智慧社區、智慧生態系統有序運轉。
區域協同發展,重大戰略穩步實施。
國家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5.4%。全球首個超大單機容量海上風電場并網發電;國內首個陸纜穿海工程成功敷設;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陸運河抓緊建設。伶仃洋上,深中通道讓深圳和中山進入“半小時生活圈”,首月車流量超300萬車次。
物流“暢”,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擴大。
上半年貨物貿易規模超21萬億元,同比增長6.1%。今年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1.1萬列。天津港作為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年吞吐量高達200多萬標箱。“絲路海運”電商快線,兩年來出口商品145萬件。流動的包裹里,中國產品馳名海外,48個中國品牌進入“世界品牌500強”。
惠民生、促消費。
上半年,人均消費支出實際增長6.7%,15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家電、汽車品類增長顯著。
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巴黎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創奧運境外參賽最佳成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紅”8K超高清轉播車亮相巴黎。奧運轉播報道,提升中國在全球體育轉播領域的權威地位。
小場景匯成大圖景,涓涓細流匯成壯闊波濤,2024的中國,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以高水平的中國制造,打造高質量的中國經濟。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首批基礎設施REITs試點項目落地可期2020-10-23
- 576億!內蒙古加大基建投資力度 公路建設規模達1.5萬公里2020-12-08
- 前11月云南省基礎設施“雙十”重大工程完成投資3022億元2020-12-25
- 新基建項目競相上馬 十萬億投資將啟2021-04-13
- 一季度廣東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5.1%2021-04-23
- 我國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擴大試點范圍202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