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牽頭制定的首項鋼管混凝土結構國際標準發布
本報訊 (記者何 可)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獲悉,近期,由我國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鋼管混凝土混合結構設計》(ISO 16521:2024)正式發布,這是自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立以來在鋼管混凝土結構領域發布的首部ISO國際標準。
據了解,鋼管混凝土混合結構是以鋼管混凝土(鋼管中填充混凝土而成)為主要構件,與其他結構構(部)件混合而成且共同工作的結構,包括鋼管混凝土桁式混合結構、鋼管混凝土加勁混合結構等,具有承載力高,剛度大,延性好,抗震、抗火和抗撞能力強,經濟低碳等優勢,正成為世界范圍內高層與大型公共建筑、大跨橋梁、大型能源工程等多行業重大土木工程基礎設施主體結構的優選形式之一。該類高性能結構形式概念由我國創新性提出,拓展了大型復雜土木工程主體結構體系安全適用范圍,社會和技術經濟效益顯著。
基于我國在鋼管混凝土混合結構領域的系統研究成果和工程多場景應用經驗,我國在國際標準化組織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委員會(ISO/TC71)提出制定鋼管混凝土混合結構設計的國際標準提案,由中國專家聯合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多國專家共同參與完成。該標準系統采納了我國專家提出的理論、方法與技術,如鋼管混凝土約束效應系數概念,靜、動載作用下管內混凝土本構模型,鋼管混凝土桁式、加勁混合結構承載力計算方法,鋼管混凝土結構關鍵構造措施等。
《鋼管混凝土混合結構設計》共包括16章、2個附錄,對鋼管混凝土混合結構的適用范圍、術語、符號、材料、設計和施工流程、一般規定、專門規定、作用(荷載)、分析、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防護設計、節點和連接設計、施工和驗收等進行了系統規定。該標準的正式發布,是ISO致力于建設“有風險抵御能力的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有力實踐,對于保障鋼管混凝土結構在全球范圍內的科學推廣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國際標準化組織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和混合結構分委會秘書處落戶中國2024-06-13
- 全國水泥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2024 年會暨標準審查會在福建廈門舉行2024-12-27
- 廣西平陸運河舊州特大橋完成拱肋主弦管管內混凝土灌注2023-12-12
- 國內最寬在建高速公路不對稱鋼管混凝土拱橋拱肋合龍2024-05-10
- 世界最大整體提升跨徑和噸位的鋼管混凝土拱橋完成提升逾49米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