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安大劇院音樂廳即將投用
連綿起伏的“山脈”倒映湖水之畔,靈動出挑,宛若一副山水畫——位于西安高新區絲路科學城中央創新區的西安大劇院音樂廳即將投用。


在驚嘆這座建筑的神奇魅力之余,大家也越來越好奇:即將揭開神秘面紗的西安大劇院,其內部到底是什么樣?即將迎接觀眾的是什么?今天,請跟小編一起“探訪”西安大劇院音樂廳。

內部設計展現高雅格調
一進入大劇院,大廳中榫卯結構的裝置立刻讓人眼前一亮。公共大廳的整體色調是高貴的灰色,廊柱和墻面都極富現代感。身在大劇院大廳之內,即刻體驗到“城市中的劇院,劇院中的城市”。

走進音樂廳內,在觀眾席上環視,已經感受到撲面而來的藝術氣息。這里座席數約1300座,環繞于舞臺四周。“音樂廳舞臺機械、燈光、音視頻均采用先進的技術設備,創造沉浸式的立體視聽空間,可滿足大型交響音樂會、室內音樂會、民族音樂會、視聽音樂會等各類音樂盛會需要。”舞臺配置12部升降臺,上空還設有電動反聲板,滿足聲學、燈光所需求的吊桿及單點吊機,通過室內聲響、隔聲及噪聲控制,使每個座位都能獲得較好的包圍感。

音樂廳設計以“云幔清音”為理念,通過室內空間與材料創新,讓空間與自然相融合。從中國傳統屋頂的思考出發,將木構元素帶入觀眾廳中,與建筑坡屋頂進行回應與對話,木構下為漂浮云幔狀的玻璃反聲板及竹模混凝土墻面,配合頂部星空燈,將傳統的元素和現代的技術相結合,打造具有世界級水準的建筑聲學空間,將本土文化魅力和藝術創新臻于極致。
大師之作飽含藝術氣息
西安大劇院位于西安高新區絲路科學城中央創新區,總建筑面積19.4萬平方米,旨在打造區域標志性文化藝術建筑,匯集各類頂尖文化藝術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大眾文化需求和藝術體驗。

西安大劇院由著名建筑大師、普利茲克獎得主、西安市政府城市規劃建設顧問王澍大師主持設計,其設計秉持“城山相映、山水相映”的設計理念,追求材料本真的表達和建筑與自然結合的展現。西安大劇院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藝,即通過特殊的施工工藝,在常規混凝土材料表面上拓印出木紋、竹紋等自然肌理的效果。這也是國內首次在室內大體量的應用預制竹紋清水混凝土墻板。


王澍大師堅守建筑的深層意義,秉承預演城市未來的使命,致力于融合本土城市肌理和未來空間,實現西安大劇院的深層美學沉淀。建筑的歷史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僅在于程式化符號的使用,更在于內在精神的傳達。西安大劇院將建筑空間與自然環境統一結合、融為一體,通過建筑材料自身特性的本真表達,打造出富有親和力和感染力的文化體驗空間。

未來可期精彩即將呈現
除了想了解西安大劇院的“硬件”之外,人們更加關心的是大劇院的“未來”。
西安大劇院建成后將成為西北地區技術領先、功能齊備的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填補區域標志性文化藝術建筑的空白,為絲路科學城、高新區及西安市的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目前西安大劇院音樂廳已全面建成,滿足演出使用要求,歌劇廳等區域正在進行裝飾裝修及機電安裝工程施工。音樂廳內所有設備設施調試已完成,演出期間觀眾及演出人員的交通流線及場內路線引導系統已完成,安保、后勤保障人員已全部就位。

精致的設計和高水平的藝術,讓人對西安大劇院的未來充滿了憧憬。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不只是仰望這座藝術殿堂,而是徜徉其中,走進它的懷抱,感受藝術的魅力。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月壤磚”來了,竟然是榫卯結構?2024-10-29
- “基建狂魔”要用榫卯工藝在月球蓋房?2024-11-25
- 錢七虎等5位院士齊聚,引領高鐵盾構隧道進入全預制拼裝時代2025-03-15
- 從王澍到劉家琨,本土意識成為贏得全球建筑界最高獎的密鑰2025-03-12
- 技術創新服務重點工程建設——雄安、朝陽高鐵客站清水混凝土2020-08-05
- 國內最大清水混凝土單體建筑即將竣工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