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萬億城市”再擴容
2月13日,位于江蘇省南通市的南通象嶼海洋裝備有限責任公司船塢內,生產繁忙有序。翟慧勇攝(人民視覺)
重慶市黔江區是該市重要的蠶桑種植基地,蠶桑面積達9.5萬畝。黔江區在壯大養蠶產業的同時,支持絲綢企業發展,將蠶農的蠶繭加工成絲綢產品,從而催生經濟新產業。圖為工人在黔江區一家絲綢公司生產車間繅絲。楊敏攝(人民視覺)
近日,全國多地公布2024年“經濟成績單”,共27座城市去年地區生產總值(GDP)超過1萬億元。受訪專家表示,2024年“GDP萬億城市”經濟增長離不開優勢產業、創新驅動等因素帶動。接下來,在鞏固現有產業發展的同時,應繼續強化創新引領,持續提升城市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新晉一座“萬億之城”
“GDP萬億城市”是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核心增長極。根據各地發布的數據,2024年,全國共有27座城市GDP超過1萬億元,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南京、寧波、天津、青島、無錫、長沙、鄭州、福州、濟南、合肥、佛山、西安、泉州、南通、東莞、常州、煙臺和唐山。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河北唐山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03.9億元。至此,唐山成為河北省首座“萬億之城”,也是全國第27個“萬億之城”。
從具體區域分布看,長三角地區“GDP萬億城市”數量最多,共有上海、蘇州、南京等9城。珠三角地區有深圳、廣州、佛山、東莞等4城。
再看經濟總量。2024年的“GDP萬億城市”名單中,上海市位居榜首,去年其GDP達53926.71億元,同比增長5%。北京市位列其后,GDP達49843.1億元。深圳、重慶、廣州位于GDP超3萬億元隊列,蘇州、成都、杭州、武漢位于GDP超2萬億元隊列。
“GDP萬億城市”有啥經濟亮點?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向本報記者分析,這些城市普遍擁有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和龐大的產業規模,其產業涵蓋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科技創新等多個領域,形成了多元化的經濟結構。“這些城市重視創新驅動,擁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和創新能力,能不斷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同時,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便于資源要素的集聚和流通,促進了經濟快速增長。”盤和林說。
六城去年經濟增速超6%
從經濟增速看,2024年,GDP超萬億元的城市中,有21城經濟增速高于或等于全國GDP增速(5%)。其中,有7座城市去年經濟增速高于或等于6%。
具體看,泉州去年GDP增速最高,達6.5%;南通GDP增速位列其后,為6.2%;福州、合肥、常州、煙臺4座城市去年GDP增速為6.1%;蘇州為6%。
這些“GDP萬億城市”為何經濟增速能領跑全國?盤和林分析,產業優勢是重要原因。“這些城市在各自的優勢產業上發展迅速,比如泉州有發達的紡織鞋服產業,南通有建筑和船舶產業,福州的電子信息產業、合肥的科創產業等,在全國范圍內都發展領先。”盤和林說。同時,這些城市注重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進,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建設創新平臺、優化創新環境等舉措,有效提升了城市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以GDP增速全國領先的泉州為例,近些年,工業成為拉動泉州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泉州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泉州市九大千億級產業中,八大產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其中,在國潮泉州“煥新消費·煥新智造”系列活動帶動下,鞋業增加值增長16.1%,機械裝備產業增加值增長12.8%,建材家居增加值增長11%。
聚焦產業創新促增長
邁入2025年,“GDP萬億城市”將如何繼續發力促增長?記者梳理發現,多地把著力打造優勢產業作為發展重點。
比如,蘇州明確將全面實施“蘇州智造十大行動”,構建具有世界一流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全力打造全球具有領先地位的“智造之城”,力爭到2026年,打造4個萬億級產業,培育15個超千億級產業,推動規上工業產值達5萬億元。
在近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重慶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實施以“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為核心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做大做強行動,在打造新質生產力動力源上實現突破。重點推動“4個集聚成勢”,即促進優勢主導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傳統產業“智改數轉綠色化”、現代服務業4個集聚成勢,做強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硬支撐”。
還有城市提出積極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各行業高質量發展。比如,《北京市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2024—2025年)》提出,通過組織重大項目攻關、資源供需匹配和特色場景示范,顯著增強大模型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形成標準化、規模化、跨界協同的應用落地路徑,加快實現千行百業智能化轉型。
“未來,各‘萬億城市’應繼續打造更加便利、高效、透明的營商環境,注重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加強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城市服務。”盤和林說。(本報記者 廖睿靈)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2月17日 第 03 版)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外媒認為中國經濟步入正軌 工業發展是強大動力2020-10-12
- 預計2021年中國GDP實際增速將達到9%2020-12-21
- 29省份2020年GDP出爐:6座城市晉級“萬億俱樂部”2021-01-27
- 31省份定下2021年GDP增長目標:湖北、海南在10%以上2021-02-20
- 2020年統計公報出爐:我國人均GDP連續兩年超1萬美元2021-03-01
- 外媒預計:中國一季度GDP有望勁增20%202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