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米長的高分子3D打印橋梁亮相成都大運會場館旁
發布時間:2021-09-10
由該院設計的一座高分子3D打印橋梁在成都大運會開幕式主場館旁的驛馬河公園正式亮相。這座橋命名為“流云橋”,全長66.8米,其中3D打印部分橋長21.58米、最寬處8米、最高處2.68米。橋梁設計靈感來自驛馬河自由奔騰的形態及舞動的絲綢。
-
混凝土清拆機器人為武陵大橋“做手術”
發布時間:2021-08-31
8月29日,伴隨著轟隆隆的機器作業聲,一個高壓水射流混凝土清拆機器人正在湖南常德市武陵大橋維修施工現場為大橋的T梁“做手術”。這是常德市首次引進高壓水射流水泥混凝土銑刨設備助力大橋維修。
-
雄安新區首個長節段、大噸位預制拼裝綜合管廊架設完成
發布時間:2021-08-25
2021年8月20日,無人機航拍施工人員正在鋪設管廊。當日,雄安新區首個長節段、大噸位預制拼裝綜合管廊架設完成。該項目位于雄安新區起步區,其中整體預制部分共分150節段,地下管廊構件擁有四個艙室,包含一個燃氣艙、兩個電力艙和一個綜合艙,是雄安新區未來能源管理的主要基礎設施。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G6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至拉薩段全線通車
發布時間:2021-08-23
8月21日,G6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至羊八井段通車試運行,該路段長227公里,設計行車時速120公里。至此,全長295公里的G6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至拉薩段全線通車,西藏的高等級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105公里。
-
全國首個3D打印市政工程將在深圳寶安區完成
發布時間:2021-08-11
位于福海街道的全國首個3D打印景觀廣場已見雛形,1000多件3D打印混凝土構件已基本安裝整合鋪擺到位,整體工程近期將完成。
-
超大跨混凝土拱橋項目榮獲2020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
發布時間:2021-08-02
2021年廣西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南寧舉行,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皆連牽頭的“超大跨混凝土拱橋設計、施工與材料成套關鍵技術體系”項目榮獲2020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類一等獎。
-
全國首根高架空心立柱成功落地紹興
發布時間:2021-07-23
7月20日下午,全國首根預制拼裝灌漿套筒連接空心立柱在紹興越東路智慧快速路1標項目成功落地,為杭州亞運會配套工程注入科研新動能,實現了預制拼裝橋梁領域科研成果的重要突破。
-
西藏最大航站樓竣工 高強度自密實混凝土首次應用
發布時間:2021-07-07
西藏最大航站樓全球規模最大的高高原機場之一國內在建海拔最高的干線機場拉薩貢嘎國際機場T3航站樓(非民航專業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向正式投運使用邁出關鍵一步.
-
中國首座運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可伸縮景觀人行橋亮相上海
發布時間:2021-07-07
7月2日,中國首座運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可伸縮景觀人行橋亮相。橋體由可回收的碳酸聚酯復合材料打印而成,全長9.34米,總重量僅有850千克,可以承重20個成年人。
-
創多項紀錄 云南大瑞鐵路秀嶺隧道貫通
發布時間:2021-06-30
6月30日,中緬國際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云南大(理)瑞(麗)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秀嶺隧道貫通,創下多項國內外紀錄,為年底大理至保山段開通運營奠定了基礎。建成通車后,列車通過這座隧道只需8分鐘,但建設者卻艱苦奮戰了近14年,先后有1萬多名建設者參與施工。
-
白鶴灘水電站的幕后英雄:一群與混凝土較真的“藝術家”
發布時間:2021-06-30
6月28日,全球第二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并網發電!
-
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里程最長的京新高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
發布時間:2021-06-30
6月30日(北)京新(疆)高速(G7)“最后一公里”梧桐大泉至木壘段公路項目正式通車標志著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里程最長的京新高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
-
讓廢棄混凝土物盡其用
發布時間:2021-06-29
在Scopus數據庫中以“再生混凝土”為關鍵詞,同濟大學教授肖建莊和香港理工大學教授潘智生發表的論文總數列全球第1位。
-
白鶴灘大壩全壩使用低熱水泥混凝土 造出水電人理想中的“無縫”大壩
發布時間:2021-06-28
6月28日,“國之重器”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并網發電。金沙江上,當今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總裝機容量僅次于三峽水電站的白鶴灘,創造了一項讓建設者感到無比驕傲的成就——至今沒有出現一條溫度裂縫。
-
國內首個預制混凝土外掛墻板足尺振動臺試驗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順利完成
發布時間:2021-06-28
2021年6月22日,長江都市承擔的南京江北新區人才公寓(1號地塊)3#樓“預制混凝土外掛墻板模擬地震振動臺試驗”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順利完成,本試驗為國內首個預制混凝土外掛墻板足尺振動臺試驗。
-
我國首條民營控股高鐵全線鋪軌貫通
發布時間:2021-06-25
6月22日,隨著最后一對鋼軌在溫嶺站順利對接,由中鐵十一局歷時140多天鋪設的杭紹臺高速鐵路全線鋪軌貫通。這標志著我國首條由民營資本控股的高速鐵路主體工程建設任務完工,為年底開通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
探秘“青島第一高”!用鋼量等于13座埃菲爾鐵塔
發布時間:2021-06-20
從2016年的33米深基坑,到369米高樓觸摸天際、接裹云裳,一幅屬于青島的“海天”傳奇畫卷已經徐徐展開……在歷經五年的建設時間,“青島第一高樓”完美呈現,高聳入云。
-
270米!世界最高海中大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東索塔成功封頂
發布時間:2021-06-17
?6月17日,隨著第48節塔柱混凝土澆筑完成,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270米高的東索塔完成封頂,建成后將是世界最高的一座海中大橋。
-
28.15米!楊房溝水電站大壩混凝土取芯刷新世界紀錄
發布時間:2021-06-17
6月15日,由中國電建水電七局·華東院總承包部承建的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EPC楊房溝水電站大壩混凝土芯樣提取完成,芯樣長度為28.15米,刷新世界紀錄。
-
創8項世界第一!今天,這座中國造的超級水電站正式投產發電!
發布時間:2021-06-16
6月16日11時,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最后一臺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成功并入南方電網,正式投產發電。至此,舉世矚目的烏東德水電站按期實現全部12臺85萬千瓦機組投產發電目標,全面進入運行管理新階段。
-
國內最大跨度懸索橋南錨碇底板澆筑完成
發布時間:2021-06-15
6月11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南京仙新路過江通道南錨碇底板完成第八次澆筑,為南錨碇底板施工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標志著南錨碇正式進入填芯施工階段。
-
國內首片π型鋼混梁在祁婺高速A1標順利完成混凝土澆筑
發布時間:2021-06-15
6月13日,端午節前夕,中鐵二十一局集團三公司承建的祁婺高速A1標段鋼混梁場生產的國內首片π型鋼混梁成功完成混凝土澆筑,為祁婺高速送上一份與“粽”不同的節日禮物。
-
穿江過海、滴水不沾!深中通道用單節8萬噸預制沉管“海底繡花”
發布時間:2021-06-07
說起穿江過海、滴水不沾,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神話故事,可沒有避水珠、寶葫蘆,凡人如何穿越廣袤大海呢,粵港澳大灣區的伶仃洋上中交建設者給出了答案。
-
內蒙古引綽濟遼工程文得根水利樞紐項目大壩上游混凝土護坡澆筑完成
發布時間:2021-06-02
5月31日,隨著最后一倉混凝土澆筑完成,內蒙文得根水利樞紐項目大壩上游混凝土護坡澆筑全部完成,標志著大壩上游圍堰防滲體系全部完成,為接下來的度汛任務和后續施工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