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愉拍视频-四川一级丰满女老板毛片_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歡迎您來到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官方網站
行業經濟運行年度報告
2016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經濟運行情況
時間:2017-03-24    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    分享:
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在國發34號文的指導下,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在創新中努力實現行業的轉型升級。全年生產和收入增長較去年同期均有回升。初步核算,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905億元,同比增長8.9%;實現利潤總額658億元,同比增長4.1%,總體上行業經濟保持平穩低速增長。

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五大發展理念”的引領,發揮宏觀政策、產業政策、微觀政策、改革政策、社會政策“五大政策”的協調,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的落實,國民經濟運行緩中趨穩、穩中向好,全年GDP保持6.7%中高速增長,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受全國投資增速企穩回升、市場需求總體平穩、行業自律等內、外部因素影響,進入第四季度建材主要產業生產平穩,建材產品價格和經濟效益企穩回升。全年規模以上建材行業主營業務收入5.3萬億,同比增長5.5%,利潤總額3435億元,同比增長11.7%。

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在國發34號文的指導下,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在創新中努力實現行業的轉型升級。全年生產和收入增長較去年同期均有回升。初步核算,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905億元,同比增長8.9%;實現利潤總額658億元,同比增長4.1%,總體上行業經濟保持平穩低速增長。

一、全年行業經濟運行主要特點

投資一直是穩定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方式,2016年行業與水泥制品行業運行呈現低速平穩態勢,主要特點如下:

(一)需求端企穩略有回升

1.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緩中趨穩。2016年以來,在國家促投資穩增長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綜合作用下,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緩中趨穩。   2016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96501億元,同比增長8.1%,比上年回落1.9個百分點。2016年投資增速雖然放緩,但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推動下,投資增長的內生動力已出現企穩態勢,投資結構繼續優化,積極因素正在累加。圖1為近三年我國各類投資增長情況。

具體到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相關領域的投資情況:

(1)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穩中有升。2016年,基礎設施投資118878億元,比上年增長17.4%,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比全部投資高9.3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19.9%,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基礎設施行業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39.9%;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22.9%;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20.4%;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15.1%。地區結構中,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6.6%,占全部基礎設施投資的比重為58%,比上年提高4.2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投資主要集中在鐵路、農村公路、農田水利等薄弱領域,“補短板”效果明顯。主要是專項建設基金和第三季度施工高峰期等有利因素帶動了基礎設施投資較快增長。

(2)制造業投資企穩回升。制造業投資增速出現較大幅度回升,12月當月投資較快增長。2016年9月份制造業投資增速出現企穩回升,結束了連續15個月下滑的態勢,特別是11月份以后回升步伐明顯加快。2016年制造業完成投資187836億元,比上年增長4.2%,比上年回落3.9個百分點;12月份制造業當月投資增長10.4%,增速比11月份加快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5.8個百分點,當月增速為全年最高。

(3)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加快。在商品房銷售快速增長的帶動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回升。2016年完成投資102581億元,比上年增長6.9%,比上年加快5.9個百分點;房地產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14.7%,比上年提高12.8個百分點。   


圖1  近三年我國各類投資增長情況


(4)建筑業投資負增長,房屋建筑市場萎縮明顯。2016年,建筑業完成投資4577億元,同比降低6.5%;全國建筑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26.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0%,雖較2015年有所回升,但不改萎縮態勢。圖2為2009-2016年全國建筑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及增速情況。從圖2看,建筑業傳統房屋建筑市場萎縮較為明顯。


圖2   2009-2016年全國建筑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及增速

 

(5)“一帶一路”取得重要進展。“一帶一路”建設戰略實施以來,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2016年前11個月,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達8489億美元,占同期中國外貿總額超過四分之一,中國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34億美元,占同期中國對外投資總額的8.3%,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累計投資超過180億美元,為沿線國家創造了超過10億美元的稅收和超過16萬個就業崗位。

2.重大工程及開工項目運行良好。

(1)2016年12月,發改委共審批核準定資產投資項目23個,總投資1840億元。2016年全年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227個,總投資17044億元。

(2)自2014年9月發改委陸續推出12大類重大工程包以來,截至2016年12月底,12大類重大工程包累計完成投資79203億元。已開工48個專項、508個項目。

(3)財政部連續3年(2013-2016)推出三批共745個、計劃總投資規模1.95萬億元的PPP示范項目,涉及幾乎所有公共服務領域。2016年,PPP迅速推進,項目加快落地,成為拉動投資、提升公共服務的重要途徑。

(4)2016年,全國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120561億元,比上年增長10%,增速提高5.7個百分點。施工項目790252個,比上年增加126569個。  

(5)2016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493295億元,比上年增長20.9%,增速提高15.4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617450個,比上年增加122848個。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時


解決供給側結構性問題,就是要依靠創新,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2016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產業業態、產品結構、轉型升級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順勢或倒逼中前行。

1.主動適應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以及棚戶區改造、交通水利等建設的新需求,初步實現了調結構、穩增長的預期。

2.堅持創新,預制混凝土制造能力的提升和中高端供給的增加正在不斷滿足建筑工業化的需求。

3.綠色制造、綠色材料、綠色建筑的發展需求,正在推動行業低碳、綠色、循環的可持續發展


二、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運行總體情況


1.預拌混凝土行業運行及價格情況

今年以來,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增速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各地工程建設陸續開工,商品混凝土市場需求有所恢復,帶動商品混凝土生產增速略有回升,1-12月累計產量17.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4%。全年商品混凝土生產增長低速平穩。圖3為2016年1-12月全國規模以上商品混凝土累計生產及增長情況;圖4為2016年1-12月全國主要地區規模以上商品混凝土累計生產增長情況。


圖3   2016年1-12月全國規模以上商品混凝土累計生產及增長情況

圖4 2016年1-12月全國主要地區規模以上商品混凝土累計生產增長情況


2016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各地水泥價格普漲,部分地區半年來水泥價格漲幅累計超100元以上,砂、石、粉煤灰、礦粉等多項原材料價格也在大幅上升,而交通部的貨運新政的實施,更是增加了混凝土攪拌站的運輸成本。全國大范圍的混凝土生產成本大幅提高,價格上漲是必然的。2016年下半年商品混凝土的價格持續上漲,逼近2014年價格水平。圖5為2014年-2016年全國商品混凝土各月價格均價走勢(C30)。


圖5   2014年-2016年全國商品混凝土各月價格均價(C30)

(數據來源:中國水泥網)


2.水泥混凝土制品生產活動加快

今年1-12月,混凝土排水管、混凝土電桿、混凝土預制樁等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規模以上主要產品生產增速回暖,混凝土壓力管持續減產,下半年以來減產幅度逐月收窄。表1顯示2016年1-12月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規模以上主要產品生產情況。


表1  2016年1-12月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規模以上主要產品生產情況

3.行業收入、盈利低速增長

今年1-12月,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規模擴張略有增長,規模以上企業數達9096家,比上年末增加607家。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905.1億元,同比增長8.9%,增速同比加快2.0%。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回升是行業規模擴張及主要產品生產活動加快的直接反應。圖6為2015年、2016年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及同比增長情況;圖7為2006-2016年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及年增長情況。  

 圖6     2015年、2016年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及同比增長情況     注:2015、2016年主營業務增長均采用同口徑同比增長率

 圖7  2006-2016年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及年增長情況


今年1-12月,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實現利潤總額658億元,同比增長4.1%,增速同比降低1.2%,。近幾個月,市場需求有所改善,庫存下降,去產能取得一定成效。但部分能源、原材料價格回升較快,行業企業效益增長自二季度以來逐漸趨緩,與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呈相反趨勢,表明行業盈利能力呈下降態勢。圖8為 2015年、2016年行業利潤總額及同比增長情況;圖9為2006-2016年行業利潤總額及年增長情況。


圖8   2015年、2016年行業利潤總額及同比增長情況         注:2015、2016年利潤增長均采用同口徑同比增長率



圖9   2006-2016年行業利潤總額及年增長情況


三、主要分行業情況

1.預拌混凝土行業

2016年上半年,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數量增至10788家,較去年同期的10396家增加392家,增幅為3.77%。

存在的主要問題:產業結構不合理,行業話語權低;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市場秩序不良;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管理效果微弱;市場信息渠道松散,亟待高效整合。

發展的主要趨勢:行業拐點或已來臨,但市場需求仍將保持高位運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引領行業走向去產能與整合重組,分級化發展趨勢漸漸顯示,行業龍頭涌現;創新發展將成為行業突破的重點方向;預拌向預制轉型時機日趨成熟;趨于向功能化、特色化發展,將逐漸成為消納城市固廢的主力。

2.預制混凝土樁行業

我國的預制混凝土樁生產企業已逾600家,分布在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港澳臺除外),全行業預制混凝土樁年產量已達4億米,其中管樁年產量達3.5億米。從規模和產能來看,大部分集中在浙江、江蘇、廣東、福建、安徽、天津等省。1-9月,全行業在產企業約450余家,預制混凝土樁產量約2.3億米。經過多年的不斷改進,預制樁的生產裝備不僅全部實現了國產化,裝備的技術性能與國外同類裝備也已基本接近。

發展的主要趨勢:重點發展大規格、高承載性能、適應不同環境和工程結構要求的預制混凝土樁產品;研究開發自動化(智能化)成型技術、免蒸養及免蒸壓養護技術、復合結構設計技術、清潔能源養護技術、樁基礎組合配樁設計技術、新型植樁施工技術;優化預制混凝土樁基礎結構設計,推廣節能、環保、安全、高效的生產工藝及裝備,擴大預制混凝土樁的應用范圍。

 3.預制混凝土構件行業

2016年國家明確要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在國家和行業陸續出臺相關發展目標和方針政策的指導下,全國各地20多個省市陸續出臺扶持相關建筑產業發展的具體政策,推進產業化基地和試點示范工程建設。住宅產業化基地涵蓋開發、設計、施工、建材部品、設備等全產業鏈企業,大多數企業都將裝配式建筑市場鎖定在住宅產業化領域。

存在的主要問題:全國各地同質化競爭的局面非常嚴重,產品質量整體水平依然不高;生產任務嚴重不足,許多從事PC業務的企業虧損嚴重;產品生產的專業化和多元化矛盾短期無法化解;企業的科研和技術質量管理投入嚴重不足。

行業發展環境的變化和趨勢:我國現行建筑管理體制還不適應產業化發展要求的現狀將不斷改革完善,工程總承包和專業化分工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將不斷推進;在全國范圍內從部分有條件的大中城市開展試點和示范入手,不斷總結經驗,培訓人才,逐步再向中小城市推廣;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依靠市場競爭規則,構建基于區域特色的產業化技術體系和發展平臺,走出一條和而不同的本土化發展道路。

4.混凝土壓力管行業

PCCP行業已有企業(按企業集團計)約80家,建成生產線130余條(2015年末,有20-30條生產線停產),年設計生產能力(DN600~DN4000)達5500 公里。行業產能利用率約為20%。

行業特點:行業集中度較高,馬泰效應明顯;5家企業相繼通過公開發行股票進入資本市場,競爭優勢進一步增強;規模企業實施跨區域戰略,國家重點工程在區域市場基本被規模企業分割完畢,一般企業很難進入;競爭層級分化明顯,規模企業競爭優勢顯著,地位突出。

行業發展環境:其他材料技術進步帶來強力競爭;改變依托訂單式生產現狀,適度多元化發展的轉型升級已迫在眉睫;企業區域競爭的格局明顯,大型工程項目競爭、合作并存;全面提升“中國制造”質量品牌,參與國際PCCP行業競爭與合作。

5.鋼筋混凝土排水管行業

我國鋼筋混凝土排水管行業企業數量多,企業規模偏小,技術含量總體偏低。但近幾年發展較快,在國家政策導向下具有較大發展空間的產業。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鋼筋混凝土排水管企業不少于5000家,獲取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約3500家左右;鋼筋混凝土排水管產品制造和應用的最大規格為Φ4000mm,目前Φ4000mm以上的更大口徑的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正在研制中。

行業發展遇到的主要問題:行業產能過剩,企業的實際生產能力很少超過設計生產能力的50%;工程貨款難收,欠款過大;人力資源明顯跟不上技術發展的需要,尤其缺乏有一定理論知識和綜合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

行業發展趨勢:芯模振動制管工藝和徑向擠壓制管工藝以其節能、高效、安全、環保正在大力推廣,離心成型工藝正在逐步淘汰;鋼筋混凝土排水管的頂進施工方式推廣發展迅速;大流動度混凝土、自密實混凝土將成為應用方向;企業將向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高自動化水平的先進技術和先進裝備發展。

6.混凝土電桿行業

“十二五”期間,由于國家啟動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電網建設改造總投資達到1.7萬億元,從而帶動了混凝土電桿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整體水平明顯提高,較好地滿足了電力工業的發展需要。目前我國混凝土電桿生產廠家已近1000家,分布在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不包括港澳臺)。

行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產能過剩,尤其落后的產能規模仍然較大;節能減排、環保要求任務艱巨;質量及技術管理人才仍然缺乏,質量管控能力有待加強;產品質量檢測及市場監管薄弱,部分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仍需提高。

四、2017年發展展望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處于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動能轉換的階段,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給不足并存,生態環境和要素成本約束日益突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質增效任務艱巨。迫切要求經濟發展方式由規模擴張轉向優化存量、化解產能過剩;由資源和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由中低端產業向中高端產業發展。全行業既面臨大有作為的重大戰略機遇,也面臨諸多矛盾相互疊加的嚴峻挑戰。

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可能重點在城市和農村基礎設施和重大交通項目,以及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工程或支柱性產業。

(一)2017年基建投資規模預計達16萬億

2017年,基礎設施行業作為政府刺激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仍將發揮作用。一方面,去年各項基礎設施規劃將逐步落地;另一方面,全國新一輪的基礎設施投資已重新啟動,以鐵路、軌道交通、水利水電、環保等為主的基建項目將會加速推進。

2017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預計保持在8%左右,基建將繼續成為穩定投資及穩增長的主要力量,整體規模預計約為16萬億元。在陸續召開的地方兩會中,多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頻繁出現基礎設施建設相關事項,明確了今年將大力加碼基建投資。其中廣東擬安排省重點項目年度計劃投資5200億元,比上年增加200億元;陜西的省級重點項目達600個,總投資額3.7萬億元,年度投資4820億元;福建確定省重點項目1487個、總投資3.57萬億元等。

基建投資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2017年在更加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導向下,以及隨著PPP模式的推廣,基建投資或成為地方政府促進經濟增長的抓手之一。據業內專家預測,2017年上半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達到20%,全年將在17%左右。

(二)十三五鐵路建設計劃投資35000億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2月29日發表《中國交通運輸發展》白皮書。“十三五”期間,我們還將進一步加快鐵路建設與發展,計劃投資35000億。到“十三五”末期,整個鐵路運營里程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要達到3萬公里的規模。

(三)水利工程在建規模將逾9000億

為進一步夯實水利基礎,確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2017年我國重大水利工程在建投資規模將超過9000億元。

2017年一方面將狠抓淮河出山店、陜西引漢濟渭、貴州夾巖等在建工程進度,加快投產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另一方面深入推進云南滇中引水、黑龍江錦西灌區、吉林西部供水等重大項目前期論證,力爭新開工15項重大水利工程,在建投資規模超過9000億元,同時確保年度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中央水利投資計劃完成90%以上。

力爭到“十三五”末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重點區域排澇能力建設、農村基層防汛預報預警體系建設任務。與此同時,將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統籌推進農村水利設施建設。全年確保新增200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完成30處大型灌區和150處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40處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規劃中央投資任務。

(四)十三五電力發展配電網建設投資不低于2萬億元

2016年11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這是我國“十三五”電力發展的行動綱領,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的指導文件,是布局重大電力項目的重要依據。

2015年—2020年配電網建設投資不低于2萬億元,其中2015年投資不低于3000億元,“十三五”期間累計投資不低于 1.7萬億元,加之鐵路、水利、通訊、新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國內市場對混凝土電桿總量需求仍然呈增長趨勢,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基礎薄弱,發展空間更大,需求量將明顯增長,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增速明顯放緩,“十三五”期間國內混凝土電桿需求量最高年份將超過2000萬根。

(五)京津冀地區城際鐵路網規劃投資約2470億元

2016年11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京津冀地區城際鐵路網規劃》。到2020年前實施北京至霸州鐵路、北京至唐山鐵路、北京至天津濱海新區鐵路、崇禮鐵路、廊坊至涿州城際鐵路、首都機場至北京新機場城際鐵路聯絡線、環北京城際鐵路廊坊至平谷段、固安至保定城際鐵路、北京至石家莊城際鐵路等9個項目,總里程約1100公里,初步估算投資約2470億元。

(六)國家戰略持續拉動

1.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的協同持續推進,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的加快實施,將持續拉動經濟發展。

2.“十三五”也是我國工業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邁入世界工業強國行列的關鍵時期。

3.城鎮、市政建設

(1)基本完成現有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2)“十三五”時期,城鎮新建住房面積累計達53億平方米左右。

(3)到2020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推廣比例超過50%,綠色建材應用比例超過40%,裝配式建筑面積占城鎮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15%以上。

(4)裝配式建筑、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建設繼續推進。

當前行業發展的基本特征三不變:一是作為投資拉動產業的基本特征沒有變,意味著市場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投資;二是作為基礎性建材產業的社會定位沒有變,意味著傳統材料產業急需升級;三是作為規模化制造業的經濟特點沒有變,意味著當前行業還不適應個性化需求和定制化生產。

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作為最大宗的基礎性建材產業,更須借著國家仍在繼續投入擴大和完善各類基礎設施,諸如綠色建筑、海綿城市、新農村建設、以及不斷開發地下、水上、水下人類生存空間的戰略驅動,主動變革傳統產業同質化的標準化制造和規模化發展模式,向著更高技術含量、更高性能質量、更多智能功能,更多文化內涵的混凝土與水泥制品方向發展。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的企業家和科技人員一定能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在創新中努力推動行業的轉型升級與持續發展。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返回頂部

X

您正在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


若您無法正常瀏覽本頁面,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請您更換為360、QQ、Chrome、火狐等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