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2020年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經濟運行回顧和展望
2020年,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努力做好疫情防控,快速實現復工復產,積極參與國家和地方抗疫工程建設,應急保障功能凸顯。同時全行業篤行創新發展、綠色發展、智能化發展道路;攻堅克難,加快行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和高質量發展,促進行業經濟運行實現穩定增長,重點產品產量和主要經濟指標再創新高。
一、2020年行業經濟運行回顧
(一)主要產量和經濟指標概述
1.主要產量
2020年行業重點產品如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壓力管、預制混凝土樁等累計產量均實現同比增長,并創下歷史新高。
表1:2020年重點產品累計產量及同比增減情況
說明:由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范圍每年發生變化,為保證本年數據與上年可比,產品產量指標同比增長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數與本期的企業統計范圍相一致,和上年的數據存在口徑差異。
2.主要經濟指標
2020年規模以上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17906.51億元,比上一年增長3.8%;利潤總額累計873.33億元,比上一年增長6.67%。盡管增速較2019年明顯降低,但經濟總量再創新高。
(二)2020年行業經濟運行特點
1.攻堅克難,彰顯責任擔當
一季度,在傳統淡季疊加疫情因素的雙重影響下,由于工期延誤、物流受阻、成本上漲,混凝土與水泥制品企業的生產及經營管理均受到嚴重制約;二季度,在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的背景下,全行業在第一時間復工復產、保障基礎建設,快速實現了較高水平的復工復產率。4月底,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監測的重點預制混凝土樁企業復工復產率達到95%、重點預拌混凝土企業復工復產率達到100%、重點房屋建筑預制混凝土構件企業復工復產率達到100%。
在抗擊疫情期間,混凝土與水泥制品企業有力地保障了武漢雷神山、火神山醫院,河南版“小湯山醫院”,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等地方抗疫工程的建設,凸顯了行業在突發情況中的應急保障功能。
2.供給側有效發力,保障工程建設進度快速恢復
受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重點產品累計產量出現大幅萎縮;4月份開始重點細分行業生產實現快速恢復,重點產品如商品混凝土、預制混凝土樁當月產量實現同比增長;8月份開始個別產品累計產量實現同比增長。
圖1:重點產品2020年單月產量同比增長情況
從細分產業生產情況來看,商品混凝土作為基建先行產業生產快速恢復,自4月份開始單月產量保持同比增長走勢,9月份開始實現累計產量同比增長。分區域來看全國六大區域只有華北地區全年產量出現同比下滑,其余五個區域累計產量均為同比上漲。
房屋建筑預制混凝土構件市場恢復較好,4月份企業生產已恢復甚至超過上一年同期水平,部分地區如陜西、山東、上海、北京等地市場需求好于2019年。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預制混凝土生產企業新增近200家,截止2020年底全國規模在3萬立方米以上的預制工廠已超過1200家。
預制混凝土樁企業復工之初經營管理仍存在一定困難,隨著交通運輸和上下游產業鏈的逐步恢復,企業生產進度快速提升。下半年市場明顯好轉,部分地區由于國家基建項目加大投入,預制混凝土樁需求較為旺盛,企業生產快速發力。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新建預制混凝土樁生產廠20家左右,同時受環保節能政策的持續制約以及城市規劃的調整需要,部分預制混凝土樁企業停產整頓甚至關停退出市場,整體來看預制混凝土樁生產能力基本與上一年持平。
混凝土管涵企業在疫情中生產經營活動普遍恢復較快,尤其是協會重點監測企業與上一年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各種規模混凝土管涵生產企業約5000家。
在疫情困境中行業生產的快速恢復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設進度的提升,2020年前三季度累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實現由負轉正、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9%,單季投資增速不斷提升、第四季度單季投資增速達到15.67%。
圖2: 2020年累計投資及當季投資同比增速(單位:%)
與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密切相關的建筑業2020年投資增速實現近幾年最好水平,同比增長9.2%;基礎設施投資中的道路運輸業、水利管理業投資實現小幅增長;房地產開發投資實現較快增長,全年投資同比增長7.0%。
圖3:重點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走勢(單位:%)
從細分數據來看,2020年建筑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同比增長3.68%,高于2019年1.36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中建筑工程投資同比增長8.8%,是拉動房地產開發投資的主要力量;商品房施工面積同比增長3.7%。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實現較快增長,全年投資預計同比增長7.1%,其中公路水路投資增長10.4%。
3.產品價格略有下降,一線與非一線城市存在較大價差
2020年,全國商品混凝土年度均價為437.5元/立方米,較上一年均價低7元/立方米;2020年協會重點監測的房屋建筑預制混凝土構件企業產品售價較上一年也有所下滑。
2020年原材料價格出現下滑,從全年走勢來看,水泥價格9月份開啟第二輪價格上漲,持續到12月底價格再次出現小幅下調;砂石價格4月份結束價格下行走勢,開始震蕩回升,6-8月南方梅雨季節期間再次震蕩回落,9月份再次邁入價格震蕩小幅回升通道。
圖4:2020年原材料價格走勢(單位:元/噸)
上半年商品混凝土價格保持下行走勢,一方面一季度傳統淡季價格出現周期性下滑;另一方面疫情導致需求、供給受限,原材料價格在二季度下滑周期出現加速下滑的現象導致商品混凝土價格同步下降。下半年,商品混凝土價格上漲滯后于原材料價格1個月左右,國慶節之后才確立價格上行走勢。
圖5:2019、2020年全國商品混凝土均價走勢比較(單位:元/立方米)
注:本報告所述混凝土市場價格均為商品混凝土C30市場價格,下同。
協會監測數據顯示,全國一線城市與非一線城市商品混凝土價格有較明顯價差,一線城市均價較非一線城市均價高57元/立方米左右;分地區來看,華北地區一線城市與非一線城市價格差最大,達到62元/立方米,價格差最小的是西北地區,一線城市與非一線城市價格差約為20元/立方米。
從一線城市與非一線城市商品混凝土價格走勢來看,2020年下半年華北地區一線城市均價保持下行走勢,非一線城市在年末則出現價格上漲走勢;四季度華東地區一線城市價格持續小幅上漲,非一線城市則出現先降后漲的走勢。同時也可以看出一線城市價格波動活躍程度高于非一線城市,且波動幅度更大。
2020年年末全國商品混凝土均價為433元/立方米,較年初下降18元/立方米,全國各省會城市、直轄市年末市場均價及與年初價格比較如下表:
表2:2020年末重點城市商品混凝土均價及與年初對比(單位:元/立方米)
4.行業經濟規模再創新高,成為建材工業重要支撐
在全行業企業克服疫情不利影響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穩定的增長,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雙雙創歷史新高。“十三五”期間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收入規模在整個建材工業中保持排名第一,主營業務收入在建材工業中的占比從“十三五”初的16%上升至“十三五”末的32%,是建材工業的重要支撐行業。
圖6:2020年行業主要經濟指標變化情況(單位:億元)
2020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銷售利潤率為4.88%,較上一年提高0.13個百分點,仍低于整體工業和建材工業平均水平。
圖7: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銷售利潤率仍然偏低
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行業虧損企業面較上一年有所擴大,期末應收賬款凈額較上一年期末增幅較大,期末應收賬款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達到38.24%,較上一年提高4.7個百分點。
二、2021年行業發展展望
2020年的新冠疫情推動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加速變革,國際關系發生深刻變化;國內經濟結構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局,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展望2021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在準確識變的基礎上將走上科學應變、篤定創新的更加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1.疫情凸顯宏觀經濟韌性,支撐各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2020年全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重大成果,GDP邁上百萬億元新臺階,同比增長2.3%,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分季度來看,一至四季度GDP增速分別為-6.8%、3.2%、4.9%和6.5%,經濟超預期恢復,顯示出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
圖8: 2020年GDP增長及三大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單位:%)
從產業結構來看,疫情對第三產業的影響較大,2020年第三產業GDP同比增速從上一年的7.2%下滑至2.1%,第二產業GDP同比增速從上一年的4.9%下滑至2.6%,第一產業GDP增速變化不大。2020年,經濟結構繼續優化,第三產業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仍占主導地位,在GDP占比中達到54.5%, 因此第三產業GDP的增長主導了全國經濟總量的增長方向;第二產業發揮了較好的支撐作用,工業生產恢復較好同時結構持續優化,制造業穩步增長奠定了良好的經濟恢復基礎,高技術制造業繼續發揮新動能優勢拉高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圖9:制造業帶動工業增加值增速穩步恢復(單位:%)
制造業回升明顯,2020年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4%,高于整體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率0.6個百分點,有力帶動了工業生產穩步恢復。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6%,持續發揮重要支撐作用;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1%,新興產品增長強勁。
在此宏觀經濟環境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順勢而為,產業結構將得到不斷優化。
2.優化營商環境政策頻發,有利于企業更好發揮活力
近幾年,國家層面不斷出臺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法規政策,我國營商環境明顯改善。2020年受疫情影響,企業困難加劇,亟需進一步聚焦市場主體關切采取更多改革的辦法破解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國務院辦公廳及時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互聯網科技提升企業經營便利化。
在政策的持續推動下,在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戰略下,國內市場主體活力得到大力激發與提升。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民營企業數量眾多,在政策支持下將能夠更好地發揮市場經濟主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做出貢獻。
3.綠色發展深入推進,固廢利用成為行業使命和新增長點
在綠色發展戰略的持續推動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從資源保護、污染防治、節能減排、固廢處理和利用、生態修復等各個方面也在不斷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綠色發展早已成為全行業發展的共識。
2020年政府提出了碳峰值和碳中和承諾,2021年2月2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5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流通體系、消費體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意見》提出“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首當其沖的是推進工業綠色升級,加快實施建材等行業的綠色化改造;促進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潔生產等等。
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相關政策必將大力推動全社會尤其是重點行業低碳發展的步伐,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減碳、用碳技術創新也將得到加速推動;同時作為重要的利廢行業,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的固廢綜合利用技術和應用推廣也將得到大力發展,并帶來新的經濟增長。
4.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行業智能制造轉型將取得突破
隨著國家不斷深入推進工業與互聯網、信息化、智能化的融合,工業互聯網技術不斷突破,2020年12月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未來三年將是我國工業互聯網快速成長的關鍵期。
2020年9月,工信部辦公廳印發《建材工業智能制造數字轉型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了建材工業信息化、智能制造的發展目標:到2023年,建材工業信息化基礎支撐能力顯著增強,智能制造關鍵共性技術取得明顯突破,重點領域示范引領和推廣應用取得較好成效,全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經營成本、生產效率、服務水平持續改進,推動建材工業全產業鏈高級化、現代化、安全化,加快邁入先進制造業。
針對重點細分行業提出了重點建設任務:混凝土及水泥制品行業要重點形成制造執行管理、智能物流配送、在線質量監測的混凝土全產業鏈集成系統解決方案,以及集中攪拌分送、自動成型控制、骨架焊接運送、制品智能養護的水泥制品集成系統解決方案。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融合場景方向方面,提出要運用建筑信息模型技術促進建材和建筑無縫連接,大力發展部品化建材,實現建材全生命周期可追溯、可預測、可維護、可回收。
《建材工業智能制造數字轉型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了建材工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總體目標和具體建設任務,在國家不斷深化產融合作、加大政策支持的保障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將取得突破。
5.響應國家“十四五”規劃,創新驅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全面升級
《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南》(初稿)指出“十四五”是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轉換發展動能、改變發展方式,逐步轉向高端、高附加值、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時期,以5G、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新能源、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深入推進,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創新要素支撐。
可以預見“十四五”開局之際,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將掀起惟實勵新的高潮:從制度和機制創新為切入點,以關鍵技術攻關為突破口,通過應用創新建立更完善的“生態圈”,實現產品附加值的提升,最終實現全行業的創新全面升級、實現全行業的高端化發展,全面完成行業“十四五”發展目標。
6.2021年經濟增長目標確定,投資提速利好行業發展
2021年1月以來,全國各地兩會陸續召開,政府工作報告相繼出爐,提出了較高的經濟增長目標。2020年疫情對幾乎所有省市自治區的經濟增長和固定資產投資都產生了較大影響,在基數較低的背景下,各省市制定的2021年經濟增長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目標較2020年實際水平均出現明顯提升,例如湖北提出10%的經濟增長目標是底線要求、并會盡最大努力去爭取更好結果,廣西、海南、云南2021年固定資產投資預期增長目標均超過10%。
2021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1年重點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經濟增速目標為6%以上,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擴大有效投資,在更多領域讓社會資本進得來、能發展、有作為。
表3:全國及各省市自治區2021年增長目標(單位:%)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2019年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運行報告2020-03-02
- 2011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2012-03-04
- 2018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經濟運行回顧2019-02-25
- 2017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經濟運行分析2018-03-02
- 2016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經濟運行情況2017-03-24
- 2015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經濟運行分析與行業經濟增長十年回顧、思考與展望2016-04-20